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两浙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两浙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六百五十一章 两浙

平心而论,钱渊对家人关爱倍至,最早名声鹊起还是因孝名,但无奈钱氏族人和钱渊一家闹得太僵,以至于钱渊自立门户,新创青浦堂号。

就因为这件事,南京都察院御史还曾经弹劾过钱渊。

而谭纶亲眼所见,钱渊夫妇琴瑟和鸣鹣鲽情深,但钱渊私下对徐阶无一丝敬意,对徐璠这个岳父更是颇多鄙夷,对徐阶心腹赵贞吉更是几度羞辱。

谭纶真的不以为自己是钱渊的小舅,就能得其相敬相让……在如今的东南,胡宗宪已去,没有人的分量比钱渊更重,无论是在东南文武官员、士人百姓心目中,还是在朝中百官乃至陛下的心目中。

所以,今天谭纶做足了准备。

不过,谭纶只猜对了一半。

钱渊的确不会因为姻亲关系就退让,但他可以在谭纶面前退让……也不仅仅因为谭纶青史留名,更是因为他亲眼所见谭纶所作所为。

嘉靖三十二年之前,沥港海贸旺盛,客商云集,但那时候台州已遭倭患,两年内换了个四任知府,七个县令,倭寇猖獗到满台州皆遭倭患,时任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的谭纶毅然赴任。

搜选将官,募兵成军,或坚守城池,或出海突袭,谭纶赢得了所有台州百姓、大户的尊敬。

谭纶说不上两袖清风,却非贪婪之辈,府衙常例银子都被用在军中,嘉靖三十三年倭寇大寇台州,破黄岩,攻临海,谭纶**上身冲阵,身披八创不退,力保城池不失,战后重伤不起,城内大户募银在临海城外设谭公祠,香火鼎盛至今。

若只论在台州的名望,曾驻守台州的戚继光、戚继美、卢斌、侯继高加起来也不过谭纶,就算加上钱渊也不够。

更难得是谭纶腹有韬略,精于兵法,主张御敌于海上,他是东南抗倭期间不多的修建战船出海击倭的官员。

——————

如若当年唐顺之不受主持通商一事,钱渊并没有真的去找严党的打算,名单上排在唐顺之后的就是谭纶。

钱渊亲自斟茶,笑道:“明年的明前龙井……还要仰仗小舅。”

“你倒是挑剔!”谭纶哼了声,“汤克宽暮气沉沉,此次胡汝贞未调其入赣,杭州也就罢了,嘉兴、绍兴两地尚需重兵镇守,卢斌、侯继高、杨文、岳浦河……”

将茶盏轻轻放在谭纶面前,钱渊轻笑道:“此番内阁合议,共推小舅接任浙江巡抚,六部赵文华、砺庵公均赞同……砺庵公打的好算盘啊。”

谭纶忍不住笑道:“还不是因为宁波太肥,若不是陛下信重,严分宜、徐华亭的手早就伸进来了。”

钱渊打个哈哈,“说是内阁合议,实则陛下亲询,严分宜举荐小舅,陛下片刻后亲自批红,言谭子理文武兼资,当巡抚浙江。”

看了眼默不作声的谭纶,钱渊笑道:“去年廷推福建巡抚,陛下询文长,东南一地,以才计,何人出类拔萃。”

“文长答曰,浙直总督胡汝贞,浙江巡抚吴惟锡,此二人之后,以台州知府谭子理为首,苏州兵备道王崇古、宁波知府唐荆川次之。”

谭纶的脸绷得紧紧的,半响后轻叹一声,“渊哥儿有话直说就是。”

从“展才”换成“渊哥儿”,谭纶也是无可奈何,外甥已经把话说死了,而且是**裸的剖开……是徐渭在嘉靖帝面前递了话,陛下才对你谭纶印象深刻,而徐渭是钱渊安插在西苑嘉靖帝身边的。

甚至严分宜举荐你谭纶,都有钱渊的因素……毕竟钱渊对嘉靖帝的影响力更大。

实话实话,以才能计,谭纶升任浙江巡抚名至实归,但以资历论,谭纶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毕竟两浙倭患渐息,只是文治,能挑出的人选并不想江西巡抚、福建巡抚那般苛刻。

钱渊这番话是在告诉谭纶,咱俩是掰扯不开了。

“浙直总督撤销,巡抚掌浙江一省,在外甥看来,小舅实在是最合适的人选。”钱渊起身踱步,正色道:“非因舅甥,亦非镇海,而为战事。”

“便如小舅所言,胡汝贞、吴惟锡入闽赣,戚继光、戚继美、俞大猷、刘显均已离浙,以小舅看来,两浙尚有倭患否?”

谭纶略一思索,摇头道:“大股倭寇侵袭想必不会再有,但小股倭寇只怕不会断绝,之前两个月,你巡视宁波、台州,设堡于海边预警,正是为此。”

“不错,与福建不同,浙江沿海州府太多,嘉兴、杭州、绍兴、宁波、台州、温州均沿海,这也是前些年两浙倭患最重的原因之一。”钱渊侃侃而谈,“俞龙戚虎,再加上汪直来降,两浙倭患渐息……”

“还要加上钱砍头!”

钱渊笑了笑,“但俞龙戚虎已离浙,难道一直仰仗汪五峰?”

“虽然汪直几度助我,输戚继美所部、粮米南下入闽,但实在不是长久之计。”

“就算于宁波设市通商,福建、广东不还有倭患吗?”

“所谓倭患,不仅指倭人,明人冒名,亦指西洋。”钱渊解释道:“今年六月之后,每月都有十余艘海船抵达镇海,皆是……佛郎机人。”

其实来的海船挺杂的,有葡萄牙人,西班牙人,荷兰人,还有英国人。

“若无大军驻守,若无水师护佑,通商一事必然再起波折。”钱渊低声道:“小股倭患无恙,若是倭寇大股侵袭乱宁波、台州,万事皆休,朝中必有弹劾,通商夭折,开海禁亦是镜中水月。”

“遍数东南,浙江巡抚之位,舍小舅其谁?”

谭纶微微点头,盯着钱渊道:“所以,你抽调宁波府衙税银,从南京、通州、扬州各地招揽工匠,打造如许多海船?”

“不错。”钱渊沉声道:“其一,修建海船不可停,但可略略放缓,其二,再度募兵,沿海必重兵驻守,特别是宁波、台州两地。”

钱渊实在是放心不下,西洋海商频频来宁波行商,但要知道这帮货色……亦商亦盗,都是些刀头舔血的货色,典型的欺软怕硬,不展现实力,鬼知道会闹出什么事。

“再度募兵?”谭纶有点犹豫。

钱渊伸出手指,“当年与户部合议,宁波府分两成税银,其一,立规矩,地方若无税银入库,只怕多有阻碍,其二,购粮储藏,以防粮荒,其三,修建海船,御敌于境外,其四,招募新兵成军。”

“如今葛浩、麾下均战船过百,不乏大福船,短期内已然够用,宁波府衙购粮储藏,宁波、绍兴数十个粮仓都是满的,所以,税银募兵,可行。”

谭纶揉着太阳穴,本来今日只是想谈谈兵力调配,而外甥却画了好大一张图来说三道四……

谭纶长叹一声,“但两浙倭患渐息,再养重兵,只怕朝中多有诽谤,总不能养贼……”

“养贼自重?”钱渊笑道:“那是取死之道,新军冒以乡勇之名,至于水师……待裕王登基,外甥自有主意。”

“那你径直去做就是!”谭纶呆了半响,不悦道:“税银都在宁波府衙、镇海县衙,以乡勇之名募兵亦无需巡抚亲令。”

钱渊添了杯热茶,笑道:“杨文那厮不擅水战,卢斌压根就是个旱鸭子……”

“你是看中了葛浩?”谭纶苦笑道:“记得你和他关系不错。”

“葛浩乃小舅亲拔而起,无小舅发话,只怕不会事事遵从。”钱渊其实是随便找了个理由。

钱渊已有回京的打算,而谭纶、唐顺之两人是决定通商是否顺利的关键人物,不和盘托出,如何能取信谭纶。

谭纶不由得想起去年在宁波府镇海县,他诧异的发现,汪直来降,通商一事居然是自己的副手唐顺之在主持。

当时唐顺之私下曾言,展才其人,谋划深远,擅借势用力,善物尽其用。

谭纶只能苦笑,自己还算是有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