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四十七章 纯臣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六百四十七章 纯臣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六百四十七章 纯臣

九月二十九日,嘉靖帝钦点胡宗宪调任闽赣总督,在东南扫平倭寇的强军迅速越过闽赣浙边界,兵分三路杀入江西。

临江府危在旦夕,吉安府、袁州府岌岌可危,胡宗宪这次倒是没有再对麾下诸军挑挑拣拣,选择了速度最快的进军路线……毕竟分宜就在贼军兵锋处。

俞大猷为右路军入驻吉安府北上,戚继美、吴百朋、汪道昆为中路军径直从抚州府西进,刘显率军从抚州府东部北上入南昌府,抄贼军后路。

十月六日,贼军南下攻吉安府,俞大猷设伏大败贼军,率军进击收服临安府峡江县。

十月八日,戚继美急行军赶至抚州府宜黄县外,堂堂正正以三千官兵对阵五千贼军,温州李超单骑率先破阵,三刻钟后,贼军大溃,官军斩首千余,贼军西窜。

十月十日,贼军沿江西进,先破新喻县,后攻分宜县,俞大猷率军西进胁贼军侧翼,贼军不敢贸然分兵,两军在临江府、袁州府边界处对峙。

总算稳住了局势,京中紧张的气氛也略略缓解,严嵩大大松了口气,如若分宜县被攻破,自己真的无颜归乡。

万寿殿中,嘉靖帝盯着碳炉,手中撸着狮猫,这小家伙鼻子尖,被红薯散发出的诱人香味所吸引,在嘉靖帝怀中左扭右扭突然钻了出来。

“小心!”徐渭弯腰一把将狮猫捞起来,“也不怕烫着!”

嘉靖帝笑着说:“已然三年了,也不知展才那只罗,罗……”

“罗小黑。”黄锦凑趣道:“据说又生了一窝,都当祖母了。”

“前几天宁波送账册、税银入京,展才还让护卫送了两只来呢。”徐渭随口道:“展才那堂妹喜欢的很。”

“对了,这红薯真的亩产二十石?”黄锦问道:“南下查探的……”

“户部侍郎黄懋官,吏科给事中胡应嘉,户部主事陈有年,都察院御史陆一鹏,并户部数名吏员明日启程南下。”徐渭应道:“今晚随园设宴送行。”

“送行?”嘉靖帝笑骂道:“难不成心虚要贿赂一二?”

“何敢贿赂少司农?”徐渭嘻嘻笑道。

黄锦提醒道:“陈有年、陆一鹏都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

这句话说得不清不楚,但嘉靖帝一听就明白了,这两人应该都是随园士子。

“还有吏科给事中呢?”

徐渭苦笑道:“也不知道砺庵是不是故意的……三个月前那次,胡应嘉鼻梁骨都快被捶断了!”

“你倒是下手狠!”嘉靖帝哼了声,“难不成都让随园去查?自己查自己?”

徐渭耸耸肩,“陛下也知展才,这等大事……这厮不敢胡言乱语。”

嘉靖帝懒洋洋的靠在榻上,接过徐渭递来的狮猫撸了几把,“对了,宁波输闽赣粮饷几何?”

“单独立账册,此次一并送入京了,已递交户部。”徐渭小心翼翼的试着捡起个红薯,剥了皮尝了口,“九月末至十月中旬,以汪直船队、台州水师海路南下,共输粮米八千石,福建巡抚吴惟锡组建船队再由闽江输江西。”

嘉靖帝诧异的看了眼徐渭,后者笑着补充道:“展才打了包票,参将戚继美、南赣总兵俞大猷,两军饷银均由宁波府衙拨付,战后再给。”

“他倒是会平地抠饼!”嘉靖帝努努嘴,“熟了吗?”

“熟了熟了。”徐渭赶紧又捡了两个红薯放到黄锦递来的盘子上,以后红薯不稀奇,但现在……物以稀为贵嘛。

钱渊敢打包票,也要那些将官敢信……至少在戚继美、俞大猷军中,钱渊是有这种信誉度的。

而胡宗宪直属麾下,以及江西副总兵刘显那边,钱渊供给粮米就不错了,还真能大包大揽啊,想得美!

嘉靖帝尝了口红薯,啧啧赞了几句,叹道:“展才在东南……是乐不思蜀啊!”

“他还没折腾完呢。”徐渭小声说:“展才准备再接再厉……”

“嗯?”

“他准备在台州府宁海县新设海市通商。”

嘉靖帝沉默片刻,“谭纶接任浙江巡抚,现任台州知府何人?”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江西吉安府宋仪望,夷陵州判,调任台州知府。”

钱渊的夹带里实在是找不到什么合适的人选接任台州知府,还是叔父钱铮推荐过来的,对宋仪望这个名字,钱渊实在是一点印象都没有。

实际上,嘉靖二十六年进士中,宋仪望算是号人物,惠政颇著,刚正清廉,嘉靖三十四年时任都察院御史,因弹劾严嵩被贬谪出京。

最重要的是,宋仪望是吉安府永丰县人,师从聂豹,是聂豹的死党,与钱铮份属同门,早年两人就交好。

换句话说,这是个钱渊能够信任的人选,为此他不惜亲自写了封信给严世蕃,终于通过吏部吴鹏得偿所愿。

嘉靖帝突然开口,“去封信,最迟明年回京。”

“是。”徐渭第一时间应声,心里松了口气,好几天了,终于找到机会将这句话诱了出来。

徐渭早就敏锐的发现,钱渊在京中的布置绝不仅仅只有自己,酒楼管事刘洪手中应该有其他的线……比如这次,钱渊突然送密信入京,让徐渭找机会在嘉靖帝面前提起明年入京。

“陛下,严阁老求见。”黄锦低声禀报。

嘉靖帝挥挥手,老迈的严嵩在小太监的搀扶下缓缓入殿,黄锦亲自斟了杯热茶,又搬了个椅子来。

“惟中,尝尝。”

严嵩谢恩后尝了口红薯,笑道:“臣老了,这红薯倒是合牙口。”

“老幼皆能食,软糯入口。”嘉靖帝转头看了眼徐渭,“别以为朕不知晓,展才又送了些入京,酒楼里卖多少……黄伴?”

黄锦指指盘子里剩下的一块红薯,“就这么快,一两半银子!”

“陛下早知展才生财有道。”严嵩笑吟吟道:“以一府之地解朝中用度不足,如此俊才,却是陛下亲手拔之。”

看了看嘉靖帝自得的神色,严嵩补充道:“最让老臣佩服的是,展才其人,实乃纯臣,一心为君,一心为国,无私心杂念……”

“好了好了,他无私心杂念……你问问文长,看他信不信?”嘉靖帝哭笑不得,“惟中,有话说直说就是。”

嘉靖帝心里有数,这天下哪里有纯臣,如若有纯臣,也不会有司礼监的存在了。

严嵩定定神,喘了两口气,这两天京城气温急降,他又要开始熬冬了,但今天不得不来这一趟。

“老臣请重修《兴都志》。”

黄锦上前接过严嵩双手呈上的奏折,嘉靖帝打开看了几眼,立即锁定了一个前些年没听过,但今年听了很多次的名字。

嘉靖二十六年进士,翰林侍读,右春坊右渝德兼国子监司业,张居正,内阁次辅徐阶的东床快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