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百九十五章 元宵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八百九十五章 元宵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八百九十五章 元宵

嘉靖一朝已经正式成为过去,隆庆一朝也正是拉开了序幕,新帝登基,元宵佳节,京中勋贵、富商多设灯市,男女穿行,处处可闻笑声,京中一片祥和气氛。

“二哥。”三两个下人、仆妇护着林烃夫妇过来,小妹已然为人妇,还不脱少女习性,远远招手喊着。

林烃在后面警惕的左顾右盼,护着妻子往前,显然……王氏、小七传授的驯夫秘笈效果不错。

“二舅兄。”林烃笑着打招呼,他平时在随园是称呼展才兄的。

钱渊拍拍林烃的肩膀,“石斋公如何?”

“缓过来了。”林烃啧啧两声,看了眼钱渊的神情,小声说:“仍有雄心壮志。”

钱渊咧咧嘴不吭声了,如果李默致仕,徐阶和高拱这脆弱的联盟……只怕维持到第二天都够呛啊!

“二嫂,走走走,在前面定了位置的。”小妹搂着小七的胳膊,“这次我掏银子,今儿赚了不少呢!”

“今天我也赚了不少。”小七笑嘻嘻的环顾四周的人流,“你和谁搓麻呢?”

“婆婆,嫂嫂,还有贞耀……”

“你还真跟王家姐姐学啊。”小七笑得乐不可支,王氏称呼戚继光向来是称字“元敬”的。

一路往前,小七还指责丈夫不知道提前订座,钱渊嗤之以鼻,领着大家往西苑去。

西苑门口,一座庞大的灯棚让林烃、小妹瞠目结舌。

高有十六丈,阔三百六十步,中间两条鳌柱长二十四丈,上缠金龙,口中燃灯一盏,谓之双龙衔照,周围还有骑青狮、跨白象的菩萨,手臂可以摇动,手指间淌水五道,山泉飞瀑。

“这就是鳌山了?”小七转头低声说:“也没什么稀奇的。”

钱渊翻了个白眼,对咱们这种穿越者来说,的确没什么稀奇的,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代。

能到西苑附近的都是达官贵人,主要是以勋贵为主,英国公张溶、成国公朱希忠都带着家人来赏灯,钱渊还瞥见了靖海伯汪直独子汪逸。

“展才来了。”

“龙泉公,好久不见。”

钱渊一路走过去,打招呼的人数不胜数,自从他许勋贵在海贸插一脚,这帮人和随园来往颇为紧密,正月里一个不拉都登门拜访。

成国公朱希忠拉着钱渊低声说:“戚元敬可能会调任蓟门或辽东总兵。”

“那又如何?”钱渊眨眨眼,没想到这厮接手锦衣卫指挥使后,消息这么灵通。

“厦门、泉州啊!”朱希忠黑着脸说:“前些日子还有倭寇袭泉州,要不是戚元敬在……展才,可不能让咱亏了本!”

“谁想保本让他来找钱某就是,随园全都收下。”钱渊笑嘻嘻的说:“把心放到肚子里吧。”

朱希忠狐疑的看着钱渊,他和其他勋贵不同,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对朝中动向了如指掌……很清楚高拱、徐阶的手都伸向了东南,所以他很怀疑钱渊能不能维系掌控通商事的权力。

钱渊懒得搭理朱希忠,今夜难得陪老婆出来转转,正要走却看到了汪逸,转头说:“盯着靖海伯世子,可不能让他出事。”

“展才放心,一直有人盯着,如若有事,立即报于随园。”

钱渊点点头,和一旁的英国公等人打了个招呼,陪着小七四处转悠。

这个元宵节,钱渊夫妇逛的兴高采烈,但也是这个元宵节,刚刚抵达杭州的新任浙江巡按御史王本固脸色铁青。

多年前东南倭乱,浙江巡按先后出了吴百朋、钱渊,既能打理后勤政务,也能统兵上阵,这两位前任在东南分量极重,再加上钱渊设市通商的种种行为,以至于浙江巡按与浙江巡抚、浙直总督被视为东南击倭的三大巨头。

提前一日派人送信去杭州的王本固想来,自己抵达杭州码头,理应是百人相迎的局面……事实上,码头上空空如也。

或许是因为今天是元宵节?

自己总不能就这么赴任吧?

不说是天子钦点的巡按御史,即使是个县令赴任,也不会这样吧?!

站在船头眺望远处城内的灯市,王本固咬牙切齿,他只记得今天是元宵节,所以无人来迎,他完全忘了……才正月十五,各个衙门都没开门呢。

提前派来报信的下人终于出现在码头上,身边一顶小轿,摸黑而来看上去像是夜纳小妾似的。

“老爷,巡抚衙门压根没人,小的问了,巡抚大人巡视金华府、处州府。”

王本固努力压制暴怒的情绪,“就算巡抚、布政司、按察司都没人,杭州知府呢?”

“杭州知府马德睿……是魏国公的姻亲。”

王本固一个激灵,他知道魏国公和钱渊关系匪浅,想了想又问道:“钱塘知县呢?”

下人更委屈了,“钱塘县衙倒是有人,但那县令……”

“嗯?”

“那县令直言,未闻巡按御史赴任,需知县出迎。”

王本固都被气笑了,天下有这种蠢货?

要么是真蠢,要么是随园铁杆,王本固想了想,反正侯汝谅还没回来,不如先去钱塘县衙落脚。

钱塘是杭州商业核心区域,人流量极大,再加上今日元宵,街上满坑满谷的都是人,轿子一上街就动弹不得……堵车了!

王本固索性下了轿子步行,顺着人流走了没一会儿不由诧异,街口处有衙役在高声指挥,满头大汗,声音嘶哑。

“这钱塘知县倒非凡品。”王本固如此评价了句。

但等王本固进了县衙,刚和知县聊了几句,就觉得自己之前的判断错了……的确不是凡品,简直就是个二愣子。

貌似老农的钱塘知县海瑞不耐烦的说:“巡按御史赴任,理应巡视各地,无办公衙门,县衙后院狭小,还请王大人另择地落脚。”

王本固还不太信,虽然官场有不修衙的传统,但那指的是前面,后院向来是精舍,更何况这是天下一等一富庶的杭州。

但等王本固去后院看了看,无语了,只有三间屋子,其他地方全都被平整成田地,都已经种上菜了!

王本固倒没有立即离去,而是在前面坐下,还特地让下人斟茶上来,海瑞面无表情的坐在对面……他原本是富阳知县,嘉靖三十八年调任苏州府长洲知县,去年又调回杭州出任钱塘知县。

其实这里面也是有缘故的,唐顺之对海瑞很是欣赏,想将其调到宁波出任同知或者通判,但远在京中的钱渊实在不太敢用这位。

“噢噢,原来兄台就是海笔架。”王本固从记忆中翻出了海瑞这个名字,恍然大悟后立即能理解为什么海瑞不肯出迎,这并不是海瑞的第一次。

海瑞倒是无所谓,喝着没滋没味的茶,坐在那一声不吭。

王本固有点尴尬,绞尽脑汁找了个话题,“汝贤久在浙江任职,可识钱展才?”

海瑞都懒得说话,只点点头。

“东南设市通商,银钱滚滚而来,倒是不枉姓‘钱’。”

面对王本固的试探,海瑞双目直视,朗声道:“在下琼州人氏,久闻东南乃文人墨客聚集之地,如今处处所言非诗词文赋,只余阿堵物。”

王本固心里一喜,看来浙江官场也不是谁都对镇海有好感,“东南税银入京,于国有用,但据说宁波府、台州府分润近三成税银,其余府洲并巡抚衙门并无分润……”

话还没说完,海瑞如剑一般的浓眉蹙了起来,厉声打断道:“海某人除却俸禄,身无余物,王御史欲以此羞辱海某吗?!”

王本固都傻了,难道你不是因为无法从海贸得利而厌恶随园?

想起后院那菜地,王本固更是傻了,难不成你不是沽名钓誉,而是玩真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