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九十三章 觐见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六百九十三章 觐见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六百九十三章 觐见

这个年过的不太舒服,至少对那些在京中过年的京官来说是这样的,欧阳氏病危,庞大的严党从严世蕃、赵文华、吴鹏再到底层官员个个面带悲色。

大家伙儿都心知肚明,好日子只怕是要过到头了,甚至都有严党官员在严府内下跪祈福。

而这个消息对徐阶一党来说简直是天降福音,堪称飞来横财,就连徐阶都有点不知所措,费心费力在胡宗宪身上做文章,始终不得其法,下定决心直捣黄龙!

但是……我还没用力,你就要倒下了?

原时空中,徐阶还要装两年多孙子呢。

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徐璠嚣张跋扈口出狂言,被严府的管家严年听了个正着……然后,严世蕃找上门,当着徐阶一家老小的面,正正方方赏了徐璠四个大耳光子。

没办法,徐阶都没脸去拦着,徐璠公然在大街上说那三个……总算死了个!

骂人家老娘,徐阶都觉得严世蕃只给了四个耳光算是客气的了。

从那之后,徐阶一党都闭气息声,这时候的严东楼可不好惹。

至于既不是严嵩也不是徐阶党羽的那些官员,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就是,但也都留点神。

于是,正月里,整个京城都安安静静,在等待什么。

但日子还是一天一天的过去,正月十六日,开印上朝,嘉靖帝去晃了一圈就回了西苑。

“文长这笔字愈发精进,青词也更上一层楼。”嘉靖帝赞道:“若不是资历尚浅,翰林学士都够格了。”

徐渭笑吟吟答道:“不敢当陛下此赞,但若有一日掌翰林事,定将展才拨回翰林院。”

“那展才宁可辞官致仕。”嘉靖帝点点徐渭,笑道:“好了,少在朕面前打埋伏,他回京……户部还想抢了去呢。”

徐渭正要凑趣几句,黄锦小步过来禀报道:“京山候之子锦衣卫指挥俭事崔曜在西苑口恸哭求见。”

嘉靖帝眉头一皱,“何事?”

黄锦也不太清楚,虽然他兼管东厂,但如今的东厂被锦衣卫压得死死的,宫外消息算不上灵通。

嘉靖帝有点头痛,要知道当年就是崔元奉金符迎銮于兴王府,将他迎入京城继承帝位,后得封京山候,大礼议事件中也颇有出力。

而且京山候的妻子是永康公主,位属皇族。

黄锦瞄见徐渭神色,试探问:“文长知晓?”

徐渭迟疑的看看嘉靖帝,才吞吞吐吐说:“崔俭事和展才不合……”

“说!”

“昨日元宵,夜间赏灯,崔府多人手持大红灯笼在严府门外招摇,严东楼……打上门去了。”

嘉靖帝也是无语,脑子坏成什么样的,这时候去招惹严东楼?

不过嘉靖帝也心里不悦,你严东楼打了内阁次辅之子,现在连勋贵都不手软?

黄锦好奇问:“崔俭事和展才不合?”

徐渭咳嗽两声没说话,嘉靖帝没好气道:“展才那张嘴可不是天生的,崔卿当年病故前还在大骂钱福!”

这是钱渊曾祖鹤滩公钱福挖的坑,嘴巴太碎太毒,公主嫁给谁你管得着吗?非要说驸马崔元长相不堪。

黄锦出去把崔曜打发走,回来又禀报道:“户部侍郎黄懋官,户部主事陈有年、吏科给事中胡应嘉,都察院御史陆一鹏求见。”

嘉靖帝点点头,黄懋官一行人回京恰好是除夕,今天开印立即召见。

“陛下,臣先请告退。”

“留下吧。”嘉靖帝懒洋洋的哼了声,“朝中已有人称随园一党,无党未必为公,成党未必为私。”

嘉靖帝其实不在乎这个,其实明朝历史上的党派纷争也正是从嘉靖朝末开始的。

看书福利送你一个现金红包!关注vx公众书友大本营即可领取!

黄懋官四人步入后殿,一一叩首拜下,口称万岁。

徐渭退到一旁默默听着黄懋官一一讲述南下查验诸事,其实早就对过口径了……黄懋官大年初二就拜会通政使钱铮,顺路在随园用餐。

“遍观台州、绍兴、宁波三府共十二处,亲眼所见每亩收获称量,臣子亲手上秤,约莫十二石到十四石。”

“细询当地老农,其实九月中旬即可收割,亩产约莫十五石到十八石。”

嘉靖帝斜眼瞥着徐渭,黄锦笑道:“当日可是夸口二十石的,陛下曾言,不足处以展才补之。”

陆一鹏和陈有年忍不住看了眼徐渭,后者干笑几声没说话。

黄懋官又道:“南洋吕宋岛农户遍看东南气候、亩地,言东南二月至三月可耕作,七八月便可收割,或亩产能抵二十石。”

嘉靖帝的视线缓缓落在了胡应嘉的身上,这是他惯用的伎俩,他很清楚胡应嘉是徐阶的人,而徐阶又和钱渊已然分道扬镳。

最重要的是,随园大闹六科,胡应嘉被揍得鼻梁都歪了,满脸都是血,此人不会阿附随园一党。

胡应嘉迈步出列,神色平静,躬身道:“臣亲手查验,红薯亩产十二石到十四石,洋芋未亲眼所见,至于亩产二十石,当一季之后再度查验。”

其实别说二十石,十四石已经足够高了,嘉靖帝有点兴奋,默许钱渊通商原先只是因为没银子用,没想到还真有如此奇物!

嘉靖帝太清楚红薯、洋芋能给自己带来什么了……将近四十年的皇帝,除了修道成仙之外,他如今最大的期盼无非是身后名。

能增产数倍,史书上会如何描绘?

可活万民,后人如何看待自己?

虽然早就看到持肯定态度的奏折,但直到现在,嘉靖帝终于放下心来,呼吸都沉重起来。

压抑住兴奋的情绪,嘉靖帝强作镇定,笑道:“还有什么?”

黄懋官侧头看了眼,“户部主事陈有年足迹遍布三府,查探最细。”

“又一个随园士子。”嘉靖帝看陈有年相貌堂堂,笑着点头,“京中皆传,随园中尽皆俊杰。”

“谢陛下赞誉。”陈有年躬身道:“因东南多河,耐旱未见;东南多山,展才亦选山地耕作,易活可见,户部拟于东北、西北、西南各处选地试种,一季之后再做定夺。”

嘉靖帝揉揉眉心,“朕记得展才言……可代五谷?”

一旁的徐渭小声提醒,“陛下,是宁波知府唐顺之的奏折。”

“有区别吗?”嘉靖帝嗤笑道:“展才倒是有本事,唐荆川但当世大儒,被他当枪使。”

“足以饱腹。”陈有年坦然直言,“最初在台州彭溪镇,三日内展才均命人布红薯宴,烤、炖、蒸,亦能做菜,后见洋芋,吃法更多,的确可代五谷。”

徐渭在一旁撇嘴,黄懋官那天在随园用餐,三人都在吐槽钱渊弄得红薯宴、洋芋宴,刚开始吃还行,但顿顿吃,天天吃,谁受得了……其中最是义愤填膺的好像就是你陈有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