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七百一十六章 闹大了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七百一十六章 闹大了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七百一十六章 闹大了

外间倾盆大雨如天河倒悬,又有大风吹来,后院小树被吹得尽皆弯腰,窗户没有关紧,雕刻着花鸟的窗棂撞在窗框上咯咯作响。

林烃用力关死窗户,随手将一块抹布塞在缝隙处,拿起铁制的钳子挑了挑火盆,才缓缓坐下。

“第一场见过一次,毕竟都是治《书》,就在隔壁巷子里。。”林烃身子往前凑,低声道:“当时倒是没看出什么,会不会是空穴来风?”

“此人是嘉兴府人氏,嘉靖三十一年过浙江乡试,嘉靖三十五年会试不第。”林燫上一科是同考官,想了会儿说:“上一科尚书房,理应不会漏判,平日里也无才名……”

林庭机知道长子稳重,说这等话就意味着,以那人的才学,这一科如此高名,只怕其中还真有问题。

今日林庭机刚刚进礼部,就看见里面乱得不像样子,逮了个小吏细问才知道,出了大事。

都察院御史突然上书弹劾刑部侍郎董份,指责其科场舞弊,庇护姻亲身登皇榜。

董份是这一科的同考官,本经治《书》,而那位姻亲是吏部天官吴鹏的长子吴绶。

而董份前年丧妻,续娶吴鹏次女,吴绶那就是董份的小舅子。

吴绶会试被点为第三十二名,殿试被点为二甲第八名进士。

看起来只不过是御史弹劾科场舞弊案,但谁都知道,董份是严党中坚,更是严党唯一有可能撑门面的人物。

董份是嘉靖二十年进士,选庶吉士入翰林院,后转右春坊右中允,升国子监司业、

嘉靖三十五年那场席卷朝堂的大战后,董份因“天神”表文得嘉靖帝宠信,升礼部右侍郎,点翰林学士。

之后三年先后历任吏部左侍郎、刑部左侍郎,如果没有意外,按照资历和履历来看,董份将会在几年之内升任尚书之位,是有资格入阁的。

而董份如今还有个兼职,他以翰林学士的身份兼管詹事府,这是个非常非常重要的位置,翰林官想升迁基本只有詹事府一条路,除非如徐渭、李春芳、袁炜一样妙笔生花写得出让嘉靖帝击赞的青词,或者如高拱、陈以勤一样被允许投入裕王门下。

如张居正去年初转詹事府,徐阶是私下和严嵩做了交易的。

可以说这次弹劾戳中了严党的命门,更别说吏部天官吴鹏更是严党大员。

“这段时日你老实点。”林庭机压低声音训斥幼子,“别到处乱跑,不许去随园,等着馆选。”

林燫补充道:“婚事暂时不提,等母亲上京后再说……也不知道钱展才什么时候回京。”

一直没吭声的林烃突然开口问:“那个都察院御史何人?”

随园中,钱铮坐在主位,孙鑨、陆一鹏坐在两列。

“是林润林若雨。”孙鑨对林润记忆犹新,毕竟是同年,“三年前选官入六科为给事中,后弹劾国子监祭酒沈坤,贬谪出京,但第二年就因政绩卓越被选入都察院。”

三年前就是林润那本奏章惹出后面那么多事,显赫一时的李默罢官归乡,而林润与严府管家严年在大街上撕闹,还将冼烔卷了进去。

林润是徐阶的人,这点是不需要怀疑的,但林润是闽人,是李默的同乡,而且当年就是林润点燃了那把火……这件事看起来很正常,但林润的存在有点云里雾里。

这时候,潘晟进来了,他是嘉靖二十年进士,老翰林了,这次会试也担任同考官,殿试时也阅卷。

“潘某治《易》,未见吴绶其卷。”潘晟一坐定就开口道:“倒是殿试的青词……文采非凡。”

其实在随园里,论文采,首推徐渭,次之就是潘晟,擅书能画,诗文堪称一绝。

潘晟多年未得升迁很大程度上是十多年前的一件旧事,嘉靖帝初修道命翰林院拟青词,潘晟年轻气盛拒之,从那之后,坐冷板凳坐的屁股都麻了。

“文采非凡?”孙鑨摇摇头,“年初应试举人陆续入京,孙某几度去浙江会馆,十次八次会文,见过其人,但公推排名从未见过此名。”

都是浙江人,如若真的文采非凡,如孙鑨、徐渭、潘晟这等人不太可能没听过。

这时候,陈有年进来了,“文长还没回来?”

陆一鹏摇头,“都在等他。”

徐渭随伺帝侧,消息最是灵通,如今已经放衙还没回随园,说不定能在西苑探听到什么,这也是大家汇集而来的原因。

“展才可能要回京了。”陈有年接过姜汤抿了口,“前日户部已经核算无误,镇海、宁海两处通商税银账本节略昨日已呈交。”

如今所谓的宁波清吏司是陈有年临时代为主持,黄懋官已经准备在新科进士中挑选担任户部主事,陈有年很快就会升员外郎,正式主持宁波清吏司。

一同南下的陆一鹏问:“税银涨跌?”

“正月略低,镇海收缴税银五万三千两,宁海只有九千余两,但二月激增,镇海收税银十六万八千两,宁海五万五千两。”陈有年笑道:“户部、县衙、府衙都已然核对账目,银两会在四月初送抵太仓库。”

陆一鹏赞道:“文和兄还真有任事之能。”

“那是叔孝兄打下的底子。”孙鑨谦虚道:“倒是宁海那边,展才选赵道源……可谓眼光独到。”

“虽商贾重利,但正月少有出门,按例应该按照二月来算。”陈有年如数家珍道:“与去年相比,二月镇海税银倍增,宁海二月税银也比去年镇海税银多一成……”

“展才当能归京。”潘晟捋须笑道。

“还要看陛下如何决断……”钱铮的话说到一半,看见被淋成落汤鸡的徐渭进来了。

“文长兄,也不撑把伞?”

“伞有个屁用,伞架都被吹散了!”徐渭没好气的就在角落处将湿漉漉的外衣脱下来,皱眉喝了碗孙鑨递来的姜汤,去换了身衣衫才出来。

听见众人正在讨论钱渊归期,徐渭没好气的一屁股坐下,“账目递交御案前,陛下大喜,召展才归京,约莫三月底,四月初……”

孙鑨立即问:“陛下准备如何安排展才?”

“展才南下三年,于国多有大功。”陆一鹏高声道:“理应重回翰林!”

陈有年幽幽道:“重回翰林,那就要看文长兄肯不肯点头了。”

众人不禁哑然失笑,两年前徐阶曾在嘉靖帝面前提及召钱渊归京重归翰林,是徐渭在御前批驳钱渊才学浅薄,不堪入翰林。

徐渭咳嗽两声,“今儿出了大事,诸位不知道吗?”

“噢噢噢,林若雨弹劾刑部侍郎董份,为天官长子吴绶舞弊。”陆一鹏笑道:“都在这等文长回来呢,适才登之兄提到税银账目,说起展才……都忘了这事。”

其实这事儿和随园一个铜板的关系都没有,自从欧阳氏病逝至今近三个月,严党、徐党互相撕咬也不是一两次了。

只是这次涉及到以翰林学士掌詹事府的刑部侍郎董份,又有外朝分量最重的吏部天官,这才惹人注意。

钱铮细细打量徐渭,发现这厮脸上有些兴奋的潮红,不禁问:“文长,陛下已知?”

“陛下大怒。”徐渭嘿嘿笑道:“本拟交三法司审定,以锦衣卫监察,但最后下旨,令都察院左都御史周南乔查之。”

众人细细品味这几句话,潘晟叹道:“算是闹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