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七十章 无衣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七十章 无衣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七十章 无衣

绍兴府衙大堂。

今天抱定殉城之心的梅守德疲累不堪,已经被劝到后衙休息,堂前除了没什么存在感的山阴知县外,只有钱渊、诸大绶、戚继美、杨文、王义等人,周围护卫林立,举着的火把将堂内堂外照的一片光亮。

钱渊面前的桌子上摆着从不离身的地图,手中持笔不停做些记号箭头,在入城后仔细询问守城士卒后,钱渊立即发现了问题,攻城的倭寇战力不凡,绝不是普通的散兵游勇。

王义、梁生接战也证明了这一点,能在改良过的狼牙筅掩护下,还能持刀破阵,这样的倭寇,只怕来头不小。

“纸扇?”钱渊偏头看向王义,“倒是听说过……”

“年前伯鲁先生提到过,真倭中有首领,以纸扇挥舞为信号,纸扇落下,倭寇齐齐挥刀进击。”戚继美舔舔嘴唇,“这么看来,刘参将追击……”

诸大绶也面露忧色,“如若刘参将再败北,山阴几乎无兵可守。”

钱渊哼了声没说话,那是他刘显自找的,不过那只不过是小事,现在关键在于,有真倭攻山阴,徐海是不是已经来了。

正常情况下,倭寇是不会攻击如山阴、余姚这样有城墙护卫的城池,真倭虽然脑子不好使,但也不至于傻的非要往石头上撞。

去年倭寇猛攻山阴、余姚、慈溪等地,后两地险些被攻破,但那是徐海刻意为之,吸引官军注意力,为后面突袭嘉兴府做准备。

看看时辰已经不早了,钱渊知道再熬也没什么意义了,必须等到各地消息汇总而来才能做出判断……如果各地消息无法汇总,那就说明倭寇真的是大举入侵。

“继美,已经接手城防了?”钱渊直起腰。

戚继美有些无奈,“刘参将将还能动弹的都带走了……”

言下之意是,不管什么原因,刘显急着追击溃逃的倭寇,将山阴丢给了戚继美。

“明日一早,两哨出城,与巡抚所率军合击倭寇、白莲教徒,打通西兴运河。”

“再遣斥候往东,探查余姚、慈溪等地。”

钱渊看了眼王义,“已经三天了,派人去接应。”

王义躬身应是,立即退出大堂去安排。

“都歇息吧。”钱渊挥挥手,“赏银二十日内发放。”

戚继美、杨文走后,钱渊才转向诸大绶,“端甫兄,今晚就烦扰了。”

“这话说的……”诸大绶笑道:“众人在随园肆意,展才来了山阴,却如此客套。”

这一晚钱渊就在诸家歇息,不过临睡前还是坚持下去走了一遍,毕竟军中半数新兵,第一次上阵。

“钱家护卫真是名不虚传。”诸大绶赞不绝口道:“以前只是听闻,闻名不如见面啊,人数相等,又有城墙为依,刘参将都难以抵挡,但两倍倭寇冲阵,钱家护卫却能斩首百余。”

“不能比的。”钱渊顺手拍了拍一个躬身行礼的士卒,随口问了几句,才回道:“钱家护卫无论是补给、训练、装备军械都比普通士卒强得多。”

这一战梁生说不上冒失,倭寇本就是趁着官军立足未稳之际突袭,梁生能率护卫队硬生生扛住还能斩首百余,可以说此战首功在梁生。

但护卫队能扛住一方面在于护卫本身的能力、训练强度,另一方面也在于装备,真倭破阵大砍大杀,但实际效果比正常情况要小得多,,这是因为钱渊在括苍山作坊产出的铁甲大部分都装备在护卫队上。

护卫队不过两百余人,其中有三分之一身穿铁甲,真倭的刀再锋利,铁甲也是有一定抵抗力的,这也是护卫队受伤的二十多人都伤势较轻的原因。

又去伤兵那边转了一圈,钱渊又低声说:“护卫队不过两百人,每年比普通士卒所费银两多一倍,朝中本就财用大乏。”

诸大绶叹了口气,“去年末展才毅然转都察院南下巡按浙江,听闻朝中虽多有赞誉,但实则多不以为然……这次若不是展才急行相援,山阴、会稽必破……”

“朝中诸公不足为凭。”钱渊在徐渭、陶大临、诸大绶这些随园核心人物面前并不掩饰自己的看法,“如若齐心协力,徐海如何能三度猖獗至此,当年双江公、半洲公……”

沉默片刻后,钱渊苦笑道:“这也是我为何支持胡汝贞的原因之一……和光同尘,身上染污,才能有机会一展抱负,朝中风气使然。”

诸大绶也苦笑道:“只盼日后裕王殿下能澄清宇内……”

钱渊叹息一声,如诸大绶、徐渭这样杰出的人物也难以摆脱这样的思维模式,将天下太平寄托于明君,不过这也没办法,钱渊本身就是借这条路才能让随园成为一个正式的政治团体,要不是有裕王这个幌子,徐渭再费尽心机也未必能成。

正要回去歇息,突然不远处传来大声的哄笑声,钱渊和诸大绶走去一看。

空地上篝火边,七八人正在大声说笑,梁生亲热的搂着一个年轻人的肩膀,冲着边上的杨文、张三等人夸口,那个年轻人看起来有些腼腆,甚至脸都红了。

“还真以为抽调四十人,就嫩让护卫队元气大伤?”梁生昂着头大声道:“长江后浪推前浪,周围五步之内无队友,只有倭寇,还能手持狼牙筅高声呼应,这等胆气有几人能为?”

“外怯内勇。”杨文点头赞道:“没给彭溪镇丢人。”

张三也夸了几句,瞪了眼梁生,“彭峰是王哥练出来的,不过就是临行前分到你手下,你翘什么尾巴!”

梁生一跳三丈高,正要反驳突然看见钱渊来了,“少爷。”

“少爷。”

“少爷来了。”

钱渊挥挥手让众人坐下,自己也找了个地方坐下,指着彭峰笑道:“在山上看到那一幕,心里都凉了,心想钱家护卫这些年所向披靡,却要在山阴遇挫,没想到有勇士出列重整旗鼓,明日送信去彭溪镇。”

彭峰脸上有兴奋之情,但随即黯然下来,边上的张三低声对钱渊解释,“阵亡十九人,其中彭溪镇一人,是他堂兄。”

钱渊沉默片刻,才缓缓道:“嘉靖三十二年,钱某初赴杭州,身边不过十余伴当,五人战死嘉定。

之后数年在松江、崇德、杭州、太平……钱家护卫虽屡屡败倭,但先后战死百余人。

最早的伴当如今幸存者不过半数,还大半受伤致残……每一个人我都记得,不管是活着的,还是……”

随着钱渊的轻语,周围都安静下来,张三、杨文都是最早组建护卫队的那批人,心里不免黯然,就连向来跳脱的梁生也忍不住想起去年嘉兴府并肩作战身死的同袍。

一直沉默的诸大绶侧头细看,在皎洁的月光映射下,钱渊眼角闪烁着晶莹。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彭峰突然小声吟诵道:“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钱渊面容有些扭曲,“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千年前的《秦风·无衣》低低的在东南绍兴这座古城内响起。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