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五十八章 都察院(上)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七百五十八章 都察院(上)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七百五十八章 都察院(上)

经此一战,随园名气愈发大了,当然,不都是美名……好吧,至少一半是恶名。

毕竟随园六七个人虽然也都受了伤,但对方十多个人有四个被抬去医馆,至于徐璠……据说徐府的家法再次换了,三年前换成藤条,这次换成了荆条。

最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向来文质彬彬的诸大绶,去年随园闹六科,他还在丁忧守孝,这次也没赶上。

翰林院里有同僚斥随园残暴不仁,诸大绶火力全开,将那厮喷的面无人色,最后动起手来……从昭狱回来憋了一肚子火的的陶大临一马当先,最后虽然鼻青脸肿,但将嘴贱的那货送去太医院了。

啧啧,从那之后,但凡随园中人所在的衙门,再没人嘴贱了。

动手?

随园奉陪到底!

有本事你上书弹劾啊!

传闻嘉靖帝对此的态度是,“胡闹”。

现在朝中对随园的态度有点古怪,一方面颇为同情,徐阶如此阴私手段,真是不讲究啊。

另一方面也颇为忌惮,这帮货跟钱展才学了个全,一言不合就要大打出手,而且和钱渊南下击倭一样……战绩辉煌!

特别是如今钱展才归京,战力更强了。

对此,冼烔,陆一鹏,潘允端等人都挺委屈的,去年闹六科,那是对方先对冼烔动手的好不好,这次大斗殴,也是徐璠先动手的好不好!

钱渊更觉得委屈的,这次真的是意外,要不是徐璠失心疯踹那一脚,也不会闹的那么大……这次真的和我没关系,为毛要我来背这个黑锅?

可惜在外界看来,其一,前一日你钱展才入京,第二日随园就大打出手,最关键的是第三日陶大临就出了昭狱,虽然你不在场,但说不是你主使的,鬼都不信啊。

其二,三年前入京,你钱展才只出过三次手,打了两个人……徐璠和邹应龙,这次这两位是被揍得最惨的,还说不是你的意思?

清晨时分,钱铮一切准备妥当,陪着妻子,女儿吃完早餐,准备出门去上班……从这个角度来说,嘉靖帝堪称仁厚君主,大家不用月亮高悬就起床忙着参加早朝。

明朝的朝会基本上全都是装模作样,那么多官员,大部分连皇帝的脸都看不清楚,品级低的官员压根没资格说话。

什么御史跳出来弹劾某位大臣……都是瞎扯淡,绝不可能发生的,弹劾都是有固定流程,奏本需要先交到通政司。

一个早朝只允许说三到五件事,而且都是事先商议好的,内阁的阁臣或者六部尚书出列大略说说,皇帝接一句“可”或“照此办理”之类的……这有什么意思?

还是嘉靖帝好啊,躲在西苑里修道炼丹,大家都能睡个懒觉……虽然也有些老夫子叹息今上不勤勉,但大多数人都心甘情愿。

钱铮在心里琢磨今天送去通政司的弹劾奏章会不会比昨天更多,最近弹劾随园中人的奏章比较多……然后他就看见了精神抖擞的徐渭,以及眼角闪烁着泪花的钱渊。

还没等钱铮发问,就听见长长的哈欠声……

钱铮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在其位,司其职!”

“谨遵叔父教诲。”钱渊又是一个哈欠,从袖子里取出一本奏章,“昨夜侄儿为此通宵不眠……”

嗯,没毛病,都察院权利范围很大,但在京中的御史只会干一件事,喷人,回京后挂在都察院的钱渊对其很适应。

能不适应吗?

谁不知道他钱展才最早成名就是因为那张嘴。

而且都察院是唯一不需要官员长时间坐衙的机构,毕竟御史们到了年底也是有考核标准的,所以需要外出寻找素材。

比如林润上个月弹劾平江伯世子大街纵马踩踏平民,如果他一直待在衙门里,如何能抢在前面上书弹劾呢?

一般来说,对同一件事或同一个人,最先递交的三本弹劾奏章才能纳入考核标准。

钱渊真想一辈子待在都察院了,每天不论时间去点个卯,然后就能自由自在,看谁不顺眼还能上书骂人……就算骂错了也没关系,反正御史嘛,风闻奏事!

要不是昨天钱铮罗里吧嗦的说了一大通,钱渊是准备中午再起床去点个卯……算了,都起来了,去点个卯再回来接着睡好了……别问,问就是去寻找素材了。

这段时间算是钱渊入仕以来最为轻松的一段时光,毕竟下一步如何走要等李默入京……但所谓的轻松只是钱渊的想象,小七每天白天瞌睡的不行,晚上却精神抖擞,偏偏晚上的游戏……钱渊现在不太敢玩。

正想着呢,那边的钱铮就说起李默了,“等展才回翰林院就没这么轻松了,李时言掌翰林院事,其人刚强,考核必严。”

“算算时日,也该入京了。”徐渭含含糊糊的接了一句。

钱渊都懒得开口,叔父就是不肯死了这条心,李默又不傻,不管为公为私,为人为己,都不太可能接纳钱渊重回翰林。

当然了,钱渊这边的态度是需要摆出来的,他转头看了眼徐渭,后者微微点头示意。

三人出了门,钱铮坐轿,徐渭上了马车,钱渊却是翻身上马,带着四个护卫驱马去了都察院。

“哎,展才,今儿这么早!”

“展才,中午安排下?”

“就是,钱家酒楼也太贵了,还真吃不起!”

钱渊原以为自己挂在都察院,会很受排斥,毕竟去年那拨事,几十个御史上书弹劾随园和钱渊,而徐阶的主要势力就在科道言官这块儿,甚至风宪之首左都御史周延是嘉靖二年进士,徐阶的同年。

随园士子中,陆一鹏,孙丕扬先后入都察院为御史,平日里和同僚相处并不算融洽。

但没想到的是,回到都察院的钱渊很受欢迎,毕竟大家没什么根本性的矛盾,有个平日见不着人影,但见到了就多多少少有些好处,平常大方豪爽的同僚,为毛要排斥?

这和都察院的特点也有很大关系……什么特点?

就算是徐阶,也无法彻底掌控都察院,百多个御史啊,背景复杂无比,别说隔了一层的徐阶了,就是左都御史周延都弄不清楚很多下属的真正背景。

而钱渊言辞锋锐或者说尖酸刻薄的口才,以及一言不合就要怼或者说大打出手的作风,以及平日懒散的习惯,意外的很配都察院。

就算是不少徐阶的门生对钱渊的态度也很不错,这就值得玩味了,不得不说陶大临一事给徐阶扣了太多分,无形中也给钱渊加了不少分。

当然了,那场大斗殴中下场的几个御史自然不会来讨这个没趣,比如邹应龙,看到钱渊就退避三舍……前后算算,已经被钱渊或随园揍了三回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