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见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见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五十二章 再见

二月二十二日,黄岩县。

淅淅沥沥的小雨惹人心烦,即使有总督府新送来的明前龙井,钱渊还是不停的唉声叹气,当年穿越而来,他就判断大哥钱鸿是个老实人,后来发生的一切也证明了这个判断没错,但他没想到的是,大哥还是痴情人。

上次是在杭州西湖的和尚庙里,现在改成道观了……也不怕如来佛祖或三清道祖降个雷劈死你们小两口。

作为家人,钱渊觉得大哥不错,憨厚、老实,又对大嫂痴心一片,在海上这些年也没重新找个女人。

但钱渊也看出了钱鸿的弱点,这是个心肠软的,或能独当一面,但难以主持大局。

而在钱渊日后的计划里,钱鸿是需要主持大局的。

要知道如今钱鸿埋身徐海大本营,钱渊与其的交流都是靠心腹护卫传送秘信,都不敢出来相见,毕竟这太危险了,一个不好就是身死,坏了大事,还要连累父亲。

而钱鸿为了见老婆孩子,居然敢贸贸然上岸……为什么钱渊决定这时候来黄岩县,而且确定能见到钱鸿。

那是因为在离开临海县之前,他听小七说过,大嫂黄氏将在二月下旬去一趟黄岩县,在郊外的道观上香。

钱渊能够理解钱鸿的难处,但也难以接受这样的荒唐事……你以为这是在过家家吗?!

外头的风渐渐大了起来,吹的窗户不停砰砰作响,钱渊面沉如水的坐在桌子一端,手里捧着一杯残茶,对面位置上摆着的那盏茶还是满的,但已渐渐凉下去。

虽然钱渊早在嘉靖三十二年便因嘉定大捷而名扬东南,之后屡屡大捷天下遍传其名,但实际上他从没有和倭寇正面对决过,嘉定、崇德都是守城,华亭城外只是百余倭寇,临平山一战下药致胜。

但从嘉靖三十四年,在太平府亲手格杀数十倭寇,再到去年嘉兴府两场大捷,钱渊如同一柄蒙尘已久的宝剑,终于褪去那些哑暗,开始绽放令人不敢直视的锋芒。

小雨已停,屋檐下传来滴滴答答的水滴声,两杯已经冷却的茶水,无一丝表情的脸庞,冷然的眼神,让进屋的钱鸿压力倍增。

还沉浸在又一次和妻子的短暂团聚的美好氛围中,还在心里回想儿子伸着胳膊含糊不清的喊着爹爹,钱鸿就被护卫礼貌的请到了这里。

“今日……今日是八两的生日,二弟,当年你不是说孩子过生日,父母都必须在吗?”钱鸿有些紧张,绞尽脑汁从几年前妹妹过生日那次找些理由。

钱渊没有说话,刻意抿起的嘴唇薄薄如利刃一般,还有被小雨打湿的鬓角、眼中透出的寒芒,无不透出锋芒。

“父亲知道的。”钱鸿心里有莫名的畏惧,“不会引起他人怀疑的。”

良久的沉默后,钱渊开口道:“此战徐海死,小弟安排大哥、大嫂和侄儿在四川落户。”

钱鸿眼中透出一丝希翼,但随后黯淡下去,“自绝宗族,八两怎么办……绝不可以,更何况还有父亲。”

“你嫂嫂想跟着我……但不行啊,漂泊海上,谁都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倭寇、海商,还有那些洋鬼子……”

“你也知道不行?”钱渊猛地站起,双手摁在桌沿,上身向前俯去,咬着牙道:“身处虎穴狼窝,却为私事贸贸然而来,一旦有失,你想过后果吗?!”

“父亲怎么办?你怎么办?”

“嫂嫂怎么办?”

“你想过八两和母亲吗?”

“我到现在都没向任何人透露你和父亲的存在……你以为我是为了自己的名声?”

“我是为了战后,尽量寻个稳妥的法子让你们安定下来,让母亲、嫂嫂、八两能见到你们,见到活着的你们!”

脸色铁青的钱渊一连串的话喷涌而出,却采用了对方最能接受的方式……在这时候提起对方的冒险可能导致大战的失利,未免也太过无情。

低着头的钱鸿默默听着弟弟的埋怨,直到后者看见大滴的泪珠滑落。

“大哥,嫂嫂已经等了你好些年了,你们现在又有了八两。”钱渊撩起衣衫下摆,蹲下道:“不必急于一时,活下来,活着去见他们……”

“身为倭寇,何日才能相认……八两会认我这个父亲吗?”

“能。”钱渊轻声道:“浙直总督胡汝贞正月在临海与我密谈,意欲招抚汪直,合击徐海,只要接下来这场大战你和父亲不要出现在战场上……”

顿了顿,钱渊才继续说:“反戈一击,投入汪直麾下,如果顺利,至少能以海商的身份出现在舟山、宁波,我再安排大嫂迁居宁波一带……实在不行就让大嫂改嫁,只要不碰到华亭老人,理应无碍。”

“和汪直联手?投入汪直麾下?”钱鸿大为吃惊,“是了,父亲和汪直一直有联络……”

“此事父亲不需插手,胡汝贞和汪直是同乡,一直有联络。”钱渊蹲的腿都酸了,直起身拿过煤炉上已经烧开的水壶,给钱鸿茶盏加了点热水,低声问道:“二舅如何?”

“父亲没出面,我几次去看过了。”钱鸿抿了口热水,“连着两百多兄弟全都被丢下去修船,少了三根手指,现在岛上人叫他谭七指。”

“性命无忧吧?”

“嗯,二舅回岛后先将手中抢来的书画字帖全都送出去了,王翠翘替他说了话。”钱鸿想了想,“王翠翘很得徐海信任,可能就是这个原因,二舅还留在大岛上。”

徐海在海上的大本营自然不会在一块岛屿上,事实上是大大小小附近海域的十几个岛上。

“这次回去,找个机会和二舅见一面。”钱渊低声说出那阙木兰词,“这阙词只有二舅和王翠翘知道,足以证明身份。”

“那就好。”钱鸿咧咧嘴,“十几天前还说了几句话……二舅是完全记不得我了。”

原本钱渊是不打算让父兄和谭维接触的,一来是不放心,二来是担心他们的联络惹人注意。

但桐乡县外,谭维率先逃窜……已经证明了他应该得到信任,要不是阴错阳差的王翠翘说清,现在只怕早就埋骨海上了。

最关键的是,钱鸿如此行事,钱渊不得不把谭维视作日后计划的重要棋子。

岛上三人,父亲年迈,大哥莽撞,钱渊不得不将希望寄托在谭维身上。

“对了,这次上岸还有件事。”钱鸿突然开口道:“父亲将园子里不少奇花异果的种子让我送来,本来准备送到那处宅子里,再让护卫传信。”

“有什么?”钱渊精神一振。

“多了,上次你说的那种番麦,父亲取名黄金棒。”

玉米啊,钱渊前世只吃过玉米棒,但据说是能做粥的,对了,后世将玉米算作粗粮,应该能吃得饱肚子,而且记得产量还挺高。

“还有番茄,看起来不像茄子呢,这次带了不少种子来。”钱鸿说了几种,不过钱渊都没听说过,应该是香料或者东南亚的水果,他前世没去过东南亚。

钱渊有点失望,至少从描述中没发现土豆、红薯这种高产量的作物。

“对了,听说弟妹如今在台州被称为千手观音?”钱鸿笑道:“小弟好福气啊。”

“她学了些医术,去年大战,几个护卫受伤被送回临海,结果没撑住,她就起意召集了一批妇人……”钱渊随口应了句,又问道:“可知徐海何时出兵?”

钱鸿神色一正,摇头道:“如今徐海麾下不下六七千倭寇,大量被裹挟的青壮都被编入,一旦出兵至少六千人手,再加上那些散兵游勇,总人数可能会过万。”

“确定不会再攻嘉兴?”

“应该不会,俞大猷驻守嘉兴府。”钱鸿解释道:“徐海此僚自视甚高,东南武将中,唯独对俞大猷颇为忌惮。”

钱渊眯着眼在心里想,如果不是嘉兴,那么攻松江府可能性就不大,毕竟嘉兴松江接壤,那宁绍台一带会成为徐海的目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