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两百九十七章 一石三鸟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两百九十七章 一石三鸟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两百九十七章 一石三鸟

面对殿试那道策问,钱渊在考虑大半天之后才做出的选择自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这一招叫投石问鸟。

一共有三只鸟。

第一只是徐渭、陶大临这些随园熟客。

钱渊很清楚,想做什么,未必需要身居高位,未必需要手掌大权,但必定需要一群志同道合者。

说得不好听点,等到嘉靖帝驾崩,裕王登基,这只鸟是作为投名状送给高拱的,就算这位高肃卿再孤傲,也不会小觑嘉靖三十五年这名气不小的十五名进士的团体。

第二只鸟是嘉靖帝。

钱渊不想等那么久,他想试探嘉靖帝的底线,要么开海禁通商,要么推行提编法甚至一条鞭法,从目前来看,解决朝廷财政危机的,只有这两条路。

嘉靖帝会对哪一条路更感兴趣,或者说对哪一条路有更多的容忍呢?

第三只鸟是徐阶。

殿试已经结束两天了,这时候朝中本应该关注的重点是选官和选庶吉士,前者是大部分士子关注的,后者是那些高名次进士关注的。

但事实上,钱渊殿试的考卷在朝中大肆流传,有的人在骂,有的人在赞,有的人夜间细读,灯火彻夜不熄,有的人在书房来回踱步,细细考量其间得失利弊。

三月二十日,都察院三御史上书弹劾钱渊妄言议政,但可惜通政司送进西苑直庐,左一个严嵩笑言“其志可赞”,右一个徐阶笑言“其情可悯”。

啧啧,钱渊可能是历届新科进士最早被弹劾的,正式官职都没有,已经有三本弹劾奏折了。

三月二十一日,嘉靖帝召重臣于万寿宫觐见。

嘉靖帝盘腿坐在榻上,脸上似笑非笑,狭长双目有意无意的瞥向了李默。

其他人不论,至少嘉靖帝、严嵩、徐阶都是心里有数的,都察院那三个御史中至少有两个是李默的党羽。

对于李默来说,最重要的是干掉严嵩,所以才上书请求将明年的京察提前到今年,嘉靖帝也允许了。

李默难以忍受的是,钱渊对提编法日后的普遍化甚至对税赋做出的改革,如果这成为朝廷主流意见或者被嘉靖帝采纳,那胡宗宪的地位将稳如泰山。

李默看得很清楚,胡宗宪之所以在东南一手遮天是因为严嵩的支持,反过来也是说得通的,正因为胡宗宪在东南地位稳固,严嵩才站得稳。

也就是说,在李默看来,干掉胡宗宪,是击沉严嵩这艘大船的关键。

李默之所以如此头铁,一方面他心知肚明,嘉靖帝就是用自己来制衡内阁的,另一方面是十日前,嘉靖帝罢胡宗宪浙江巡抚,只任浙直总督一职。

换句话说,殿试那道关于提编法的策问,并不是随随便便出的,嘉靖帝丢出这块石头暗藏深意。

这块石头丢进水里后,在泛起的涟漪中,严嵩巍然不动,徐阶沉默寡言,唯有李默一人东蹦西跳,闹出好大风波。

而今天召集重臣云集西苑万寿宫,是因为刚刚结束的廷推。

非常令人意外的是,这一次廷推的官职是浙江巡抚,吏部李默推荐巡抚顺天的嘉靖二十三年进士阮鹗,而严嵩和徐阶都没有举荐人选,当时场面一度极为尴尬,按常例,廷推至少是需要两个备选的。

李默也知道自己是被阴了一道,最后还是老好人内阁吕本出言举荐以南京右佥都御史提督操江的高捷。

历史正在发生偏移,原本在这时候,胡宗宪还未上位,李默因浙直总督之位和徐阶联手对抗严嵩,最终遭赵文华谄毙。

但如今,胡宗宪已经上任将近半年,东南局势从表面来看渐渐好转,李默也逃得一命,这杆大旗还没有折断。

历史上阮鹗升任浙江巡抚是依附严嵩、赵文华,但这一次,他选择的是李默。

“阮鹗居首,其次高捷。”嘉靖帝的笑声夹杂着一丝冷意,半响后才在黄锦的搀扶下起来,随口问道:“惟中,吴惟锡难当大任?”

严嵩展现出他被人鄙夷的政治特点,老迈的身躯眨眼间拜倒,“老臣伏唯圣裁。”

其实所有人都知道,浙江巡抚这个位置是有个几乎现成的继任者的,那就是已经和胡宗宪配合了一年多的浙江巡按吴百朋。

但无奈吴百朋当年中了进士就离京,从来没有党附任何人,不管是严嵩、徐阶还是李默,他对谁都是不偏不倚,和曹邦辅、胡宗宪的关系也都保持的不错。

一直半垂着头的徐阶瞳孔微缩,他有点震惊,毕竟他是东南人氏,打听消息的渠道可比严嵩多得多。

钱渊在东南人脉极广,文武官员多有交好,但只论文官,交情最深的就是吴百朋。

徐阶相信,钱渊那么多次入西苑觐见陛下,应该提过不少次这个名字。

这意味着什么?

显然,那个刚刚在殿试只取倒数第二名的新科进士对陛下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力,和之前特殊时期特殊事件不同,这种影响力已经能够涉入正常的朝政之中了。

徐阶还在猜测的时候,嘉靖帝叹了口气,挥手道:“就阮鹗吧,令他立即赶赴杭州,就任浙江巡抚。”

严嵩那张老脸什么表情都没有,而李默喜形于色,自己终于能在东南战局插上一脚了,阮鹗加上曹邦辅,虽然无法对抗胡宗宪,但总归有些分量。

但就在这时候,嘉靖帝悠然道:“浙直总督胡宗宪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左佥都御史。”

殿内一片安静,唯有严嵩哆哆嗦嗦的起身应是,心里却在感慨,陛下幽居西苑十余年,手段不减当年。

之前胡宗宪是从杭州知府升迁浙江巡抚,最后兼任浙直总督,只是加南京兵部侍郎,南京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如今虽然权力范围没变,但实质却大大不同了。

“好了。”嘉靖帝挥手斥退群臣,临走时随口吩咐,“惟中,让胡汝贞多多编练新军,尽早平息倭乱。”

严嵩身后的徐阶像是没听到一样,缓步退出殿外,一番寒暄后径直出了西苑回家。

“老爷,今天回来的这么早?”张氏惊讶的起身相迎,她奇怪的不是徐阶回来的这么早,而是回来之后直接来了后院,一般情况下徐阶回来都是进书房的。

看了眼女儿,徐阶勉强笑了笑让徐璨先回去,低声问:“和钱家那边谈的怎么样了?”

“不是说好了吗?”张氏更是奇怪,“选庶吉士后开始纳采。”

明朝不讲究六礼,只行三礼,纳采、纳征、亲迎,流程大幅度简化。

“选庶吉士之后?”徐阶抿紧嘴思索片刻,“难不成他想选庶吉士?”

“有老爷在,应该不难吧?”

徐阶缓缓坐下,神色变幻莫测,他很清楚,那只小狐狸心思深得很,自己也有点捉摸不透。

今天觐见陛下,徐阶深刻的感受到了钱渊对嘉靖帝的影响力。

从嘉靖帝提出吴百朋,到给胡宗宪加兵部尚书,都察院左佥都御史,还能说钱渊人脉极广。

但最后嘉靖帝所说的那句话……让胡汝贞多多编练新军,意味深长。

这说明了嘉靖帝对钱渊殿试那篇策问是有采纳之意的,原因很简单,多多编练新军,这是需要银子作支撑的。

而殿试那道策问的答卷中,几乎所有人都持批驳提编法的态度,最多也只是分析提编法的优势,但也明确指出其劣势,徐渭就是个例子,不然就凭那道青词,状元之位很可能是其囊中之物。

只有钱渊没有直接去叙述提编法本身,而是立足提编法,试图将差役转为银差,以弥补朝中财赋不足的窘状。

多多编练新军,这句话还有第二层涵义,至少在徐阶看来是有的……东南编练新军的几个人都和钱渊交情极深,而三度败倭的戚继光名声大噪,据说就是钱渊向胡宗宪力荐的。

总而言之,虽然钱渊不在场,但今天是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徐阶疑惑的是,为什么钱家从那次相看之后,一推再推,从会试放榜到殿试放榜,还要推到选庶吉士之后……难不成还要再推到选官之后?

徐阶虽然不清楚其中缘由,但他有自己的办法。

“五日后选庶吉士,这两日你让人传个消息过去。”徐阶低声嘱咐道:“五日内纳采。”

张氏迟疑着点点头。

在徐阶看来,笼络钱渊是势在必行的,他绝不会放过这样一个人脉如此广,对嘉靖帝影响力如此大,而且身边还环绕如此多人才的钱渊。

这就是钱渊选择的第三只鸟。

他赤(裸)裸的向徐阶展示,就像之前你想象的那样,是你需要我,而不是我需要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