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端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端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三百一十九章 开端

新科进士将近三百人,选为庶吉士的也就不到三十人,剩下的人钱渊细细让人统计过。

因为种种原因决意不入仕的有八十余人,大都已经离京,其中有大约近五十人都年迈多病,甚至有一人在殿试放榜后病逝。

剩下的两百进士大都丢到各个部门去观政,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去实习,毕竟大都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从里面挑些能干事的,或者有关系的授官,其他人只能熬着。

当然了,最关键的原因是,没那么多官位。

说起来大明有两京一十三省,官位多得是,但实际上空缺的并不多。

会试三年一度,一科取三百人,也就是说每年要空出一百个位置,这太难了……聂豹就是个例子,正德十二年中进士,但观政整整三年,正德十五年才补上缺被任命为华亭知县。

所以,这两百进士大约有一半都会苦苦熬着,一直到熬出空缺,或者打通吏部关系。

算算看,三百进士,正儿八经步入仕途的大约也就一半,可能还不到。

“君泽兄想进行人司?”钱渊看看左右,拉着诸大绶走到角落处,“他不是想去兵部吗?”

“但哪里有空缺?”诸大绶无奈道:“兵部现在也乱的很。”

吴兑年岁在随园士子中是最年长的,性情沉稳有度,而且颇通兵法,在国子监读书时对边事多有言论,得两任兵部尚书聂豹、杨博赏识,早就下定决心入兵部。

钱渊对吴兑这个名字有印象,就是因为吴兑曾经做过蓟辽总督,和大名鼎鼎的三娘子有交情,自然力挺吴兑入兵部做个主事。

但问题是现在兵部乱的一塌糊涂,杨博丁忧,按规矩接任的应该是兵部左侍郎王民应,但最终得手的是以右都御史督办宣府、大同军务的许论,用徐渭的话来说……脑浆都快打出来了,全都是一帮官僚。

“行人司……”钱渊咂咂嘴,“好歹是个二甲进士呢,去行人司是不是太……”

行人司是明朝特有的机构,负责传旨、册封、诏敕、赈济、祭祀,就是个跑腿的活,司正、司副一共才三个人,但下面的行人有三百四十五人。

呃,钱渊曾经猜测过,特么弄这个机构,就是怕没位置放那些进士……《大明会典》中明确规定,行人必须是进士出身。

一般稍微有点志气的进士,宁可观政等缺都不肯去行人司。

翰林院里,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说话的人多的是,徐渭也凑了过来,听了会儿低声说:“除了云贵等地,其他地方的知县、上县的县丞、典吏基本都被抢光了,各部主事也大都填满了,剩下的只能苦苦熬着,君泽也是没办法了。”

随园士子中,五人入了翰林院,剩下的有的观政一个月后有的进了大理寺,有的进了太常寺,有的进了六部,陆一鹏、杨铨等人外放,留下来还没有选官的只有吴兑一个人了。

这也是钱渊的私心,外放的都是这一世结交的友人,留在京中的大都是他前世就听说过的,不然以钱渊的人脉,为吴兑谋个知县外放是不难的。

徐渭哼了声,“都是你让他等等,结果等到现在都没!”

“文长,展才之前……”诸大绶皱眉道:“都是相交多年的好友,说这话做甚。”

之前钱渊倒是找了幸师爷,弄了个兵部武库主事的位置,可惜吴兑没选上,倒是孙铤被选上了。

现在钱渊也没什么办法了,如今兵部乱的一塌糊涂,偏偏朝中大佬也不伸手……原因很简单,东南倭乱到现在还没平息,西南已经有土司闹事了,而刚刚传来消息,蒙古俺答之子辛爱率兵围大同右卫城,现在的兵部就是一锅热油,谁都不敢去碰。

而蒙古围大同的原因……宣大总督杨顺把俺答汗儿子辛爱最宠爱的小妾给拐走了,真是奇葩!

“要不换个地方?”钱渊试探问:“太常寺怎么样?”

徐渭正要翻个白眼,冷不丁几个同僚路过,兴奋的聊着什么。

“柏生兄这是得罪谁了……这时候被捅出这种事!”

“谁知道,十洲公前年才转右春坊右谕德,去年才任祭酒……怕不是后面有人熬不住了吧?”

“司业?”

“鬼知道……京察向来是匿名的!”

“记得柏生兄当年在翰林院曾与人争斗,力大无穷……”

说最后这句话的人笑得乐不可支,估摸是在幸灾乐祸。

徐渭和钱渊对视一眼,他们都知道这是在说国子监祭酒沈坤,字柏生,号十洲,殿试放榜前,他们曾经在国子监拜会过,这是出了什么事?

三刻钟后,孙鑨打听到了消息。

“据说十洲公前些日子在家发怒鞭挞下人至死。”孙鑨小声说:“但那不是沈家下人,而是京城土著,只是因为家贫在沈家帮工,非奴籍。”

徐渭和诸大绶都无语了,偏偏在京察时候被捅出来,活该沈坤倒霉。

而钱渊却反口问道:“谁捅出来的?”

徐渭也反应过来了,“是吏部?”

“不是,户部给事中。”孙鑨毕竟有个吏部左侍郎的老爹,打听的很清楚,“也是新科进士,二甲第十五,记得见过两面,林润林若雨……对了,展才也提过一次。”

钱渊瞳孔微缩,居然是那位刚正秉公,不畏权贵的林润,他曾经仔细看过这一科进士名单,除了随园士子外,他有印象的人不多,王世懋是一个,邹应龙是一个,还有个就是林润。

史书上,严世蕃被贬官归乡,就是林润给了严世蕃最后的致命一击,他也因此留名史册。

钱渊摸摸下巴,“林润……林润……好像是闽人?”

徐渭脸色一变,低声道:“李时言这是疯了?!”

“未必……未必。”钱渊来回踱了几步,他不太信林润会投入李默门下,更大的可能是被人设计了。

“走,回随园。”钱渊干脆利索的把人拉到随园去,又让人孙鑨、孙铤、陶大临去细细打听了下。

“今天上午,六部遍传沈坤杀人案,通政司捡出昨日户部给事中林润递交的弹劾奏章。”钱渊将资料汇总后缓声道:“但我让人去问了,沈坤杀人……至少一个月前。”

“八成是被人设计了。”徐渭脱口而出,“会是谁?”

“李时言?”

“严?”

“徐?”

钱渊摸了摸鼻子,摇头道:“不知道,但可以肯定,这件事还没有结束。”

钱渊心里有模糊的念头,很可能这就是事变的.asxs.,但到底是谁出的手呢?

下一刻,进门的叔父钱铮带来的消息让钱渊做出了判断。

“沈坤上书请辞国子监祭酒?”钱渊一字一句的重复了遍。

“不错。”钱铮点点头,看了眼屋内这五人。

钱渊脑海中飞速的盘算了遍,笑道:“叔父,想必沈坤上书请辞后,通政司又收到不少奏折?”

“是。”钱铮有些诧异,“但恰好放衙,通政使封存奏折,明日递交西苑直庐。”

“展才,到底怎么了?”孙铤急急问。

“不好说,不好说。”钱渊端起茶盏放在嘴边,但半响都没去喝,“应该是严东楼……不对,应该是严分宜,环环相扣,真是好手段!”

“别急,等明天吧。”

“让君泽兄再等等,说不定这几日就能出结果了,就算兵部不行,吏部总是有位置的。”

徐渭眼光闪烁,吏部有位置……这是在说李时言要滚蛋了,吏部天官滚蛋,下面的人肯定要被清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