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首席医圣 > 第933章 爷爷不让我跟他们玩

首席医圣 第933章 爷爷不让我跟他们玩

作者:江湖喵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21:12

第933章 爷爷不让我跟他们玩

“各位观众们,欢迎收看央视大型纪实节目《杏林里》,我是你们的主持人汪冰冰。”

“《杏林里》,顾名思义,讲述的是关于杏林中医的故事,通过本档栏目,观众们将领略到华夏传统中医药行业的纪实科普,见证一位位传扬华夏中医药衣钵的杏林中医。”

“众所周知,中医在咱们华夏从诞生至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岁月了,底蕴雄厚、源远流长,不过在现代医学占据主流的今天,中医渐渐有些趋于沉寂,甚至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而今天,我将带领大家揭开这层面纱,展现出这个华夏独特的文明瑰宝。”

“今天,我们要拜访的第一位杏林中医,就是华夏著名药房,通仁堂的掌门人,乐绍成老先生……”

……

看着屏幕里清新亮丽的女主人,听着绘声绘色、条理分明的讲解,宋澈忍不住微微颔首。

值得一提的是,这段画面并不是出自电视机,而是平板电脑里的剪辑片段。

春节过后,央视筹办的中医专业栏目《杏林里》如期开始了摄制。

刚刚看到的片段,还只是未经剪辑播出的原始素材。

而宋澈之所以能先睹为快,则是因为他在跟节目组磋商着接下来对他的录制。

附一医附近的茶室雅间里,宋澈看完视频,放下平板电脑后的第一句话就是:“乐老先生的情况如何了?”

坐在宋澈面前的是刚刚视频里的女主持人汪冰冰,一个笑容格外甜美清新的女孩子,笑起来犹如阳春白雪一般。

“我代表乐老先生感谢宋大夫的挂记,承蒙宋大夫的妙手和援助,乐老先生恢复得很不错,年前就顺利出院,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我前两天带队去给他做专访和摄制的时候,老先生显得红光满面。”汪冰冰笑吟吟道:“乐老先生知道我下一站要来天州采访宋大夫你们,特别跟我提到了你,对你的医术和人品都是赞不绝口,之前他罹患中风,要是没你在当场的及时抢救,后果就不好说了。”

宋澈心安理得的接受了这份嘉奖。

毕竟他确实帮助乐绍成装病成功,避免了曹宪民等人的逼债骚扰。

“好了,话归正题,咱们还是先聊聊接下来的摄制事宜吧。”汪冰冰显得很干练,将一份文字稿沿着桌面推给了宋澈:“这是流程,宋大夫可以看看,大概就和刚刚我们给乐老先生拍摄的那段差不多,相当于人物的特色专访,具体的细节,等摄制前的几天,我会再跟你详细沟通的。”

宋澈没急着翻阅,忽然问道:“骞志飞呢?”

骞志飞才是《杏林里》的栏目制作人,按理说这些事宜,应该由骞志飞率着团队来跟自己接洽的,结果今天却只派了这么一个花旦小兵过来。

闻言,汪冰冰的笑容略微有点讪讪,“骞制作人他们也来了天州,不过他们手头还有些工作要处理,就先委派我过来跟宋大夫通个气。”

宋澈心里一动,试探道:“该不会是先去拜访余庆堂了吧?”

汪冰冰只能保持微笑不语,算是默认了。

其实这个答案不难猜出。

按照节目流程,《杏林里》栏目组接下来将会奔赴全国各地,给参与节目的中医代表们都做一期独家专访。

天州是他们的第二站。

在这里,除了宋澈这位驰名全国的网红天才医生,还有一个重磅嘉宾:余庆堂!

不过虽然同在天州,又都属于中医同门,但宋澈和余庆堂根本没有任何交集。

因为天州很大。

宋澈虽然生活在城郊,都起码还是主城区。

余庆堂则在天州市的下辖县,距离主城起码两小时的车程。

“宋大夫千万不要因此有膈应,我们栏目组当然不会看人上菜,这是没有的事。”汪冰冰连忙解释道:“没错,制作人他们是先去拜会了余庆堂,但绝不是因为余庆堂比宋大夫的重要性更大,而是因为余庆堂那边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说直白点,他们对上节目的安排仍有些意见。”

看汪冰冰一脸真诚,宋澈也大约猜到了缘由。

说白了,余庆堂对栏目组来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

就比如时下许多明星参加综艺节目,为了形象和名声,就会对节目安排提出各种要求。

“宋大夫也在天州,对余庆堂的情况应该也有些了解吧?”汪冰冰笑问道。

宋澈径直摇头道:“我跟他们不熟,我爷爷可能认识,但不允许我跟他们掺和到一块。”

“为什么?”

“可能我爷爷担心他们会拉低我的学业。”

“……”

汪冰冰一阵无语。

这话通俗点翻译,就是“爷爷不让我跟傻子一块玩”。

都是中医同门,而且又都在天州,再怎么说也该有些业务上的联系和交集,但看这样子,宋大夫似乎很瞧不起余庆堂啊!

但其实她真的误解了宋澈。

宋澈并不是瞧不起,而是纯粹对余庆堂无感!

甚至国内的中医行业,大多对余庆堂也是无感的。

同是华夏四大药房,论名气,余庆堂是唯一能和通仁堂相提并论的存在。

但是时至今日,市面上基本很难看到余庆堂牌子的药品,以至于很多人还以为这个百年药房已经不存在了。

其实,这些只是商业模式导致的表象。

通仁堂的商业模式,类似于直营店和加盟店的组合模式,卖的药品,也都是以通仁堂的牌子面世。

可以说,通仁堂最值钱的就是牌子。

这也是曹宪民等人费尽心机想从乐家的手中抢走通仁堂控制权的原因。

曹宪民这个假药贩子,才不在意什么药方专利,他只想靠着通仁堂的招牌,协助自己卖保健药品。

相比之下,余庆堂走的完全是另一种商业模式:人家只卖专利。

谁都知道,通仁堂的商业模式更传统,也需要更多的心思去运营维持。

而余庆堂就没这些讲究了。

老祖宗积攒下来那么多的药方专利,干脆直接转让专利药方,轻轻松松就能把钱赚了。

只要别打着余庆堂的招牌,这些专利,那些药企药商爱怎么用就怎么用,赚到钱给我分红利,没赚到钱就给我专利费,简直一本万利!

不难看出,这种商业模式就是稳赚不赔的,足够让余庆堂的后人们躺在床上数钱过日子。

但同时也很容易造成余庆堂的后人们不思进取、好逸恶劳,根本没动力去发扬中医传统。

用时下的流行语来概括余庆堂后人们的生活:

做药是不可能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做药。

望闻问切又不会,只有靠卖专利这种东西,才能维持得了生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