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八百六十五章度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八百六十五章度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八百六十五章度

隆庆帝听得兴致勃勃,追问道:“后来还是招抚汪直,胡汝贞为何没动手?”

“咳咳,先帝下旨,抚剿并重。”钱渊简单的说了句。

总不能吹嘘自己在东南诸军中威望极高,釜底抽薪将戚继光、戚继美、杨文、卢斌、谭纶全都笼络了去,甚至将东南仅有的两支水师将领董邦政、葛浩都拉过去,让胡宗宪无计可施吧。

后来沈明臣、郑若曾离开总督府,还曾经和钱渊私下说起此事,当年胡宗宪被气得将书房都砸了两次,一度想以公文命戚继光、卢斌率军进剿,还是诸幕僚私下商议,最后让王寅劝下了胡宗宪。

隆庆帝倒是没继续追问,沉吟片刻后又问:“以提编法搜刮民间?”

钱渊心中一喜,显然隆庆帝是按照那些弹劾奏折上给胡宗宪按的罪名来询问的,这是好事。

钱渊苦笑道:“的确搜刮民间,提编法是一旦军费不足,立提下一甲,江西、福建有的府洲都提编到嘉靖四十年了,这两年福建巡抚吴惟锡头疼的很,江西那边……赵大洲不管不顾,倒是胡宗宪上任江西巡抚后几度上书请求罢府洲税赋。”

“当年臣就说了,此为招祸之举……但胡汝贞也是实在没法子。”

“不过,提编法以银代赋,税赋差役一律折色为银,中玄公、张叔大、张子维均欲以此为根基,试行一条鞭法。”

隆庆帝微微点头,他自然知道,这是高拱欲行新政中最重要的一条。

顿了顿,钱渊低声补充道:“自嘉靖三十四年起,朝中许浙直总督府提编六省,此后户部无一银一粮供给。”

隆庆帝咳嗽两声,骂道:“胡汝贞给了你多少好处,这么替他说话!”

“没好处。”钱渊耸耸肩,“刚才臣也说了,臣与胡汝贞颇有隙。”

“嗯,当年展才在嘉兴府力挽狂澜,回京后觐见,言阮应荐无能,胡汝贞无量。”

钱渊心里一个激灵,这件事的确有,但知道自己说了这句话的……除了嘉靖帝之外,在场的只有黄锦,冯保不在殿内,内阁九卿当日廷推浙江巡抚正在前殿等候。

嘴上还在应付,钱渊心里却在庆幸自己今天选择了十真无假,不然真得栽在这了,隆庆帝居然提前细询黄锦,这小埋伏准备的……

“的确如此,胡宗宪量窄。”钱渊眯着眼说起当年旧事,说起自己在嘉靖帝面前鄙夷胡宗宪的为人,却婉转劝嘉靖帝不要临阵换帅等事。

随着钱渊的讲述,隆庆帝兴致勃勃,不时追问,言语间对胡宗宪并未有太多恶感、贬低,甚至对胡宗宪的军略之才颇为赞誉……钱渊心里开始打鼓了。

自己准备的很充分,但似乎口才有点太好了……不对,是隆庆帝心思比嘉靖帝浅太多了,换成后者,绝对是不阴不阳,半信半疑。

钱渊今日的确有意替胡宗宪说清,前世他去黄山旅游,曾经去过龙川,对胡宗宪这个历史人物就很感兴趣。

半世英明半世奸,身染墨点而登高位,阴谋算尽于国有功,能让这位在原时空中受到无数指责,不得不自杀,写下“宝剑埋冤狱,忠魂绕白云”诗句的胡宗宪活着,钱渊也乐见其成。

更何况,随园众人大都出身浙江、苏松,均不想看到这位抗倭名臣声名丧尽,下狱论罪,一命归西。

甚至还有远在东南的沈明臣、何心隐、唐顺之、梅守德,以及还在京中的郑若曾……这些人都是东南士林中人,他们都鄙夷严党,但即使他们鄙夷胡宗宪的人品,但也佩服胡宗宪的敢于任事。

但,在钱渊看来,胡宗宪这厮就是条蛇,而且是一条毒蛇,只不过如今被冻僵了而已。

所以,今日觐见需要把握好一个度……如若胡宗宪逃过这次被弹劾的劫难,甚至因为敢于任事得隆庆帝的赏识,那么对钱渊来说,真不是个好消息。

胡宗宪和东南事牵扯太深,知道的也太多,与钱渊之间恩怨情仇复杂难言……洗脱严党罪名,因战功回朝,谁知道他会投向哪一方?

李默?徐阶?高拱?

从性格和关系上来分析,李默对随园出手的可能性不大,但另两人就难说了……一旦胡宗宪被这两位笼络,那就埋下了祸根,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出事,甚至会连累到东南诸事。

所以,最好的结果是,胡宗宪罢官致仕,老老实实的滚蛋回家养老……至于今年尚未满五十岁还年富力强的胡宗宪肯不肯养老……那就由不得他自己了。

而钱渊还能捞一份人情,还能树立自己一心为国的形象……至少在隆庆帝面前。

于是,在评点胡宗宪在两浙、苏松、福建、江西各地战功后,钱渊垂下头,面无表情的说:“嘉靖三十六年末,闽地民乱,连破三府,时任浙直总督的胡汝贞欲越境击贼,但朝中调任俞大猷为南赣总兵剿匪,胡汝贞不予军饷……”

隆庆帝愣了下才反应过来,脸色铁青,勃然大怒,拍桌骂道:“狼子野心,展才还欲为此僚说情?!”

只要不傻,略略一想就能想得通,胡宗宪这是不希望俞大猷功成,甚至希望俞大猷兵败,到时候浙闽赣三省,还有谁比胡宗宪更合适力挽狂澜的人选呢?

还好运气不错,钱渊恰好借用汪直船队送戚继美所部入闽,后者古田大捷成为闽地战事的转折点,那也是戚继美名声鹊起的一战。

简单的一段话,立即让隆庆帝对胡宗宪的观感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钱渊登时松了口气。

“于公于私,臣都鄙之,当年浙直总督府内人才济济,便为此事,沈明臣、郑若曾、何心隐诸多英杰舍绩溪而散。”钱渊平静的说:“然东南击倭,胡汝贞确为首功。”

“如此臣子,纵有经天纬地之才,朕如何敢用?”隆庆帝脸色难看的很,“功是功,过是过,功不能抵过!”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曾子重被谗毙,边塞十余年难宁,殷鉴不远。”

钱渊拜倒在地,“若他日东南再乱,若倭患再起,若西洋藩国来袭,有胡汝贞在前,何人敢挺身而出?”

“若百年后,朝中再出严分宜,国有危难,何人敢身染墨点而建功立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