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海在哪儿?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海在哪儿?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八十六章 徐海在哪儿?

哎,钱渊毕竟不是专门研究历史的,嘉靖三十五年进士中,除了诸大绶、陶大临等绍兴士子以才学扬名,林润、邹应龙以弹劾严嵩父子留名青史外,孙丕扬是不多的大人物。

孙丕扬,嘉靖三十五年进士,在嘉靖、隆庆年间名声不显,但却是万历中前期的朝中重臣,历任刑部尚书、吏部尚书,明朝后期和清朝流行的“掣签法”就是他创的,什么人当什么官……抽签说了算!

不过孙丕扬万历初年曾以右佥都御史巡抚保定,对边事多有襄助,此人是陕西人氏,对兵事并不陌生。

这边郑若曾写了调令盖了章让信使送去,那边连续不断的军报传来,倭寇午后猛攻山阴会稽,守将岳浦河坚守城池,杀伤颇多,但倭寇死战不退,几度攻上城头。

“不急。”郑若曾低声说:“千余倭寇攻城,岳浦河麾下士卒千五,这么快就被攻上城头,只怕是刻意为之。”

钱渊对这些半懂不懂,转头看向茅坤,后者点头道:“总督府迁至东山镇途中,茅某去了趟山阴,岳浦河请调了一批鸟铳。”

接下来只能等了,没有消息,什么都做不了,什么也不敢做。

与此同时,山阴城头,身穿锁子甲的岳浦河手摁腰刀,意气风发,脚下的墙砖上,紫黑色的血正流得到处都是,歪歪斜斜倒下的倭寇尸体正在被乡勇丢下城头……当然了,丢下去之前是要枭首的。

城下的梅守德正在低声和诸大绶说些什么,身旁人流穿梭不停,乡勇们或扛着装满馒头的竹筐送上城头,或抬着转载受伤的士卒的门板。

“大人,城墙无损。”刘捕头小跑着过来,脸上满是喜色,“当日钱大人下令越一日,十抽一枭首,真怕城墙不稳!”

梅守德点点头,“完工那日,展才让人试过了。”

“展才做事向来无遗漏。”诸大绶笑道:“不过这次还好有岳游击……”

“是啊。”梅守德连连颔首,如果是刘显,还真不太放心。

今日下午倭寇猛攻不退,城头下的梅守德和诸大绶看到倭寇攻上城头都心如死灰了,没想到却是岳浦河设下的埋伏。

要知道城头上下是不太方便的,特别是山阴会稽、余姚这种东南城池因为久不历战事更是如此,左右几百步才有一个下城头的台阶。

岳浦河倒是胆子大,特地放空了一段没有下去台阶的城头让倭寇上来,调集鸟铳堵住两头,将倭寇杀的干干净净,就算倭寇不要命往下跳……下面也都有手持长枪的士卒等待。

连续两次后,倭寇终于收兵了,一天下来,倭寇至少丢了三百条人命,而守军只损失了几十个士卒,最关键的是,岳浦河这一战极大的增强了士卒、乡勇的信心。

随手接了馒头啃了几口,岳浦河大步走下城头,看到梅守德立即施礼道:“宛溪先生,如若倭寇不增兵,山阴会稽无忧。”

“那就拜托将军了。”

诸大绶提醒道:“岳游击还需提防倭寇夜间偷城,去年慈溪就险些被倭寇偷城。”

“已安排妥当。”

当晚,倭寇偷城,但守军戒备森严,倭寇无奈而退。

第二日,倭寇继续攻城,但手段不多,毕竟不是正式军队,又畏惧岳浦河昨日设下的埋伏,最终丢下几十条性命匆匆而退。

第三日,倭寇卷土重来,但几乎没有任何举措,只远远和城头守军对峙。

“不过是围城打援而已。”岳浦河不屑笑道:“三日前总督府就有令来,坚守山阴会稽,无需出城击贼。”

梅守德想了想,“萧山的吴惟锡?”

岳浦河犹豫了下才说:“那要看倭寇头目准备往东还是往西……不过巡抚大人守萧山,护杭州钱塘,只怕不会贸然来援。”

第四日,城头的岳浦河惊诧的看着倭寇往西而去,立即派出斥候打探。

消息很快传到了东山镇。

“还真的去攻上虞县了?”茅坤摇摇头,“难道就不怕岳浦河断其后路?”

众人都有些讶然,同时转头看向郑若曾,一语成箴啊!

“上虞县城小,把总鲁鹏是岳浦河从湖广带来的,麾下五百守军,加上乡勇约莫千人,倭寇有把握攻下?”

“就算攻下上虞又如何,山阴的岳浦河,余姚的刘显都在其身后,除非散成小股流窜,否则……”

胡宗宪皱着眉头盯着地图,转头看向一直在看军报的钱渊,“展才?”

钱渊放下军报,起身踱了几步,轻声道:“徐海在哪儿?”

厅内安静下来了,的确,关键不是倭寇攻哪儿,关键是徐海在哪儿?

钱渊解下腰间苗刀,刀尖点在地图上的上虞县,慢慢往北,迟疑的左右移动,显然也拿不定主意。

“攻山阴的倭寇只有千余,又死伤数百,可有增兵?”

茅坤低头看了眼,“没有。”

“攻不下山阴会稽,选中上虞……”钱渊喃喃道:“只怕倭寇要增兵……”

话音未落,外间就有士卒高声禀报,上虞把总鲁鹏送来军报。

沈明臣接过军报念道:“午后数百倭寇来袭,黄昏时分倭寇增兵千余,正在打制云梯……”

钱渊放下苗刀,接过军报看了几眼,又回到案前翻了翻之前送来的军报,目光游移不定。

“展才?”

“还记得吗?”钱渊回身缓缓道:“去年数百倭寇袭海盐,流窜至平湖,卢镗率军出击,而徐海突然在平湖现身……”

“不错!”郑若曾拍案而起,“徐海是盯上了刘显!”

众人一阵骚动,都很快平息下来,茅坤舔了舔嘴唇,“很有可能,倭寇攻山阴会稽,又攻上虞,只怕是为了诱出刘显……”

“偏偏刘参将……”沈明臣话说到一半就住了口,视线落在胡宗宪身上。

驻守余姚的刘显麾下三千多士卒,如果被倭寇诱出援山阴、上虞,被徐海击溃,只怕短时间内戚继光、吴百朋都来不及赶来。

胡宗宪立即示意王寅写下军令,令刘显不得出城,信使匆匆离去后,他才转头问:“展才何以如此确定?”

“第一,徐海每次入寇都会先击溃当地官军主力,才会分兵劫掠。”

“第二……”钱渊的手摁在案上厚厚的军报上,“三日前,倭寇从沥海登陆袭山阴,今日转而攻上虞,台州、宁波也有小股倭寇来袭……但偏偏,我没看到一份余姚附近有倭寇流窜的军报!”

“欲盖弥彰。”郑若曾捋须笑道:“徐海是怕刘显不肯出城援山阴、上虞。”

曾经随钱渊在嘉兴府历经两场大战的何心隐也赞同点头,“去年阮应荐还提过,倭寇月余未攻平湖,偏偏……”

“不动。”郑若曾看向胡宗宪,“但是否要调集兵力……”

钱渊手中的苗刀又在余姚、山阴会稽、上虞三县之间形成的三角形地带来回移动,“沥海所已破,三江所倭寇绕行不攻,临山卫……那边可有军报来报?”

负责管理军报的茅坤立即答道:“没有……不过临山卫都是卫所兵,倭寇不来攻,只怕都不敢放出斥候探查。”

“徐海应该已经来了……”钱渊喃喃道:“否则诱出刘显,他都来不及……”

“展才?”

“王义呢?”钱渊突然手持苗刀大步走出去,拉着护卫队头目王义进来。

“如今倭寇先攻山阴,后攻上虞,徐海主力未现,但应该已经上岸……”钱渊手中的苗刀在那一片三角形地带画了个圈,“但如今倭寇截断镜湖、梁湖,三县坚守,即使派出斥候也不过附近数里……”

王义聚精会神的盯着地图,缓缓点头。

“老王,你是边军夜不收出身,最擅刺探军情。”钱渊用力拍着王义的肩膀,“这几年也收了几个徒弟,带十人前往……”

王义拜服在地,拱手道:“必不负所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