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941章 汉文帝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941章 汉文帝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8:33

第941章 汉文帝

王笑前阵子才把王珠骂了一顿又关起来。

现在看王珠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才不会出尔反尔再要求王珠来掺和自己私事。

“二哥不想说就别说,我赶回来是要再提醒你们一遍,不要理会那女人。”

王珍微微沉吟着,道:“你也清楚,此事并非是你想不理会就能不理会的。”

他其实听王珠说过王笑的想法,也不敢再像之前擅自跑去西安时那样自作主张,语气踌躇着,又开口劝道:“我认为,我们必须考虑一下她给的条件。”

既是“我认为”又是“必须”的,王珍那种又不敢惹怒王笑,又想答应布木布泰的条件的心情准确地传送给了王笑。

他神色郑重了几分,道:“我们想要的不就是如此吗?驱除胡虏,收复京师……”

王笑道:“我难道打不下京城吗?”

“刚才是你说的,多尔衮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布木布泰的厉害之处便在于此,眼见建虏稍有败势,她就果断弃建虏而投我大楚。这时机掌握得恰到好处,我也不得不叹服。

目前是什么情况,我们与建虏刚刚攻守易势不假,但建虏依然有强盛的兵势,我们防守有余,进取却不足。

我打个比方,这次从天佑军、昌胜军一共俘虏了八万九千三百五十六人,你说要把这些俘虏填到河道工程上,可以,但要花费多少粮食?

去岁你要修黄河我就劝过你,你不肯听,当时凑了款项开始河道工程,接下来的几年可还有两千五百万两银子的缺口……”

王笑打断道:“是五年内五千多万两。”

王珍一愣,道:“不是……陈京辅说要三千万两,当时罗德元运回来五百万两……”

“我知道,那是他的初步方案,但不是我的。我还要在上游修坝,这还只是第一个五年计划。”

王珍与王珠对视了一眼。

过了一会,王珍叹了一口气,道:“好吧,此事先不提。你要修黄河、要取河南,而今年的税赋、海贸的利润也要全填进去,粮食、民力皆已被人用尽,又要藏富于民。我们如何再扩军,如何再收复京城?”

“所以,我本来希望多尔衮和我在山西决战。”

“问题就是他不和你决战了啊。”王珍道:“所以我让你考虑布木布泰的建议……”

王笑道:“是,多尔衮改变策略了不假,我们自然也能想出应对,战事才结束,我回来衣服都没换,大哥你急什么?实在不行,就再等一两年,我必能收复京城。”

“我们等得起,京畿百姓等得起吗?”

“这不是我们一开始的计划吗?今年守土,明年北伐。”

“但现在有更好的办法了。”

王珍说着,把桌上布木布泰的信又往王笑面前推了推……

这是一封长信。

布木布泰语气很谦逊,称王珍为‘大哥’。

她先是娓娓叙述了她与王笑在沈阳相识,如何一见倾心,庇保他脱困,称那段时日两人“情投意合”“琴瑟和鸣”,又言她相思刻骨,这才受尽磨难生下与王笑的孩子。

她谈及了自己如今在清廷、在科尔沁的势力,又谈到在阿济格、多铎、豪格、硕托、硕塞等宗室大将陨落后,清朝宗室已渐渐衰弱。

接着话锋一转,她却说多尔衮、济尔哈朗以摄政王之尊,嚣张跋扈,顺治小皇帝毫无权力,孤儿寡母如履薄冰。

至此,字里行间勾勒出的是带着两个孩子,受尽苦楚,思念着远处的情郎的女人。

接下来,她才提出建议。

她愿配合王笑一起除掉多尔衮、济尔哈朗、代善、阿巴泰、博洛等宗室,除掉清廷中所有“顽固之徒”,并携剩下的清延文武百官归降,让科尔沁部、八旗军助楚朝攘定天下。

唯有两个请求,一是让福临自去帝位,上表称臣,退回关外,降为汗王;二是王笑登基称帝,让她与淳宁并立为后,以全她刻骨相思、爱子之情……

哪怕王珍也知道布木布泰所言不实,但她这封信依然给人留下了一种知书答礼、心向王笑的感觉。

“我们所谋的,就不是这样一个结果吗?”

王笑摇了摇头,道:“她骗我们的,这种条件能信吗?”

“为何不信?”王珍道:“这完全符合我们和她的利益。你说建虏还有一战之力,恰是因为如此,她还能把那大清朝卖个好价钱。但这女人属实有气魄,要卖就卖个干干净净。”

他说着,转头又看了王珠一眼,似乎想让王珠也开口劝一劝王笑。

王珠却不说话。

王珍只好继续道:“她的目的很明确,想要她的两个儿子一个成为关内的皇帝,一个继续在关外当汗王……你若不愿意,也不妨先答应下来,等除了多尔衮等人我们再想办法。”

王笑道:“大哥还不明白吗?她绝不会这么简单,我们懂得以后再想办法对付她,她就不懂保证自己的利益吗?”

“在我看来,她对你确实深情……”

“不是你们想得那样。”王笑有些火大,恼火道:“当时的情况也不是她说的那样。”

“那是怎样?”

王笑站起身,踱了几步,道:“我说过吧,我并不想当皇帝。”

王珍道:“这已经不是你想不想当皇帝的问题,这是如何尽早使天下人免于战火的问题。这两年每有逃人从北方逃到山东,你知道他们过的是怎样的日子,但这些能逃到山东的逃人不过十之一二,多少人还……”

“大哥,我今天过来不是和你讨论这些的,我是来告诉你,不要理她!”

“你的顾虑是什么?”

“别的且不说,那女人不是善茬,若她稍有机会,必要害我的眉儿与芊芊。”

王珍道:“这些都是后话……”

“我说了,不要理她!”

屋内安静了一会。

王珠端起一坛酒,倒了三碗。

王珍饮了一口酒之后,叹息了一声,缓缓开口说起来。

“汉文帝刘恒,是汉高祖皇帝第四子,乃由薄姬所生,地位并不高,初封为代王……”

王笑不明白王珍为什么开始说起这种不搭噶的事,皱了皱眉,默默听着。

“上记载,‘代王王后生四男,先代王未入立为帝,而王后卒。及代王立为帝,而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孝文帝立数月,公卿请立太子’,意思是,汉文帝还是代王时,他的王后给他生了四个儿子。但在他成了皇帝前,王后死了,他即位后这四个儿子相继病死。之后,公卿请求册立太子……”

“大哥想说什么?”

王珍不着急说自己的意思,继续说着故事。

“先说汉高谊刘邦死后,吕后当权。吕后想要刘吕一家,极力促进刘吕联姻。把吕家的女儿都嫁给了刘家。刘恢、刘友、刘建等不愿意娶吕氏女,皆遭清洗。

当时戚夫人被削成人彘,汉惠帝刘盈几乎是被吕后活活吓死。薄姬与代王母子却能安全到达封地,我认为,代王后极可能是吕家女。

但吕后一死,太尉周勃与陈平谋划,诛灭了诸吕。群臣认为当时的少帝并非汉惠帝刘盈亲生,于是废少帝,准备拥立新君。

周勃手握重兵,又诛灭吕家,最怕的就是吕氏秋后算账。不仅是他,彼时汉朝的反吕派都有这个顾虑。恰在此时,代王王后‘卒’了……”

王笑听到这里,脸色一变,看向王珍的脸色已有怒意。

王珍却恍若未觉,继续道:“代王王后的死或许是意外,但她一死,周勃与郡臣便决意立代王为帝。代王进京,周勃说有点事想告诉他,周围大臣说有事当面说,周勃不愿当众说,就没有说什么事。

当夜代王入未央宫,有谒者十人持戟卫端门,曰‘足下何为者而入?’代王又召见周勃,之后谒者十人皆掊兵而去,代王遂入而听政。

很显然,周勃释放了一个信号。代王……也就是汉文帝,他何等聪慧明达,当然明白周勃想和他说什么,于是……‘王后所生四男更病死’。”

王珍说到这里,举些碗缓缓饮了一口,叹息道:“史书上寥寥数笔,其余事情或许皆是我的臆测。但……我就明明白白说吧,我认为汉文帝能登上帝位,亲手杀死了他的结发妻子,以及与她所生的四个儿子。”

他没有去看王笑的脸色。

王笑脸上已是一片铁青,勃然大怒,一字一句道:“我说过,不愿做什么狗屁皇帝。”

王珍道:“我也说过,现在不是你愿不愿意的事。”

王珠终于开口了,道:“大哥,三弟既不愿称帝,你何苦再说这些?”

王珍摇了摇头,道:“我想说的,不是皇位有多肮脏,不是争皇位有多残酷。我想说,我认为汉文帝是古往今来最好的皇帝。他或许不是一个好丈夫、好父亲,却可谓百世帝王之师。”

“够了!”

“世人皆言‘三代以下之主,汉文帝为最’,但我认为,汉文帝不逊于任何一个开国之君。‘经天纬地’曰‘文’,汉文帝以庶出之身,不费一兵一卒便平灭相乱,使天下免于干戈,不仅是手腕高超,而且是功绩卓著,此谓上兵伐谋。”

“够了!”

“你觉得他除掉妻儿是肮脏?换别的皇帝呢?汉武帝花费十数年之功除外戚要死多少人?唐太宗玄武门之变又要死多少人,留下怎么样的祸端?自古以来,多少皇帝为了稳固皇位杀的血流成河?唯汉文帝,消血雨腥风于无形……”

王珍站起身来,正视王笑。

“你听他除掉妻儿觉得他心狠。倘若你是一个生活在汉代长安的普通百姓,你是希望因为皇位之争兵戈再起,把你全家牵扯至战乱。还是希望安安稳稳地活,迎来一个爱民如子的帝王?”

“王珍,我让你闭嘴。”

“世人想要的很简单的,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政治稳定,四海靖平。而汉文帝至驾崩,依然心念家国社稷。他的遗诏你读过吗?一个帝王,临死前还在担心惊扰百姓。

令天下吏民,只悼吊三日释服;毋禁娶妇、嫁女、祠祀、饮酒食肉者;让霸陵的山川河流,保持原貌,不许为陵寝更改;后宫的嫔妃,送她们回家……

代王后母子五人之性命,换这样一个帝王登基,岂非天下万民之大幸?”

王珍注目看着王笑,眼里带着期待之色。

他是读书人。

而汉文帝是读书人最理想中皇帝的样子,他开创的王朝,是读书人眼中最完美的理想王朝。

王珍真的很希望自己同胞弟弟,能为这世间再开辟一个那样的盛世……

“啪”的一声,王笑给了他一巴掌!

王珠倏然拍案而起,怒叱道:“王老三!”

王珍半张脸都泛了红,却不生气,反而问道:“要大哥给你跪下吗?”

“你让我觉得,我不属于这里……”

~~

靖安王府。

甘棠小心翼翼偷瞥了一眼淳宁的脸色。

她觉得,靖安王不在时,殿下和唐芊芊还勉强能相处。

如今靖安王回来了,事情反而麻烦起来……靖安王今夜该在谁那里过夜呢?

甘棠心想着这些,转头又看了看天色。

她认为靖安王自己也意识到了这个难题,故意这么晚了还不回府。

过了一会,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传来。

甘棠大喜。

——看来还是自家殿下赢了。

她兴冲冲跑出屋子,定眼一看,却见来的是唐芊芊,整张脸就垮了下来。

唐芊芊是洗了澡才过来的,头发简简单单束着,一身白衣,很是飒爽。进门时捡了捡甘棠的脸蛋。

“臭着脸做什么?”

不等甘棠应话,她径直进了屋,坐在榻上。

淳宁正坐在那等王笑,转头看了看她,眼神有些疑惑。

“你别等笑郎了,他大概有些事要处理,不会太早回来。我若是不过来,你大概又要怕他到我屋里去,不如我们俩一块睡……”

这天熄了烛火,淳宁忍不住侧过头看了一眼唐芊芊。

虽然光线很暗,但只看轮廓,她也不由心想……她真的好漂亮啊。

“你有孕在身,别想太多,睡吧。”唐芊芊低声道。

许是因为只有两人在,淳宁比往常更愿意开口说话,终于问出了心中的一个疑惑。

“听说,大哥前阵子去过西安了?”

“是啊,但你放心吧,我没答应他提的条件。”

淳宁低声道:“我知道,但是为什么?”

唐芊芊给她拉了拉被子,道:“自然不是为了你,哪怕我现在照顾你,也不是为了你。”

“你若不总这样,我可以给你个名份。”

“傻丫头,说这些你在我眼里也就是个傻丫头。”

淳宁又有些小生气,转过头想要不再理她。

但过了一会,唐芊芊却低声道:“我生小呆瓜之前,笑郎和我说过一个故事……那时候,我们在八达岭长城,我要去西安,他要回防山东。临别之际,我问他对我肚子里的孩子有什么期望……

笑郎说,他以前还是个痴呆儿的时候,曾见过另一番天地。在那里,有一个国家经历百年苦难,最后却还是天下太平。用你能听懂的话来说,就像你的先祖开创楚朝,在你眼里,可是大功业?”

淳宁点点头,道:“我大楚太祖皇帝再造华夏,功在千秋,其功绩岂是一言可述之?”

出忽意外地,唐芊芊叹息一声,道:“是啊。”

她又问道:“倘若后世又有人再造华夏,却并不想当什么太祖皇帝呢?”

“岂会有这样的人?”

“你是天皇贵胄,自是不信的。”唐芊芊低声道,“这位再造华夏之人有个儿子,你可知是怎样的人?”

“太子?”

“太子不太子的。笑郎给我讲了他写的家书……这封家书的起因是,开国之后,他舅舅希望当官,于是写信求他,他回了一封信。笑郎也只记得其中几句话……

皇亲贵戚仗势升官发财、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靠自己双手吃饭的时代已经来临。翻身是广大百姓的翻身,而不是几个特殊人物的翻身……

人家骂我们没有人性、不讲人情。若他们所指的是这种帮扶亲朋升官发财的人情,那么我们便没这种人情,不讲这种人情。我们有的是另一种人情,是对劳苦大众的无限热爱……

我本人极普通平凡,同时也没有权力、没有本钱、更没有志向,来做这些扶助亲戚高升的事。望你从头干起、从小干起,不要一下子就想负个什么责任,先要向别人学习,不讨厌做小事、做技术性的事……”

王笑对唐芊芊所说的显然不仅于此。

但此时寥寥数语,淳宁依然感到了巨大的震撼。

她自小听过的道理就是,汉高祖借吕氏外戚而得天下;汉文帝借薄氏外戚联络周勃诛吕氏;汉景帝借母族窦氏之力;汉武帝妻族则是卫青、霍去病……

她极难想像那所谓‘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并有人能如此坚定的执行。

今日之前,她很难相有真有人不愿当太子……

唐芊芊又道:“我不知道你能否感受到那种志向……但我并不想替小呆瓜去争什么皇位。

笑郎故事里说的那种伟岸胸怀,他自认为是做不到的,小呆瓜大概也是做不到,但总之,我和笑郎既见过或听过那样的理想,皇位在我们眼里,也就不那么值钱了……

我不希望让自己的儿子为一个不值钱的东西,浪费掉一辈子。他以后又不至于吃不饱穿不暖的。”

淳宁默然了一会。

唐芊芊话锋一转,又笑道:“当然,他若是想要,以后自己去争罢了。而谁若是为了那位子想害我们母子,我也不是吃素的……”

最后这一句话大概是为了稍微敲打一下淳宁,她语气里却还带着一些调侃的笑意。

淳宁依然还有些困惑,抚着肚子,陷入了思索之中……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