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两百四十三章 想得太简单了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两百四十三章 想得太简单了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两百四十三章 想得太简单了

嘉靖帝饶有兴致的问起去年临平山一战的细节,听得津津有味,钱渊随口讲述,心里在琢磨胡宗宪也不会换个药,又是泻药……以后得个泻药总督的名号好听啊?

呃,如果自己中了进士,翰林院是不想了,如果去都察院……泻药御史也不太好听。

算算倭寇已经吃了三次亏了,呃,也未必是坏事,以后倭寇上岸得自个儿备上厨师,不然说不准就得掉坑里。

良久之后,钱渊停下了讲述,榻上的嘉靖帝又一次翻开折子,“胡汝贞是带着田洲兵援绍兴,如今瓦氏土司已经两次出兵,共计五千余人了。”

“田洲兵勇猛善战,瓦老夫人忠心报国,但兵力太少,只能四处奔波。”钱渊在心里猜测嘉靖帝此次相召到底是为什么。

但实际上嘉靖帝真心没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年关将近,有绍兴大捷,陆炳进宫说起麻将和钱渊乡试趣事,这才把钱渊召来说说笑……说得不好听点,也就是钱渊还没入仕,不然铁铁一个幸臣的帽子扣在头上。

“胡汝贞倒是没有继续召集湖广、山东、江北各地的客兵。”嘉靖帝就着黄锦的手抿了口热茶,“但兵力不足,彻底剿灭倭寇要等到什么时候。”

钱渊舔了舔嘴唇,他是知道胡宗宪的计划的,事实上这是他去年末在食园、巡抚衙门内和胡宗宪几番商讨过的。

“有什么话说就是。”嘉靖帝笑道:“小小举人,就算背责也背不起。”

钱渊摸了摸鼻子,正色道:“田洲兵少,各地客兵或水土不服,或糜烂不堪用,或求索粮饷以至私斗甚至劫掠地方,唯一的希望是募兵,募浙江本地兵,训练新军。

浙江沿海虽然卫所兵不堪战,但倭寇侵袭地方,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万民哀嚎,惨不忍睹,以此类百姓为军,何人不能战,何人不敢战?”

嘉靖帝也是饱读诗书,遍览史册的,想了想喃喃道:“倒是有点像东晋北府兵。”

北府兵就是淝水之战击破前秦苻坚一统天下美梦的强军,中前期几乎一手被陈郡谢氏掌控,淝水之战中率领北府兵的就是大名鼎鼎的谢玄,在一战功成后,他的叔叔谢安装13是历史上的名场面。

淝水之战前,在前秦、北燕的压迫下,大量滞留在北地的汉人逃亡南方,谢玄就是从这些备受欺凌的汉人中挑选勇士组建北府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甚至后来被建立刘宋的刘寄奴视为依仗。

其实在不久的将来,明朝也有一支类似的军队,袁崇焕力主“以辽人守辽土”,在失去土地的辽人流民中挑选勇士,组建了一支数量不多但战力强悍的骑兵,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关宁铁骑。

戚继光的戚家军也有这么点意思,当然,其中是有很大区别的,戚家军的战无不胜更多来源于战阵、兵器的巧妙配合设置,长时间的刻苦训练,以及丰厚的首级赏银。

不过钱渊并不打算戳穿这一点,他鼓动三寸不烂之舌道:“胡汝贞在任杭州知府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募兵练军,如今俞大猷、卢镗之子卢斌、浙江游击将军戚继光等人都在严州府、金华府等地练兵,不过要等他们派上用场,至少也要等明年开春之后。”

“这也是胡宗宪为什么要大力推行提编法的主要原因,募兵不比卫所兵,所需的军械、粮饷、赏银都是独立的,这是一大笔银子,而且是常年累月。”

“所以,倭寇什么时候能被彻底剿灭,就要看新军什么时候能派上用场。”

钱渊最后一摊手,“学生说的更简单点,有银子,就能快点,没银子,只能慢点。”

嘉靖帝哼了声,“别看了,朕也是个穷光蛋,那么想要银子,去找严世蕃吧,他库房里的银子只怕不比内承运库的少。”

钱渊干笑两声,“学生头没那么铁……”

虽然是个新词,但嘉靖帝立即听懂了,似笑非笑道:“不敢从严家库房里抢银子,倒是有胆子鼓动朕掏银子?”

“不敢,不敢……”

“别指望户部了,他们更没银子……”嘉靖帝长叹一声,特么这个皇帝咋就做的这么憋屈呢,这些年几乎都是拆了东墙补西墙,现在东南倭乱,已经没墙拆了。

想到这,嘉靖帝突然对胡宗宪有些赏识,这是个勇于任事的家伙,他知道胡宗宪自上任浙直总督之后主要做了两件事,一是率兵四处围剿倭寇,二是大力在湖广、福建、山东、江北推行提编法,得罪的人数不胜数。

钱渊咬咬牙发狠道:“沿海那么多富豪,总不是家家户户都有撑腰的吧,抄一批家,估摸着一脸的军费都够了!”

“胡扯!”嘉靖帝哭笑不得的一瞪眼,别说胡宗宪不敢,就是自己这个皇帝都不敢。

“凭什么啊!”钱渊还不服气,挺着脖子嚷嚷,“那帮海商赚了那么多钱,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还敢不掏钱?

再说了,陛下您是不知道,海贸多赚钱……一来一回,三倍利那都是少的,钱滚钱,利滚利,金山银海呐!”

“馊主意,馊主意!”嘉靖帝不以为意的挥挥手,突然顿了顿转头看来,“你提议开海禁通商?”

终于说到正题了,钱渊以极快的速度在脑海中复盘了一遍,确定不会惹祸上身,这才道:“这是朝中大事,学生如何敢妄议……不过海贸得利倒是真的,不敢瞒陛下,学生先父先兄也掺和了一脚。”

嘉靖帝释然点点头,这方面的信息陆炳早就递交上来了,钱渊父兄去舟山沥港通商,死在倭寇手中,这也是钱渊屡屡击倭的一大原因。

“海岸线延绵几千里,哪里可能真的完全禁海,片板就能出海,现在朝中没银子,什么都做不了。”钱渊无精打采的说:“就连陛下……看看这殿里,真是委屈陛下了。”

嘉靖帝叹了口气,手撑着床榻起身,踱了几步才说:“南宋延百多年国运,财赋多赖海贸,谁不知道海贸获利颇丰,但开海禁通商可不是那么简单的。”

其实从明朝开国之后,太祖朱元璋五次下令禁海,之后虽有郑和七下西洋,随行官兵都获利颇丰,南洋小国屡屡来华,但实际上明朝到目前为止,从来没有真正开放过官方贸易渠道。

民间海贸从明初就一直盛行,官方渠道只是各国来华,皇帝赏赐,同时允许短时间贸易,市舶司其实并不担任类似海关的角色。

长达百多年的规矩扣在头上,即使是嘉靖帝这种不讲规矩的,也对开海禁通商颇多忌讳。

钱渊听嘉靖帝娓娓道来,不禁连连点头,“是学生想的简单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