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奏

脸谱下的大明 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奏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六百四十二章 密奏

徐渭性情之傲慢,现在已经是满京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跋扈乃至严世蕃,位高乃至华亭,徐渭从不退缩畏惧。

除了大名鼎鼎的那次大闹六科之外,徐渭在都察院、翰林院都曾经大打出手……呃,如今随园在京中的名声毁誉参半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除了嘉靖帝之外,徐渭从不舔任何人,但却对户部尚书方钝极为尊重。

原因也很简单,无私者无畏。

方钝年迈至此,总理户部多年,呕心沥血,拆了东墙补西墙苦苦支撑,不涉党争,不谋私利,科道言官不弹劾,嘉靖帝都对其极为优容。

换成其他人,徐渭肯定会冷嘲热讽,指桑骂槐,甚至用刻薄的口吻让对方恼羞成怒。

而现在,徐渭只能苦苦哀求,“砺庵公,宁波不过一府之地,何以供两省大军粮饷?”

“宁波虽为一府之地,但如今户部内设宁波清吏司,暂以主事统管。”方钝瞥了眼陈有年,“今年月入税银从未低于七万两,年入百万,宁波分润两成,绰绰有余!”

陈有年只能苦笑以对,这个主事自然指的就是他,从刑部主事调户部主事,为的就是主管宁波清吏司。

徐渭抓耳挠腮,他是心里有数的,宁波那边钱渊、唐顺之将大量银两都用在了修建战船,组建水师上,如果输几批粮米还好说,粮饷供应……那就耗费太多了。

方钝皱眉道:“陛下亲令,难不成他钱展才将宁波视若自家?!”

徐渭低吼道:“陛下有令,宁波于海外采买粮米,输闽赣两地……可没说粮饷!”

粮米和粮饷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后面那个字,卫所兵那是不能用的,别说戚继光、戚继美、俞大猷麾下,即使是吴百朋、刘显麾下的士卒也都是职业士兵,那是要耗费巨额军饷的。

“咳咳,咳咳。”陈有年打圆场道:“户部拨银,令官员携银南下,在湖广采买粮米,再输闽赣,至少多耗四成……如今贼军大闹江西,浙江海路输闽,水路入赣均极为便捷。”

方钝立即转头逼视陈有年,你小子现在是户部主事,居然胳膊肘往外拐!

“户部没银子!”

这句话气得徐渭七窍生烟,这老头真是不要脸……也是,这么多年下来,朝廷财政用度早就千疮百孔,要脸的,还真坐不稳户部尚书这个位置。

“砺庵公。”陈有年捋须道:“下官记得,太仓库尚有……”

方钝像是没听见似的,干脆利索的转身就走……换成后世版本,差不多就是捂着耳朵大喊没听见没听见……

陈有年无语的闭了嘴,看徐渭气得脸通红却没恶语相向,只能劝道:“要不……去信问问展才?”

“陛下明言,令宁波粮米输闽赣!”徐渭气道:“这是看准了啊!”

“看准了什么?”

徐渭翻了个白眼,“吴惟锡、戚元敬、戚继美、俞志辅……”

陈有年这下听懂了,这些都是钱渊的至交好友,如今陷入闽赣战事,如若粮饷供应不足,一旦吃了败仗……而江西巡抚、副总兵要么战死,要么失踪,到现在朝中都没有定下接任者,其他人不说,俞大猷和很可能被调入江西的戚继美必缺粮饷。

沉默半响后,陈有年叹道:“砺庵公倒是看得准,展才其人心有傲气,却待友至诚。”

徐渭嗤之以鼻道:“个个都是心里做文章的……他是要我写信给展才,让展才密奏陛下,输银入闽赣充为军饷,但这等事……”

说到这徐渭住了嘴,他很清楚,钱渊是绝不能主动在密奏中提及的,一旦提起,不管嘉靖帝同不同意,圣眷必衰。

别看钱渊在东南这两年闹出那么大的动静,但其实步步为营,小心谨慎,绝大部分事在谋划时就会密奏入西苑,嘉靖帝最满意钱渊的也是这一点……这是个不会自作主张的臣子。

徐渭想骂几句脏话,却又骂不出口,他心里有数,人家方钝还真不是故意阴钱渊这一把。

放衙后,徐渭径直回了随园,在心里盘算给钱渊信中如何措词,这等事最好先在京中挑起话头……要不找个时间和严世蕃碰碰头?

严世蕃已然回府,正在书房里跳着脚大骂,“吴惟锡有军功在身,是钱展才至交,非江西籍贯,又恰巧在闽赣边界驻军,再合适不过……凉薄至此,凉薄至此……”

“住口!”尖锐的叱骂声响起,老迈的严嵩面色惨白,喘着气瞪着儿子,“这等话也说得出口,日后严家如若败落,就是败在你手中!”

严世蕃住了口,脸色阴沉,咬着牙道:“父亲,眼看着贼军就要打到袁州府、吉安府了!”

严家乡梓就在袁州府分宜,而严世蕃母族欧阳氏在吉安府安福,而且都靠近临江府。

严世蕃这句“凉薄至此”说的不是别人,指的是嘉靖帝。

今日廷推江西巡抚,吏部举荐南京兵部尚书张鏊,但因江西籍贯被排斥,后举荐福建按察使汪道昆,但实际上严嵩对汪道昆并不满意,他私下密奏,举荐的是福建巡抚吴百朋。

吴百朋的确是最合适的人选,于南直隶、浙江均有战功在身,麾下有从浙江调来的强军,更与俞大猷、戚继美在浙江合力剿倭,又正好在闽赣边界处,随时都能入赣。

但让严嵩、严世蕃难以理解的是,嘉靖帝不置可否,留中不发。

书房沉默了好一阵,严世蕃低低道:“可惜杨顺下狱……”

“杨顺能托付大事?”严嵩气得脸色发青,那是个只知道溜须拍马的玩意。

严嵩长长叹了口气,这些年来,他唯意媚上,执掌朝政,但如胡宗宪一般的干才实在不多,毕竟名声太臭了……

偏偏这次出事的又是江西省,而如今天下能承担如此重任的封疆大吏……还大部分都是江西籍贯。

江西真是人杰地灵啊!

如今有资格,有能力担当如此重任的,不过吴百朋、张鏊、谭纶、吴桂芳等寥寥数人,其中大部分都是江西人。

严世蕃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好久之后才试探着低声问道:“父亲,会不会是徐华亭那边?”

微眯双眼的严嵩抬抬眼皮,“你自诩天下能比肩者不过杨惟约、陆文孚、钱展才寥寥数人,如此浅显的道理到现在才看清楚!”

严世蕃的确有才,但比起严嵩,还是显得嫩了点。

老迈的严嵩已经无法治理这个国家,但在如此诡秘的朝局中挣扎数十年,他第一时间清晰的看到,能够影响嘉靖帝的,同时站在自己对立面的,只有徐阶一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