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四十一章 途中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四十一章 途中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四十一章 途中

南上北下,运河是最为方便的,但也不是什么船都走得通畅,船只的大小,民船、商船、官船都会影响速度,就算是官船,也要看来头大小。

不过钱渊这艘船来头不小,是裕王亲自打的招呼,高拱的哥哥高捷任南京都察院右都御使兼操江提督,有这个背景,官船直下南京,各地钞关都第一时间放行。

偌大的船舱上下两层,护卫居下,几个婆子、丫鬟和钱渊夫妇在二层。

掀开窗帘看了眼,钱渊才将窗帘挂起来,“过了临清,不用纤夫了。”

刚出北京不久,运河就难以通行,不得不雇佣纤夫,后世都已经没这职业了,小七心软实在看不下去。

小七转头看去,外面江面上密密麻麻的大小船只让人眼花缭乱,岸上如蚂蚁一般大小的汉子,略大一点的马车,高声喝骂的小吏,挥舞的马鞭,乱哄哄的一片。

“这是运河上最为死要钱的临清钞关。”钱渊面无表情的说:“没背景的商船一个不小心就是倾家荡产。”

这条南北运河是明朝的大动脉,非常非常重要,但这条大动脉却经常出问题,最大的问题自然是黄河。

黄河泛滥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钱渊又不是学水利的,对此也没什么好办法,他考虑的是,这条大运河养活了多少人?

数以万计的漕丁,无数南下北上的商贾,还有附在运河上吸血的大量官吏,最重要的是,这条运河两岸数以十万计,百万计的百姓。

听听途径的这些城市,山东境内的德州、泰安、聊城、临清、枣庄,后世都没什么名气,但在明朝都靠着运河名声在外,客商云集。

想将漕运改成海运,要面对多少压力……钱渊抿着嘴微微摇头,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就算只是海运粮食,运河依旧承担南北商用的作用也没什么用,想想就知道了……运河对朝廷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漕运粮食,能海运粮食,户部还肯花那么多银子年年修缮运河?

除非到了生死抉择的时刻……这个念头在钱渊脑海中一闪而逝,现在还不是考虑那些的时候。

“来盘?”钱渊笑着问。

“来就来!”小七气鼓鼓的哼了声,让晴雯取出围棋盘,小心翼翼的放了枚黑子。

钱渊想都不想随手下去,还没两分钟,“别想了,你又输了。”

“哪儿?”

“这儿……一步,两步,三步……双连四。”钱渊叹了口气,“无敌就是这么寂寞。”

虽然目前还什么都不知道,但钱渊可以肯定,在船上的这段时光将是未来一段岁月最为悠闲的日子,每天下下棋,聊聊天,造造人,给个神仙都不换啊。

看小七鼓着嘴还在生气,钱渊笑着说:“你中学时代也太乖了点吧,都不下五子棋的?”

“好好好,随便你选,要不打麻将……三国杀太超前了,打四十分吧。”

十来天后,官船路过徐州、宿迁、淮安、扬州,抵达镇江的时候,钱渊终于接到了京中来信。

两封信,一封是叔父钱铮,另一封是随园徐渭。

钱铮信里没提到什么太多的东西,只说嘉靖帝已经下令,陆树声起复,任翰林侍读兼国子监祭酒。

这老头自嘉靖三十一年回华亭守孝,到现在已经四年多了,终于起复了。

钱渊心里是有数的,严嵩推荐陆树声,徐阶没有反对,但后来也有人提出了其他人选,比如在西苑为嘉靖帝写青词的袁炜、李春芳,这两人也都是资深的翰林,陆树声算不上有多少优势。

但彩头还是落到了陆树声头上……远在京中的钱铮忍不住想,岳父起复,自己这位侄儿到底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钱渊冷笑着将信纸转回去,袁炜不太清楚,但他很清楚,李春芳是个摇摆不定的货色,但私下应该和徐阶有关系,虽然徐阶没说什么,但应该就是他举荐李春芳的。

后来徐阶隆庆年间致仕,接任首辅之位的就是李春芳,徐阶这种将前任赶尽杀绝的货……怎么可能留个仇家而不是自己人接任呢。

不过如今钱渊远在东南,徐阶再想伸手也鞭长莫及,他沉思片刻后拆开徐渭的来信。

迅速扫了几眼,钱渊脸上浮现出得意的笑容,引得不远处的小七看过来。

“拣着宝贝了?”

“胡说什么。”钱渊将信纸折好收起来,“昨晚夜钓得了几尾鲫鱼,熬点鱼汤吧,这可是正儿八经的野生鲫鱼呢。”

“不是有胖头鱼嘛,我要吃剁椒鱼头!”

“姑奶奶,真没剁椒了,前些天全都让你吃完了,你吃什么都要用剁椒!”钱渊苦着脸说:“剁椒这玩意还没地儿买去,还是喝鲫鱼汤吧。”

“刺多……”小七嘟着嘴只管摇头,“那……想吃土豆饼。”

钱渊面无表情的走过去,伸手揪住小七的鼻子,“我还想吃烤红薯呢!”

“哎,还有玉米棒……”

“我还想吃油炸花生米呢。”

“番茄炒蛋……这种前世到处都有的菜现在都吃不到……”小七可怜兮兮的抱住钱渊,“去找个西红柿好不好?”

钱渊反手抱住小七,亲切的说:“亲,你先给我找盘葵花籽来。”

看小七一脸沮丧的表情,钱渊才安慰道:“忍一忍吧,我已经让人去找了。”

“真的?”

“几年前在杭州、宁波碰到杨文,就是他把辣椒带到内地的,当时还有向日葵的葵瓜子,可惜没种出来。”

“历史上就是他带进来的?”

“不知道,应该不是吧。”钱渊想了想,“早在杭州的时候,我就让杨文放了消息出去,这次回东南再让他问问,说不定一到杭州就能吃到玉米棒、烤红薯……”

亲手熬了锅鲫鱼奶汤,可卿和袭人又炒了几个素菜,钱渊招呼小七吃饭……还说不肯呢,就她鲫鱼汤喝的最多!

一直吃晚饭,婆子收拾完,让香菱泡了壶茶上来,钱渊才再次掏出徐渭那封信,仔仔细细的看了又看。

什么叫心想事成?

这就是了。

几乎所有的预想和安排都完美的达到了目的。

就在钱渊离京的第二日,西苑的那只狮猫死了,嘉靖帝悲痛落泪,制金棺葬于万寿山顶,又命在西苑的诸翰林撰词超度。

牢牢谨记钱渊嘱咐的徐渭挥毫立就,文中有“狮化为龙”之语,嘉靖帝大喜。

钱渊嘱咐了徐渭什么?

第一,不要脸。

第二,坚持。

第三,坚持不要脸。

想在嘉靖帝面前力压袁炜、李春芳那么多人,坚持不要脸……才有胜算啊。

历史在这儿拐了个小小的弯,本来这次应该是袁炜冒了头,然后立即被嘉靖帝提为礼部右侍郎。

徐渭这边是没问题了,诸大绶那边更顺利,嘉靖帝已经下令恢复经筵日讲,当然他自己是不去受罪的,令翰林院挑选四位日讲官为裕王、景王授课,其中唐汝楫、张居正、诸大绶都顺利入选,剩下一个人是嘉靖二十年殿试榜眼潘晟,此人和徐渭极有交情,也曾经几度来随园做客。

钱渊曲起手指敲着桌面,诸大绶这个人名是在裕王、高拱面前备过案的,只要不出大问题,比如严嵩突然挂掉,诸大绶理应比张居正更有优势。

徐渭挥挥洒洒写了近千字,但一共也没说几件事……真特么会水字数啊!

看到最后,钱渊嘴角流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嘉靖帝下旨,前吏部尚书李默削官为民。

陆炳还是有些能耐的,硬生生把这位老师给救了出来,有意思的是,前一日出狱,后一日李默步行出京,谨慎抖擞,身体倍棒儿!

要知道李默前世是病死狱中的,钱渊估摸还真是严世藩下的手。

当然,钱渊也算赚了个人情。

“少爷,歇息吧?”可卿小声道。

钱渊转头看去,皎洁的月光洒在江面上,一阵银光抖动显得易趣十足。

“再等等吧,取笔墨纸砚来。”

陆炳那份人情……钱渊真怕等自己回京,陆炳已经挂了,既然如此,那就先要个利息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