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895章 难收尾(求月票求订阅)

第895章 难收尾(求月票求订阅)

夏向维正准备用早膳,忽然得到消息,下意识反问了一句:“昨夜?秦将军杀的?”

他似乎很是诧异。

“是,白家和姚家听说玄策将军昨日与他们起过争执,前去询问,一开始语气还算客气,但玄策将军说‘就算是老子杀的那又怎样,你们管老子在哪!’两家这才咬定他是凶手。”

“老师知道了吗?怎么处理的?”

“靖安王本要去秦府,走到半路又回去了……”

夏向维又仔仔细细问了些详情,接着独自沉吟起来。

“在这个时候……”

他低声嘟囔了一句,拿起碗几粒豆子,在桌上摆开。

先是放了一粒豆子在最上方,他低语了一声“陛下”。

接着又放了两粒在下面,再下面又是五粒。

“左经纶、何良远、钱承运、宋信、吴培……赈灾、出使朝鲜、出使西安、随驾出巡、坐镇河南……说起来,所有的议院大臣都被调走了啊……”

他又拿起几粒豆子,低头思量着什么。

“这济南城内,资历老的可没剩几个了,白义章、姚文华……这种时候正好出了这事……秦玄策杀的?是这个意思……”

夏向维正想得聚精会神,他的新婚妻子刘偀从后面走出来,笑道:“这么大的人了,还把豆子拿来玩,平白浪费粮食。”

刘偀相貌只是清秀,脸颊瘦长,却有种干净聪慧的气质,若说给人的感觉,不像花朵的娇柔,倒有竹子的君子之风。

她是济南一个秀才的女儿,自小喜欢看书,听说山东官员考试对女子放开,最早一批去考,之后进了知事院,又升到内院。

黄河水患时,刘偀与夏向维在公务上打过几次交道,彼此也聊得投机。

夏向维也二十五岁了,给他说亲的人很多,他向来是推却了。

这阵子朝廷倡议民间嫁娶,夏向维才开始有了娶妻的打算,又听一个媒婆无意中说“有个女官爷家里也在给她说亲,看着与夏大人倒是相配,就是年纪大了点,都二十一了……”

“女官爷?”夏向维当时福至心灵,下意识问道:“她贵姓?”

之后两人顺顺利利换了庚贴……

至于婚宴,夏向维是永平府人,家乡父老亲朋故旧都被杀干净了;刘偀的父亲是个愤世嫉俗的,也没多少朋友。

于是操办得简简单单,只摆了两桌请上几个朋友,又各自给同僚们散了些喜糖。

当时王笑是蒙着脸来,喝了两杯酒,又蒙着脸走,没惊动太多人。

……

“不算浪费粮食。”夏向维拾起桌上的豆子一粒粒吃了,又问道:“娘子何日去上衙?”

“再休三日才去上衙。”

“我们成婚之后,你不能再呆在内院吗?”

刘偀道:“殿下虽未明说,听意思是想调我到户部。”

“户部?”

夏向维拾豆子的动作停了停,漫不经心地问道:“我听说,有人上书了三条新政,似乎是官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火耗归公……知事院是怎么批复的?”

刘偀正拿起碗筷,还未得来及吃一口,闻言又放下来碗筷来。

她似有些迟疑,最后笑了笑,道:“我们成婚前可说好的,在家不谈公务。”

“不过是随口问问罢了。”夏向维摆了摆手,又道:“娘子先吃,我去处理些小事。”

他起身往外走去,招手唤过两个心腹,低声道:“你们去替我递信,路上别让人看到……”

~~

羊倌被吵醒时已是日上三竿,他只觉身子骨都要散架了。

他的两个女人一个是蒙古人、一个是孔府寡妇,本来只是想养在家里,也没考虑过名份的事。

但新帝登基后,朝廷却是给她们各封了个诰命。

从此,巴特玛璪、窦秀兰便是羊倌两个名正言顺的平妻。

羊倌回来就琢磨着这事,一直琢磨不透。

——靖安王为什么要管我的家事呢?是因为看重我吗?我一个偷儿有那么值得被靖安王看重吗?

直到昨夜听人说了,他才完全明白过来。

给巴特玛璪封诰命,表示哪怕是外族,只要真心归顺大楚,大楚便不会亏待;给窦秀兰诰命,是为了表示寡妇改嫁朝廷也是不反对的……

原来如此啊。

羊倌明白归明白,但对两个妻子说的却是“这是老子为了你们,苦苦向靖安王求来的。”

巴特玛璪、窦秀兰感动得泪流满脸,都表示要“好好伺候老爷……”

她们都是如狼似虎的年纪,尤其是巴特玛璪,体力极好……

羊倌确实喜欢这种虎狼,但也觉自己差点要死掉了……

今天他睡得正香,感到有人拍着自己的脸,睁眼一看,巴特玛璪和窦秀兰围在床前。

“别闹爷,爷累了。”

“老爷,出事了,秦小哥被人围了,说是杀人啦……”

巴特玛璪这蒙古女人说话不利索,羊倌心里又急,衣服也不穿,一路奔到外堂,亲自招过报信的下人来问。

……

“白俭正和姚伯诚什么时辰死的?”

“夜里丑时二刻,白家别院起了火,尸体都被烧焦了,但应该就在起火的前后死的。”

“扯淡!老子去揍死那两个信口开河的老小子。”

羊倌唾了一口,随手披了件衣服,大步就向外走去,走到半路,却又见一个人神神秘秘地过来,向他低声嘀咕了几句。

“知道了。”羊倌眼珠子一转,点点头又往内院走去,换了一身轻便衣服,跑到院墙边一翻就翻了出去……

~~

锦衣卫千户莫乾骑着马穿过长街。

他脑中还在思考着靖安王对自己的吩咐。

——“两件事查清楚,一是查白俭正和姚伯诚做了什么事,让他们家里迫不及待地要把案子推在秦玄策头上;二是查秦玄策昨夜去做了什么,哦,你去看看李家的百年老参丢了没……”

莫乾想到这里,忽然明白了些什么。

白家和姚家似乎并没有想置秦玄策于死地,从头到尾叫嚷的都是“就是你杀了我儿子”而不是“给我儿子偿命”。

以秦玄策的战功,哪怕真杀了白俭正和姚伯诚,大不了削了武爵,甚至只是戴罪立功……

那与其说白家与姚家是想惩治凶手,不如说是想尽快结案?

……

莫乾抬头一看,已到了趵突泉畔的李府。

他翻身下马,到门前亮了亮令牌,把人家的门房吓得脸色微白。

但这李府门房竟也有几分不俗,温文尔雅地行了一礼,问道:“敢问上差,可是我家主人犯了事?”

莫乾反问道:“你觉得你家主人犯了何事?”

那门房又是一礼,道:“只怕是……怀璧有罪?”

“呵。”莫乾冷笑一声,道:“别在这耍嘴皮子,锦衣卫不是来抢你家东西的,去,告诉你家老爷,有几句话问他罢了。”

他却意识到——李家这样的诗书世家,连门房也有这等胆色,就算靖安王亲自来要那百年老参,对方也未必给……

真是秦玄策来偷的不成?

……

莫乾见了李家老爷,道明来意,说是要看看那百年老参丢了没有。

一路进到后庭,只见前面一座藏书楼甚是壮丽,上书“白雪楼”三字,字迹古朴,气魄不凡。

楼边两联是“人撰古今双学士,天开图画两瀛州。”

四周绿水环绕、山石掩映,风景秀丽。

“这是大户人家啊。”莫乾又在心里感慨了一句,随着李家老爷进了白雪楼,眼看着他捧出一个小盒子。

推开来一看,盒子里空空如也,哪有什么百年老参?

李家老爷脸色一变,惊呼道:“这……”

莫乾却是四下看了看,在地上仔仔细细观察了一会,忽然用手指拈起一小块微湿的泥土,还闻了一下。

“新泥?”

他沉吟着,问道:“李先生,敢问刚才可有人来过这白雪楼?”

“并没有。”

莫乾又环顾一看,只见白雪楼里一尘不染,唯有这一点新泥……

~~

几辆马车从济南东门缓缓驶入,其中一辆马车上载着大笼子,里面关着一只大白老虎。

城门口,一个小厮正等在那,眼看马车来了,连忙上去低声说了几句。

“二爷,城内出了点事……”

王珠听到消息皱了皱眉,手指在马车上轻轻敲着,面露沉思。

——他们咬定玄策杀了白俭正?总不会是知道什么吧?不应该啊……

想到这里,王珠招了招手,唤过一个心腹到马车前,低声道:“你替我报个信,去……”

话到一半,有个路人手里拿着一块饼想要丢给马车后面的老虎,没想到丢在了王珠的车辕上,吓得连忙跑掉。

王珠低头一看,向心腹手下道:“没事了,继续走吧。”

他随手把那饼捡起来,看了一眼,掰碎。

“爹。”王思思凑过来问道:“是不是女儿央着你陪我来接小白,耽误了你的事情呀?”

王珠道:“没有,别人把事情办好了……”

王思思之前在莱州就与小老虎一起玩,那时候老虎还是小小一只,也跟她十分亲近。

后来王珠把王思思带回济南,她就天天吵着,说是要亲自养老虎。

王珠一直没空理这件事,老虎又不是猫,哪是小丫头片子能养的?

这次黄河水灾之后,也不知为什么,王珠忽然就想着要哄女儿,于是特地在离王家不远的地方买了一处院子,派人把白老虎接过来。

王思思果然很开心,掰着手指头算日子,今天早早就到城门外接老虎。

“爹你真好。”

“嗯,既然我给你把小白接来了,你能答应爹一个要求吗?”

王思思小脑袋一偏,想了想道:“我是替三叔照顾小白,为何还要我答应爹的要求?”

王珠一愣,问道:“你不问问是什么要求吗?”

“你从来没有事情要求我,这肯定是很难的事呀。”王思思手指支着下巴,想了想,道:“我还是不要听了吧。”

王珠默然了一会。

他转头看向窗外,眼神中难得露出为难的神色,似有什么烦恼。

“那明天带你去明湖楼吃饭吧?”

“爹你不是很忙吗?昨夜那么晚才回来,明天又那么早起来,还是不要去比较好。”

王思思说着,忍住不住掀开帘子去看后面的老虎,嘴里“嗷”了两声,自己乐得咯咯直笑。

王珠再次默然……

马车停在新买的院子前,王颙带着张光第已等着院门外,伸长了脖子,冲着马车喊道:“思思,老虎来了吗?”

王思思从车窗探出头来,笑道:“来啦来啦,虎头、姐夫,你们早上跑哪里去啦?”

“陪光第练武去啦……”

王珠先把王思思抱下马车,随手在王颙脸上一捏,淡淡道:“怎么不去讲武堂?”

“不是光耀大哥成亲吗,我们多告了一天假,想要看看老虎……”

“不务正业,下午就给我回讲武堂去。”

“是。”张光第连忙拱了拱手。

王颙却是拉了拉王珠,轻声道:“二叔,昨天跟你一起走的姑娘是谁呀?”

王珠眉头一皱,板着脸道:“昨天巷子里那孩子是你?为何在那撒尿?”

“啊……张家那么多人,茅房又不够用……”

“别再提这事,没来由丢了王家的脸面。”

“哦……”

~~

白义章从秦府回了家,脚步匆匆进了书房,转头向姚翰良道:“你还跟着我做什么?还不快去请你父亲尽快赶回济南。”

姚翰良是姚文华的长子,也是姚伯诚的父亲,长得仪表堂堂,三络长胡梳理得很漂亮。

他一心修道,并未任有官职,但有个协正庶尹的文勋在身上,又等着袭伯爵之位,素来有威仪。

今天遭逢丧子之痛,又随白义章闹了一通,姚翰良脸上也不见了平日的仙风道骨,一派慌慌张张……

听了白义章的话,姚翰良忙不迭应了,转身就要走。

“慢着。”白义章又喊一声,背着手踱了两步,又问道:“你家那几个下人处理了没有?”

“要要要怎么……怎么处理?”姚翰良忙问道:“杀……杀了?”

“杀什么杀!”白义章气急道:“眼下这个时候你还敢杀人?不要命了?赶快拿银子封住他们的口,等风头过去了再把人送走。”

“封口?你是说两个孩子掳了女人的事?不过是两个妓子……有什么关系……”

白义章气得跺脚,指了指姚翰良,摇头不已。

“怪不得你儿子会蛊惑我儿子做出这等事来,知事院的人都敢掳?回头万一事发了,我们两家都得因这两个孽障完蛋!”

姚翰良一听,十分惭愧。

“但眼下人都死了,我们才是苦主啊……”

“人若没死,这事还可以遮掩,堵住那两个女子的嘴便是。现在就是人死了,还有那一场大火,这才叫麻烦,明白吗?”

“这……我们该如何是好?”

白义章气得抚了抚额头,闭上眼,心里骂了一句——我儿子为何与这蠢材的儿子为友?

他深吸几口气,放缓语气,道:“秦玄策说不出他昨夜去了哪里,正好,我们咬死了人是他杀的,不要再追查下去了。让他把事情认下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啊!竟是这样吗?我真以为是他杀的……”

姚翰良惊呼一声,又道:“不是,我怎么看这事情越闹越大了?那秦玄策怎么可能把这杀人的案子背下来?”

“你还不明白吗?只看秦玄策的反应,他昨夜必是干了比杀人还严重的事。他与其供出来,不如认了杀人的罪。”

“是……是吗?”

白义章叹了一口气,道:“一定要我跟你点透是吧?秦玄策斩杀豪格,这是何等大功?他才多大年纪?就不怕功高盖主?还有,他姐姐与靖安王那是什么关系?

他只要够聪明,就该明白如今正是他该犯点过错,缓一缓自己的仕途的时候。你没见靖安王追杀多铎、攻打徐州、收复河南都不敢用他?

我们只要再给他点一点,他也许就会把杀人的罪责担下来。如此,他瞒下他昨夜做的事,我们瞒下那两个孽障昨夜做的事,两全其事,明白吗?”

姚翰良一愣,道:“但我看他好像没有这个想法啊。”

“那是他脑子不好使,还没想通,给他点时间想想,我们再趁机把事情抹干净。”

“怎么抹?”

白义章又抚了抚额头,像是有些不耐烦。

“把两个孩子尽快安葬了;把那些知情的下人封口;把证据清理干净;再去告诉那两个女人不要闹事……”

“那这事就这么算了?”

“不然呢?你派人再去把那两个女人杀了?当锦衣卫是吃素的……”

话到这里,白义章眼中忧色更重,忽又问道:“你知道什么是‘财产税’吗?”

“不知道……”

白义章瞥了姚翰良一眼,也不太愿意跟他细说,简单解释了两句。

“不久前有人上书了三条新政,这还只是个引子,我看靖安王如今把议院各大臣都调走,怕是又要进一步改税制了,他在修黄河、在征兵啊。人穷疯了,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这与我们的事有何关系?”

“有何关系?我问你,如果家里银子越多就得交税越多。你同意吗?你父亲同意吗?”

“这不是乱来吗?!不是,我……我家里其实没多少银子……”

白义章“呵”地冷笑一声,道:“以前我在户部任侍郎时,令尊还是部堂大人,你和我说这些有意思吗?”

他手指了指姚翰良,指了指自己,又道:“这种时候,别犯过错,要是让人捉到一点小纰露,你和我就要成为被杀来儆猴的鸡,明白了吗?”

姚翰良眼睛一瞪,像是吓了一跳。

白义章恨铁不成钢地摇了摇头。

“看我做什么?还不快去抹痕迹,都是被你儿子害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