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脸谱下的大明 > 第一千一十七章 转变

脸谱下的大明 第一千一十七章 转变

作者:狂风徐徐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38:00

第一千一十七章 转变

对身边这位谋主的身份,汪直有过很多猜测,但始终没有联想到传闻中死于倭寇之手的钱锐。

现在想想,传闻中嘉靖三十一年末,官军把总张四维、杭州海商金宏联手做局谋害华亭钱锐,时间上和自己从海上救起钱锐父子是吻合的。

也不能怪汪直没想到,当年钱渊最早名声鹊起,就是因为一个“孝”字。

孤身赴杭,百般用谋,巧妙的为父报仇,之后屡屡战阵败倭,更多次垒起京观,被倭寇视为“扫帚星”,那几年,东南处处传扬着松江钱渊对倭寇的辣手……为什么如此辣手,当然是因为父兄死于倭寇之手。

钱锐缓缓转身,双目直视不知所措的汪直,“钱某在此,五峰可信得过?”

汪直愣了好久,心乱如麻,一时间理不出头绪,勉强问道:“钱先生为何之前……”

“五峰船主纵横海上多年,谁能真正放得下心呢?”

汪直猛然摇头,“如果说之前只是巧合,但自设市通商后,先生早就能撒手离去,儿子逼着老子为间……”

“呵呵,呵呵……”钱锐低不可闻的笑声让汪直住了嘴,“昔日钱展才曾言,必杀徐海,必抚五峰,若无此言,在下早赴身投海,岂能苟活于世……”

汪直一时默然,叹道:“钱龙泉就如此不放心汪某吗?”

“若此时为嘉靖三十六年,渊儿会下定决心剿杀倭寇,即使行招抚之事,也不会捧出一个靖海伯。”钱锐轻声道:“但当年两浙水师、吴淞水师不过充数,战船不多,不得已行招抚之事,但从此,老船主和渊儿也绑在一起了。”

“这倒是。”汪直咂咂嘴,“其实即使没有钱家护卫那日开城门之举,汪某也相信不是钱龙泉背信弃义……先生看来,如今态势,如之奈何?”

“游击张一山乃是钱家佃户出身,认得钱某,另能联络游击杨文,再以渊儿名义笼络住两浙水师主帅葛浩,稳住阵脚至少十日。”钱锐显然早就想好了,“再加之前三日,十三日内,王子民奏折入京,随园以信使南下,足够了。”

“关键是葛浩,只要没有大批战船,官军就无法大批登岛。”汪直舔了舔发干的嘴唇,“十三日……即使京中决意开战,但那时候去南洋的海船也已经回程了,只需略略在绍兴、台州闹几场引开两浙水师,舟山就能从容撤去倭国。”

“但十三日……”

“真的能成吗?”

“无论如何,也要走一趟。”钱锐低声道:“钱某揣测,浙江巡抚侯汝谅只怕已经到了。”

“为何如此说?”

“葛浩是谭子理旧部,和渊儿关系匪浅,一直有联络。”钱锐阴着脸说:“王子民、董一奎是调不动的,但战事一起,浙江巡抚有权暂时节制诸军,葛浩只能遵命而为。”

“所以,若不走这一趟,两日之内,官军必然攻舟山。”

浙江巡抚侯汝谅的确已经抵达镇海县,而且还在杭州时候就正式发出公文,命台州指挥使葛浩率两浙水师北上。

侯汝谅毕竟入浙快两年了,虽然长期被浙江官场排斥,但也不缺少打探消息的渠道和人手。

在得知靖海伯逃窜出海后,侯汝谅大为恼火,他没想到王本固为几个月前受辱会干出这等事,他和台州知府方逢时同为徐阶门下,关系不远不近,所以相对来说走的比较近,大略知晓太平县之事,只是不知道谭七指而已。

眼看着一团乱麻,侯汝谅刚开始还打定了注意不掺和,现在掺和进去,万一败了那是一身的屎,就算胜了……如果牵连到随园还好,如果不能,钱渊那是出了名的睚眦必报。

当时的侯汝谅还不知道,在事情闹到这个地步的时候,王本固、董一奎已经下定决心把事闹大,将复叛的帽子死死扣在靖海伯汪直的头上。

但很快侯汝谅得知,王本固没有调近在象山的两浙水师,而是秘调吴淞水师南下……这让侯汝谅坐不住了。

侯汝谅心心念着的都是海运,战事一起,海运再无可能。

在这种情况下,侯汝谅发出公文,调葛浩北上,驻守象山岛北侧、定海后所沿岸,自己亲赴宁波镇海。

一直到坐在府衙侧厅里,对着浙江巡按王本固、宁波知府胡应嘉、浙江总兵董一奎的时候,侯汝谅还寄希望于不起战事,不使商路断绝。

“只要剿灭汪直,倭寇群龙无首,当秋风扫落叶……如此大功,中丞要抬手放过?”

面对王本固的诱惑,侯汝谅冷笑道:“子民有必胜把握?”

王本固大笑道:“通商四年,汪直虽为海商头目,麾下势众,但齿爪已钝……”

侯汝谅瞥了眼坐在下面的董一奎,毫不客气的说:“戚元敬北上蓟门,俞志辅南下广东,留在两浙的当年将校……有几人能为子民所用?”

“若是战败,子民可想过身后事?”

这几句话让董一奎面色铁青,王本固脸色也不太好看,这是侯汝谅**裸的看不起这两人能笼络将官,能打胜战。

“岳浦河、鲁鹏之流当年不过把总,汤克宽暮气沉沉,其余的都是北地南调,难免水土不服,难道只靠卢斌一人?”

“更何况卢斌为吴淞总兵,子民倒是有胆子调其南下入浙!”

侯汝谅费解的问:“子民不调两浙水师……侯某尚能体谅,但为何要调吴淞水师南下?”

其实为什么不调两浙水师,关键不在于葛浩是谭纶的旧部,是钱渊的亲信,而在于侯汝谅、王本固之间的争功之举。

但侯汝谅的确很难理解为什么王本固会调卢斌南下,这说的小点是没将浙江巡抚放在眼里,说的大点要犯朝中忌讳。

胡应嘉咳嗽两声,“六月一日,汪直逃窜至舟山,子民兄上书朝中……但五月二十八日,弹劾靖海伯复叛的奏折已入京。”

刚才还满脸不屑的侯汝谅呆若木鸡,在长时间的沉默后,咬着牙盯着王本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