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一千七十四章 开炮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一千七十四章 开炮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一千七十四章 开炮

将近两个月内,高拱以京察为借口向徐阶开战,大肆清洗徐阶一党,以才弱、浮躁为由罢二十三名朝官中,有十一人是公认的徐阶门人……不过这些和随园无关,至少暂时和随园无关。

相反的是,徐阶、高拱打生打死,朝中人心不稳的时候,随园一党却频频露脸,惹得同僚侧目羡慕。

钱渊南下弹压诸军,使大战不起,生擒张琏,压制汪直,恢复通商,递送入京的税银账册让户部尚书方钝终于消了怒火,重新组建的皇家船队让隆庆帝心满意足。

最重要的是,从隐秘渠道送入西苑的各式珍宝让隆庆帝眉开眼笑……最近半年,这货的后宫又多了好些,光是正式册封嫔妃的就有六个。

毕竟钱渊未满三十已经是兵部侍郎衔,而且还是詹事府左春坊左庶子,实在没办法加恩了……于是,随园多人得隆庆帝召见,并频频加恩。

诸大绶本为潜邸旧臣,徐渭这几个月多次得隆庆帝召见,除了这两人之外,尚在翰林院、詹事府的孙鑨、陶大临都得以升迁,户部郎中陈有年、兵部郎中吴兑、刑部员外郎周诗、刑部主事林烃均得以入西苑觐见,要不是正在京察期间,后两者说不定还能升一级。

钱渊此次南下之后,徐渭常常在随园召众人聚饮,有心人都看得出来,这是徐渭刻意所为,和其他政治团体不同,随园一党的凝聚力不仅仅在于地域、政治诉求、利益这些方面,更多在于志同道合,但这也是需要长时间经常性的磨合的。

上一个长期没有来随园的人是专心校录《永乐大典》的陶大临,结果被坑进了昭狱,要不是恰巧钱渊回京,还不知道是什么下场。

往日聚饮或三四人,或四五人,徐渭会轮流来,但今日,除了因为京察不适合出门的吏部郎中杨铨以及黄懋官、高仪、潘晟等老一辈的高官之外,其他在京的随园一党汇集一堂。

外面院子里,林烃、冼烔、陆树德等年轻一辈的正在点菜……钱家酒楼虽然就在一旁,但论菜肴精致可比不上钱渊亲自调教出来的随园小厨房。

里面的厅内,徐渭和诸大绶坐在上位,这两位年纪最大,在绍兴名望也最高,其余人不论官阶高低随意而坐。

“高新郑这脾气啊……”徐渭笑吟吟的说:“说起来和展才有点像啊……”

“都不是君子!”

陶大临诧异的看向一本正经的周诗,“嘉旭此言何意?”

“君子报仇三年不晚,这两位都是从早到晚都嫌迟!”徐渭大笑道:“展才曾言,嘉旭冷面善谑。”

众人哄笑一片后,孙鑨微微摇头,“外人皆道展才睚眦必报,但实则有理有据,并不冒进……但此次高新郑实在是……”

“他高新郑就这性子!”

早在多年前,钱渊就和孙鑨、徐渭聊起高拱这个人,崖岸自高,以气自豪,倨傲非常,虽有手腕但性情火爆……特别是那张嘴,说不上有多好的口才,但关键时刻管不住这张嘴。

自从京察名单流传出来之后,大量科道言官上书弹劾杨博考察官吏不公,营私舞弊,庇护乡里,山西人无考核下等者。

其中言辞最为激烈的是都察院御史邹应龙……这位仁兄这一世没了劾倒严嵩的丰功伟绩,但至少挨了钱渊两脚,被随园揍了三次……让邹应龙这个名字并非默默无闻。

邹应龙在奏折中指责杨博幸进攀附,上下其手,唯他人之命是从……显然是矛头直指高拱。

其他的科道言官还只是弹劾杨博,没直接去怼高拱,邹应龙开了第一炮,而且他又是公认的徐阶门人,也是徐阶安插在科道言官中的心腹。

所以,今日在看到邹应龙奏折的时候,高拱在西苑直庐中大怒拍案,指桑骂槐大骂邹应龙。

这只是小事,如今高拱大权在握,又深受隆庆帝信重,被弹劾后骂几句,真的是小事。

但今日黄昏时,从直庐中传出消息,邹应龙妄奏,拟旨斥为民……显然,这是高拱的报复打压。

消息在短时间内传遍满朝,这次不仅仅是科道言官,满朝大哗……贬斥言官,而且是被弹劾后,而且是在京察期间,这一年来已经跋扈到令人侧目的高拱的骚操作击破了无数官员的底线。

也正是这个消息让随园士子不约而同的回到随园,不过,徐渭对此很是无所谓。

“些许小事,无需大惊小怪。”

孙鑨也赞同徐渭的观点,“高新郑虽然犯众怒,但一个邹应龙翻不出什么大浪。”

不能说徐渭和孙鑨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邹应龙的弹劾矛头直指高拱,这本身就是有点强词夺理,至少京察在明面上和高拱是扯不上关系的。

再加上邹应龙为徐阶门人的身份,高拱出手打压虽然稍嫌跋扈,但也不是毫无来由。

更别说,内阁中传出消息,要将邹应龙罢官为民,这个消息是真是假也难说,甚至消息是谁放出来的都难说的很。

如果钱渊在京,必然不会这么认为……倒不是他比徐渭、孙鑨更高明,而是他穿越者的身份,原时空中的徐阶就是在京察中,驱使科道言官击败了高拱。

这一世也是如此,第二天,朝中舆论愈发倾向邹应龙一方,特别是科道言官,人人激愤,大量的弹劾奏折送入了通政司,并且在短时间内传遍朝中。

显然,徐阶早就有了全盘计划,成功的让高拱陷入困境。

那些弹劾奏折能让得隆庆帝信重,又跋扈年许的高拱陷入困境?

答案是有可能的。

无论如何,高拱和严嵩、钱渊、李春芳这些公认的“幸臣”是不同的,他虽然是因隆庆帝而入阁手掌大权,但他始终是最正统的文官,舆论对其的影响力始终存在。

而内阁说到底是文官集团推出执掌天下,并制衡皇权、宦权的机构,失去文官集团的支持,内阁只能沦为皇权的玩具。

高拱如果遭到太多太严厉的指责,失去文官体系的支持,就算执掌内阁手握大权……接下来他也很难充分的行使权力。

当然了,普通的弹劾是没用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