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四百零七章 人脉

脸谱下的大明 第四百零七章 人脉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四百零七章 人脉

从嘉靖三十四年末,钱渊选地建宅之后,西城就多了一个热闹的地方,再到麻将盛行、酒楼开张,那就更热闹了。

等到随园士子几乎全数身登皇榜,而且包揽了状元、榜眼、探花、传胪,这里更是名声鹊起,别说东南了,就连西南也颇有流传。

但这次钱渊再度入京后,一直还算热闹的随园……这次门槛都快要被踏破了,上门探病、拜访的人络绎不绝,钱铮、徐渭两人显然是应付不过来的,如孙铤、陶大临、陈有年都过来帮忙。

第一批上门的是同年,他们是没什么忌讳的,同年关系很多时候可以视为政治同盟,而且他们也希望能攀上这条明显很粗的大腿。

可惜钱渊早早就看过进士录,除了随园士子之外,他对其他进士的名字大都没什么印象,仅有的林润、邹应龙还和他闹得很僵。

新科进士在殿试后到现在大半年里,最能闹腾的,最惹人注意的当然是钱渊自己,其次是因青词得嘉靖帝宠信的徐渭,再次是为裕王讲学的诸大绶……同年们都要崩溃了,前世不修和你钱展才同一科啊!

第二批上门的是东南人氏,主要是嘉兴、湖州、杭州的官员,以嘉靖十七年状元茅瓒为首,他是杭州人,家就住在北新关不远处。

茅瓒如今还在翰林院里熬着,他和诸大绶关系极好……新科进士如翰林院后,袁炜曾经试图挑拨离间诸大绶和徐渭的关系,因为诸大绶会试第一,殿试却成了榜眼。

但诸大绶毫不在意,坦然直言徐文长之才在自己之上,因此事茅瓒对诸大绶颇为亲近。

原因很简单,嘉靖十七年会试,袁炜是会元,但殿试落到探花,就是茅瓒抢走了他的状元。

不过钱渊对茅瓒颇为客气,但他最关注的却是嘉靖二十六年进士,嘉兴府平湖人氏陆光祖,他知道这是徐阶的死党。

“跟个大熊猫似的。”钱渊坐在床上发牢骚,虽然上门的人多,但大都拦在外面,能入内的也不过就寥寥几人,他都快憋出病了。

陆氏这次是被吓坏了,钱渊好说歹说甚至让徐渭把李时珍拉来作证,陆氏还是不许钱渊出门,甚至都不准出随园,饮食更是留神,禁酒、发物,辣椒也不准吃。

“大熊猫是什么?”一个小小女童小跑着进来靠在钱渊的腿侧,一只手还扯着钱渊的衣角,“什么是大熊猫?”

“窕窕!”钱渊一把抱起堂妹放在膝头,“应该叫食铁兽……来来来,哥哥画给你看。”

随手拿起鹅毛笔在纸上画了个惟妙惟肖的大熊猫,堂妹喜欢的不得了,抢过纸就不松手。

“咳咳!”

还在闹腾的窕窕突然一下子缩了起来,小碎步躲到了钱渊身后,探出小脑袋畏惧的看向出现在门口的钱铮。

“妹妹还小着呢,叔父别管那么严。”钱渊埋怨了两句,“外面的人都走了?”

钱铮没有坐下,轻声道:“文长引荐一人。”

“谁?”

“嘉靖十七年榜眼,浙江绍兴新昌人,潘晟潘思明。”

钱渊眨眨眼,好像有点印象,入了翰林院后听徐渭提起过,不过为了活动活动手脚,别说潘晟了,就是袁炜来了,他也愿意接待呢。

两刻钟后,侧屋里,徐渭无语的看着钱渊手中的筷子如雨点一般落在菜上,还转头叫杨文送壶酒过来……杨文是真不敢,装着没听见出去了。

“让潘前辈见笑了。”钱渊苦笑道:“其实不过累的狠多睡了些日子,叔母一天三顿粥……喝的在下眼睛都绿了!”

“就称一声思明兄吧。”徐渭向来倨傲,但今天却意外很有礼,“展才,新昌如何?”

钱渊从台州临海去绍兴上虞的路上就途径新昌,他想了想才开口道:“思明兄宽心就是,新昌位于宁、绍、台三府交界处……好位置啊,倭寇很难侵扰此地。”

徐渭敲敲桌面,递过去一个眼神,“仔细说说。”

“一般来说,倭寇侵袭宁波,主要目标是慈溪、鄞县,如若有大战往往是在定海、舟山,距离新昌远着呢。”

“同样的道理,倭寇袭绍兴,目标只会是余姚、山阴、萧山,更别说这次……临时总督府驻扎上虞。”

潘晟很快听懂了,上虞位于新昌北面,如果新昌受倭寇侵袭,将意味着上虞不稳,“胡汝贞倒是真有胆气!”

“此次除却嘉兴、湖州之外,就数绍兴府受创最重,但主要是余姚、山阴等沿海区域,此外诸暨县被攻破,倭寇沿青戈江窜入金华府。”钱渊随口道:“不过刚入金华府……几股倭寇就被迎头痛击。”

“噢噢,义乌距那儿不远。”徐渭一听就懂,转头安慰道:“思明兄放心,驻扎台州府的宁绍台参将戚元敬堪称名将,麾下的义乌兵把宁海县守得固若金汤还不罢休,乘船出海大败倭寇船队。”

潘晟连连点头,三个方向都很难威胁到新昌,这下子彻底放下心了。

“回头去新昌,思明兄可要尽东道之谊。”钱渊打了个饱隔,“也是才知道,天姥山原来在新昌县,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

“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徐渭接了句,冷笑道:“人家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徐渭话里的嘲讽之意让潘晟心里一紧,他转头看去,钱渊笑吟吟的不以为意……这种级别的斗嘴,在徐渭、钱渊的对战履历中属于小儿科。

又聊了一阵,徐渭代为送客,回来后看钱渊居然还没走,坐下低声说:“潘思明如今是翰林侍读,去年任顺天府乡试主考官。”

“也不一定就要选他吧?”钱渊拿了根牙签剔着牙,“翰林院里谁不是满腹……好吧,除了我。”

“你还有点自知之明。”徐渭冷笑了声,才解释道:“第一,潘思明在这一朝是出不了头的,原因很简单,他不肯写青词。”

“第二,端甫兄为裕王讲学,曾得陛下召见亲询,言裕王书法欠佳。”

钱渊歪着头想了会儿,不得不承认,这是个很合适的人选,绍兴人,天然就能融入随园士子之中,榜眼出身资历够深,不肯写青词博嘉靖帝欢心,才有可能投入裕王的怀抱。

那就剩下一个问题了。

“潘思明书法?”

“独步东南!”徐渭拍着胸脯保证。

钱渊点点头,那可以试一试,就在前日传来消息,诸大绶生母病危,他很可能要丁忧守孝,那么日讲官出缺……钱渊不希望张居正在裕王面前有太多露脸的机会。

或许就是这个原因,一批又一批有理由上门拜访探病的官员都来了,但同样有理由,已经结交数年之久的张居正,至今还没有登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