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月二(上)

脸谱下的大明 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月二(上)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月二(上)

二月二,龙抬头。

仲春卯月初,“卯”五行属木,卦象为“震”,万物生机盎然,春耕由此开始。

但杭州府不同,至少最近十几年不同,自从海贸大兴之后,杭州这座城市因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呈现出了商业城市的雏形。

杭州以水路勾连四方,这儿是京杭大运河的南端,钱塘江联通富春江、钱塘江,通过支流能抵达武昌,论水路便捷,天下莫过于杭州。

所以,本是春耕节的二月二,在杭州渐渐成了集会的固定节日,四面八方的客商会在这一天赶到杭州,走街串巷的货郎会在这一天开始挑担,那些铺子也会选在这一天开门营业,甚至乡下的农户也会选在这一天挑着山货野味来赚几个油盐钱,就连附近几个府洲的人都会汇集而来。

而今年更是热闹,前几年倭寇大年三十都要上班,农户天天提心吊胆,客商也不敢冒险,也就是去年徐海被灭,汪直来降,之后半年官军顺利绞杀多支小股倭寇,太平下来了,所以今年集市格外的热闹。

这样的气氛,黄师爷很是惊喜,“多年未见此等盛况,犹记得嘉靖三十年二月二,就是在这买到一个徽州客商的徽墨歙砚,一直用到现在……”

但这样的气氛,让赵贞吉很是不满,“二月二,农事节,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日小雨贵如油,如此荒废农耕,舍本求末啊!”

黄师爷没有反驳,只笑着指指点点各处,两人一早就微服出了衙门,过了钱塘江,如今在富阳县境内。

“东翁,今日出游,体察民情,酒楼向来鱼龙混杂,不如小酌片刻?”

赵贞吉笑着点点头,两人随意挑了个酒楼进去,特地没有要雅室? 就坐在大堂里。

这家酒楼规模不小? 但格调不高,进出来往的人少有文人墨客,多是商贾? 大堂里十几张桌子都坐满了,好容易才腾出一张让赵贞吉和黄师爷坐下。

“来几个拿手的小菜? 烫一壶绍兴黄酒。”黄师爷笑道:“入浙不可不饮黄酒,乡梓十步之内有酒楼,户户饮酒唱吴歌。”

“啊? 想必先生是山阴人氏? 那就烫一壶花雕如何?”小二咧嘴笑道:“不知两位先生能吃辣吗?”

“辣?”赵贞吉一愣? “姜还是蒜?”

后世所谓的辣基本只指辣椒? 但在辣椒大规模普及之前,所谓的“辣”通“辛”? 指的是姜或蒜。

“先生是刚刚来浙江吧?”小二得意的指着旁边桌上的一盘菜,“这可是番外才传进来的,货真价实的钱家椒!”

“钱家椒?”

“别听他吹!”隔壁桌的一个客商吐槽道:“如今哪家酒楼都说是钱家椒!”

“那当然了。”另一张桌的客人大笑道:“多了钱家二字,身价腾升,硬生生多赚了一倍的银子呢!”

大堂里一阵哄笑,那小二也不脸红,团团拱手笑道:“各位大老爷,咱全浙江的辣椒都是钱家传出来的,称一句钱家椒也不能说错,再说了,咱家的辣椒是食园传出的……”

“其他地方不说,整个杭州府的辣椒大都是食园传出来的。”一个汉子嚷嚷道。

“就是,不过说起来,做的好还是镇海那家酒楼。”一个中年商贾手捋长须笑道:“而且还有黄金棒,洋芋丝,可惜价太高,而且一天只有几盘。”

“当年辣椒也一样,再过两年估摸就便宜了。”

“我听说过那黄金棒,据说是五峰船主送给钱家的。”

一直竖着耳朵的赵贞吉一个激灵,转头问道:“那辣椒也是汪五峰送给钱家的?”

“这个……”中年商贾迟疑片刻,“倒是没听说,不过早在嘉靖三十二年,食园就有辣椒了,杭州多有文人拜访尝过。”

赵贞吉心里一凉,嘉靖三十二年,钱渊还只是个秀才,居然已经和汪直勾搭上了!

一直等着的小二问:“两位先生,钱家椒还要吗?”

黄师爷瞥了眼赵贞吉,笑着反问:“怎么做?和那桌一样?”

“两种,一种是酱椒,一种是砍头椒,后一种略微贵点。”

“哪里是贵一点?”隔壁那桌骂道:“贵了一倍多呢!”

黄师爷好奇问:“砍头椒?”

隔壁那桌抢着答道:“就是加了点猪头肉,配上钱砍头这绰号而已。”

“钱砍头……”黄师爷忍笑看了眼赵贞吉,挥手道:“就这道了,再配几盘其他小菜。”

“好嘞……”小二拖着长长调子往后厨去,大堂里还是议论纷纷,黄师爷善于交际,很快和隔壁几桌搭上了话。

“钱砍头……真凶啊!”隔壁那桌是会稽人,“去年城外去看过,啧啧,一千七百多倭寇首级垒成京观,寻常人看看都得吓怕胆……杀性过重,只怕日后要遭天谴呢!”

这话一出,周围安静下来,但紧接着几桌人都嚷嚷起来。

“那些倭寇,别说垒成京观,就是剁成肉酱喂狗都是应该的!”一个年轻汉子骂道:“长水镇外千余倭寇首级垒成京观,十里八乡哪家不给钱大人上香祈拜!”

“兄弟肯定是嘉兴人氏!”一个身材粗胖的中年人扬声道:“在下是桐乡人,如若不是钱大人大败徐海,桐乡上下不保,为此城内多有大户出银犒赏,在下虽然小门小户,也出银百两。”

一个脾气火爆的跳起来指着那厮骂道:“你这等混账玩意,去年倭寇攻山阴会稽,又截断西兴运河,钱大人率军步行越会稽山急援,赶在倭寇破城之际保下山阴,又大败倭寇,若没有钱大人,你还能坐在这吃这盘钱家椒?!”

“那日钱家护卫率先出战,为山阴会稽战死十七人,钱大人伤心欲绝,才以一千七百倭寇首级为祭品。”另一个戟指骂道:“杀倭保全县城,你不念报恩,却诅咒恩人遭天谴!”

“不仅是山阴会稽、桐乡,还有当年的嘉定、崇德,去年的上虞,若不是钱大人,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就连被惊动赶过来的酒楼掌柜也骂道:“这厮好生无礼,伙计们,收了银子赶出去!”

旁边一阵赞同,有熟悉掌柜的客商笑道:“掌柜今日好豪气,那家伙常走这条路……”

“以后不做那厮的买卖!”掌柜瞪大眼高声道:“我岳家是余杭人,当年若不是钱大人有临平山大捷,只怕岳家阖家皆亡!”

“那掌柜你家后院的葡萄架子得倒了!”

“哈哈哈……”

“狗屁,杭州城谁不念钱大人的恩情。”掌柜骂道:“那年还在老食园,我还带着全家去门口磕头拜谢……说起来钱大人还时候还是个秀才,对谁都是好言好语,收了礼却要回赠,知道我开了个小酒楼,还送了我一批辣椒籽!”

“噢噢噢,原来真是食园出来的钱家椒啊!”

“掌柜怎么说着说着又说到钱家椒上了?!”

那中年商贾笑着扬声道:“说起来,这些年如若不是钱大人,阴间当多无数孤魂。”

“那当然,扫帚星嘛!”一个中年汉子脱口而出,看看周围众人眼神赶紧解释道:“倭寇一碰上就倒霉,是倭寇那边的扫帚星!”

“说的是,是倭寇的扫帚星,咱们的救星!”

中年商贾端着酒杯起身道:“来,掌柜添上酒,都算我的,这杯齐饮,何来天谴,钱大人定能公侯万代,富贵延绵!”

众人轰然响应,掌柜让小二添酒,却口中骂道:“就你会做人?今儿的菜银都只收八成!”

周围有人笑道:“今日二月二,龙抬头,每年今日都要涨价……你个奸商!”

“也不是每年,前两年就没涨,倭寇闹得凶啊。”

添上酒,中年商贾高高举杯,“诸位,共饮此杯,遥祝钱大人!”

黄师爷迟疑的举起酒杯,却瞥见赵贞吉一饮而尽。

挑了两块猪头肉嚼着,赵贞吉轻声道:“其他不论,这杯酒,真心实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