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九百章 谈判

脸谱下的大明 第九百章 谈判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九百章 谈判

食园的大门已经被拆毁,几十个军汉手持长矛、腰刀虎视眈眈,旁边有人将湿漉漉的棉被顶在拆下的门板上充作盾牌。

“真打啊?”账房先生瞄了眼里面,小声说:“闹大了,只怕大爷要发作……”

“表弟还被扣着呢,要是捞不出来……”董一元狠狠瞪了眼。

账房先生缩缩脑袋,心想梁家两只母老虎在董家作威作福……正在腹诽,突然看见街口冒出一堆人来。

“二爷,又有人来了。”

董一元懒得管,已经三天了,来劝和的人数不胜数。

董一元这边还算好说话,交人就行。

无奈里面的郭远不肯,一方面是义愤填膺,一方面是源自钱渊前世这个刑警对护卫队的影响。

郭远只提出一个要求,以人换人,交出张富贵。

郭远虽然不算聪明人,但也不傻,都好几天了,张富贵都渺无音讯,八成是死了。

“都准备了!”董一元吆喝了声,“里面都是缺胳膊少腿的,别丢人!”

要不是里面藏有鸟铳,早就攻下来了,不信钱家护卫敢杀人相胁,不过董一元也不是没办法,湿棉被加上门板,足以抵挡鸟铳了。

就在这时候,一旁的账房先生猛地回身拉了把董一元,“二爷,你看!”

董一元回头看见排列成行的士卒,人人穿盔戴甲,前方盯着长长的狼牙筅,之后的两面盾牌,盾牌手两侧探出锋锐的枪头。

队列还在转弯,董一元一眼瞥见后面跟上来的还有鸟铳手,长枪手腰间挂着长刀,背上负着短矛,甚至他都认得那位面容坚毅的中年汉子,负责留守镇海钱家老宅的护卫队头领洪厚。

董一元身后的亲兵们如临大敌,将门板正面对着来敌,纷纷引弓搭箭。

“二爷。”

“别急。”董一元冷眼看着,心里默算,也不过百来人,“在杭州府和我董家比人多?”

董一奎、董一元入浙后,麾下主要驻扎杭州府、绍兴府、嘉兴府,想调人再容易不过。

洪厚这次急行赴杭,除了带来了留守的几十名护卫,还从张一山麾下抽调了几十个老兵……倒是没开打的意思,但总不能泄了气势。

曾经被钱渊专门排练过的护卫队步伐一致,声声作响,无比整齐,一股令这个时代军人难以理解的气势在这条街道上升腾。

“嗖!”

一支利箭突然从董一元身后射出,猛地扎在盾牌上,使得大步而来的队列为之一乱。

账房先生回头低声骂了句,真是不晓事,万一真打起来怎么办?

董一元倒是露出了笑意,他知道是身后最精箭术的亲兵头目的手笔,这一举显然用意是打断对方的气势。

但随之而来的是几声吆喝声,董一元还没反应过来,三根短矛狠狠掷来,将蒙着湿漉棉布的门板轻易的撕裂。

董一元阴着脸,缓缓抬手,从脸上拔出一根小小的木刺,右手已经抬起,虽然对面尽皆精锐,但不说营中士卒,光是留在杭州府的亲兵就有三四百人……

“天星,暂且住手。”

董一元回头看见这几天时常打交道的新任浙江巡按王本固,“王御史来了……”

王本固疾步赶来,故作怒容,“嗯?”

董一元勉强笑着拱手行礼,“子民兄。”

站在王本固身侧的侯汝谅心里鄙夷,你王本固两榜进士,和一个武将以字相呼,真够不要脸的……听听,哪个文人会取字天星?

王本固探头看了几眼,松了口气,嗔道:“天星,做做样子就罢了,还真的大打出手?”

如果董一元和洪厚真的在杭州府内火拼,不管胜负如何,不管影响如何,王本固本人肯定吃不了好。

王本固只是想借此事拉拢董一奎、董一元兄弟,并借此向镇海伸手而已,可不想引火烧身。

“那边来人了,坐下详谈吧。”王本固低声道。

两刻钟后,巡抚衙门内的偏厅里,侯汝谅面无表情的坐在主位上,左侧是王本固、董一元,右侧是茅坤、郑若曾、海瑞、洪厚。

“晚辈嘉靖二十三年入京,便闻鹿门公大名。”王本固笑着寒暄道:“后鹿门公致仕,朝中无不惋惜。”

侯汝谅看茅坤没有反应,接口道:“顺甫兄当年于国有功,惜科道言官以莫须有相劾,不得不致仕归乡。”

“东南事变,鹿门公奋起襄助,必能名传后世,正所谓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王本固笑容夹杂着怪异的神情,“胡绩溪、钱龙泉,不知鹿门公觉得,谁优谁劣?”

侯汝谅懒得开口了,他和茅坤是同年进士,关系还不错,很清楚茅坤那张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

茅坤冷冷的看着对面王本固,这厮话里话外夹杂着两层意思。

第一层是,你茅坤入胡宗宪幕府,无非是为了起复,如今胡宗宪被弹劾导致罢官归乡,你还想掺和东南事吗?

第二层是,你茅坤先选了胡宗宪,如今又选了钱展才,你觉得随园能帮你起复?

“子民说的好,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茅某人问心无愧。”茅坤冷笑道:“但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你王子民居然字中还有个民!”

一句话就能破功,王本固脸都红了。

茅坤先后入胡宗宪、随园幕府,不管其用意如何,总归为国出力,于国有功,配得上一句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而你王本固巡按浙江,挑拨是非,亲眼所见军汉醉酒焚毁酒楼,烧死一人,烧伤数人,却不问青红皂白,如何配得上那句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董一元虽然附庸风雅取了个字,但对这些完全听不懂,粗着嗓门喝道:“今日之事,到底如何处置,食园无故扣留士卒……”

“郭远乃是钱塘县衙白役,本官将案犯……”

“放屁,什么案犯,状纸拿来看看!”

海瑞被气得脸色发青,拍案大骂,“酒楼掌柜张富贵何在?!”

“张富贵是谁?关我屁事!”

侯汝谅听了一阵才挥手打断,看向茅坤下位的郑若曾,“开阳公,此事如何处置?”

郑若曾起身行礼,笑道:“不敢当中丞大人如此称呼。”

“当得起,当得起。”侯汝谅随口道:“谁不知道开阳公当年是浙直总督府第一幕僚。”

“中丞大人此言大谬,这是在挑拨在下和鹿门公呢。”

茅坤冰冷的脸缓和下来,嘴角露出一丝笑容,“即使不计浙直总督府,记得伯鲁兄和俞志辅相交投契。”

郑若曾先看了眼董一元,然后视线落在王本固身上,笑眯眯道:“不仅俞志辅,郑某与戚元敬、北山公亦来往颇多。”

侯汝谅也看了眼董一元和王本固,举杯道:“去年的旧茶,虽是龙井,却非明前茶,诸位请。”

郑若曾抿了口笑道:“明前龙井,尽入随园,真是可惜了。”

茅坤也笑着补充道:“钱展才饮茶如喝水,的确可惜了。”

王本固面无表情的抿了口茶,起身出门,董一元懵懵懂懂的跟在身后。

“去吧,让人传信,让董总兵来一趟。”

“嗯?”

“人家嫌你不够格呢。”

董一元听不懂,王本固自然是听得懂的,之前郑若曾、茅坤点出的俞大猷、戚继光、董邦政都官至浙江、福建总兵,这是要让董一奎出面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