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850章 窥江南(求月票求订阅)

第850章 窥江南(求月票求订阅)

和李香君、顾横波一起玩,确实是非常好玩的。

两人不仅是长得漂亮,还博古通今,典故传说张口就来,比起苏明轩还要像是称职的导游。

王笑好奇的是,楚朝历史面目全非,少了陈圆圆之后,秦淮河上还有没有八艳?

一问之下,顾横波微有些诧异,很快又收敛起来。

“国公若问秦淮河上的美人,岂止八人尔?”

说起秦淮风物,她如数家珍,娓娓道来。

“马湘兰之后,花魁当属柳如是,其人风华绝代,又知书善律,分题步韵、倾刻立就,才名远盖,入了尚书府为侧室……”

“次年则是寇白门艳惊四座,一摘魁冠便入了保国公府……”

“这些皆是已从良的,至于如今群芳花竞秀,奴家与香君都只是略有薄名。奴家年岁渐添,香君已从了良人。真出彩的,有卞玉京、卞赛妹这一对姐妹,精通琴棋书画;又有董小宛清冷卓绝;李十娘高挑冷艳;郑妥娘韶丽惊人;王氏三姝各有千秋……”

“董小宛?”

王笑忽然想到一桩小事。

记得前世大姨看过一个什么剧来着,说是,董小宛后来没有死,被设计假死送入宫中,后与顺治相爱,便有了顺治因汉人女子出家一说……

那时我还小,信以为真。如今看来这剧一定是假的了,大姨误我啊。

董鄂氏……也不知乌云珠现在过得怎么样了?

恍然间竟有些记挂起那小女孩了。

……

“国公?”

顾横波最会察颜观色,顷刻间便将王笑这微微的走神尽收眼底,轻笑着唤了一声。

“唔,你接着说。”

王笑掐指一算,刚才她说的远远不止八人了,不必自己担心人家凑不够秦淮八艳。

顾横波刚才说‘年岁渐添’却是自谦之语,她不过二十来岁,风华正茂。

至于说李香君从了良人……王笑目光看去,见李香君虽美,确已洗尽铅华,未带一丝风尘气。

唔,看来她们不是徐州大户们买来送我的……

顾横波又莞尔道:“说起小宛,奴家在京中时,常扮作小生与她合演《西楼记》,若有机会,敢请国公一观,如何?”

“唔,如此甚好。”

“那便一言为定。”顾横波不像别人,她丝毫不怕王笑,又道:“那且让奴家为继续为国公引路,游览此间。”

……

“戏马台并非只是西楚霸王筑于取乐之所,亦是出于战略考虑。”李香君抬纤手一指北面徐州城,道:“若逢用武之世,屯千人于此,以与城相表里,虽用十万人不易取也。”

王笑本只是神色淡淡的,与她们还有些疏离之态,此时闻言才有些讶然。

“李姑娘也懂兵法?”

顾横波抿嘴浅笑,眼中波光流露,戏语道:“往日皆听人称她‘李大家’,也就是国公称她作李姑娘。”

李香君行了一礼,道:“奴家并不懂兵法,不过是引用苏知州之宏论,聊作闲谈。”

王笑点了点头,便听秦小竺附耳悄声道:“我竟不知这徐州还有一个姓苏的知州,好有见地,你要不要大用啊?”

王笑附在秦小竺耳边悄声道:“人家说的是苏东坡啊。”

“哦,东坡就东坡,非要说是苏知州,娘希匹。”

顾横波眼波一转,瞥见二人接头交耳的样子,心中微微有些好奇憧憬,也不点破。

“国公可知我们九月九吃的重阳糕,也与这戏马台有关?”

“哦?”

连秦小竺也颇感兴趣,目光又转向顾横波。

“相传在南北朝时,宋武帝刘裕正是于九月初九登戏马台,骑马射箭、检阅军伍,后定下每年这一日演军。而重阳糕便是从当年发给三军士卒的干粮演化而来。”

李香君补充道:“唐人有诗赞曰‘天门神武树元勋,九日茱萸飨六军’,指得便是刘裕演军之事。”

秦小竺心想,宋朝皇帝不是姓赵吗?哪又出一个姓刘的‘宋武帝’?唐朝不在宋朝前面吗?唐人怎么还能写诗称赞?

她这般想着,一头雾水。

王笑见秦小竺眼神迷茫,十分可爱,正想给她解释。

顾横波最是擅长察颜观色,不等王笑说,便将‘刘宋代晋’的典故说得七七八八。

“这南朝宋却不是赵宋。刘裕是晋末人,少时贫苦,寄养在别人家中,故小名‘寄奴’……最后他代晋自立,成了一代定乱代兴之君。”

末了,顾横波忽然向苏明轩笑问道:“不知苏兄怎么看宋武帝刘裕?今日既是微服出游,哦,奴家称一声‘苏兄’不碍事吧?”

苏明轩被她美目一望,有些失神,中规中矩道:“刘寄奴成美大之业,智勇仁义使然也。”

这是史书上的评价,苏明轩答得工工整整,他一惯做事仔细不逾矩。

顾横波又瞥了一眼王笑,心笑自己给了苏明轩一个表忠心的机会,惜对方不懂得把握。

没想到李香君微微犹豫,却是开口道:“奴家认为,刘裕徒步仗剑,荡残除凶。沉毅才略,一时之雄。魏晋以后,惟刘裕之取位或无愧,盖晋于桓玄篡后已亡。”

苏明轩脸上笑意一敛,心中激赏。

——好一句‘取位无愧’,风尘女子竟有如此胆气。

顾横波微觉有些不安。

她是名妓,迎来逢往见惯了达官贵人,语言间轻描淡写地营造机会给人表露忠心,这种事做得十分顺手。

没想到今日苏明轩不接,李香君竟是自己接了。

“呵,痴女子。”顾横波心中摇头,又去观王笑的反应。

王笑恍若未闻,还在与秦小竺交头接耳。

他早将李香君偷眼观察自己反应的那惊鸿一瞥看在眼里。

——这女子确实聪慧,可惜城府不够深,怕要给人当了枪使。这方面她就比我家芊儿、眉儿差了许多。

秦小竺听不懂这些,还蛮开心的,她最喜欢听刘寄奴这种打打杀杀的故事,低声道:“怪不得,出来玩还是该请两个名妓陪同才是好玩。就这一个破山,一个破殿,她们来了之后,景色才像是活过来一般……”

“这就是导游的好处。”

秦小竺想了想,带着些娇憨的口吻道:“名妓果然好玩,再听她们唱个曲吧?江南这些人可真懂享受,怎么说来着……如沐春风!”

“呵,那些人就希望我玩得开心,把他们都忘了。”

“这些老货要把她们送给你?”秦小竺警惕起来。

王笑已看明白了,淡淡道:“他们送不起。”

说送不起,倒不是徐州商绅的银子不够,要送姿色不逊于她们的美人当然能做到,事实上他们也送了好几个了。

但要给王笑送李香君、顾横波这样的,他们名望、才气不够。

到了她们这个层次,艳冠秦淮、才绝江南,不是一般人想买就能买的。

这是文人划地自盟的圈子。

简单点说,读书人们捧出几个才艳双绝的名妓,使之名冠江南,然后大家比才华、比相貌、比前程,看谁能打动她们的芳心,摘得名花。

从某种程度而言,她们有一定的选择权,可以自己选择委身于什么人。

但选择权只局限于文人雅士权贵,若是遇到一个寻常的走卒贩夫,哪怕你们再真心相爱,也只有被双双溺毙的下场。

她们是读书人的奖品,这奖品包括她们本身,更丰厚的却还是随之而来的巨大名气。

江南读书人要的是‘佳话’,要的是一朝成了入幕之宾,天下知名!

司马寿若想赎买李香君,江南文人大概要奋起大骂。

——肥头大耳的无才无德之辈,竟妄图唐突佳人,何不以溺自照?视我秦淮无人乎?!

当然,要强抢也不是不行,但人家也是有后台的……

就算抢到了,读书人整天写文章写诗骂你,还要流传后世,一般人也吃不消。

但,王笑自认为还是有实力硬抢的……

谈完刘裕,顾横波又吟了一句词。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到刘寄奴,不由便想到稼轩此句。”

她看向王笑,微微笑道:“国公词才盖世,亦是豪迈慷慨,不知今日是否也赋诗一首?”

一句话,苏明轩也看向王笑,有些期待。

他自己不擅长诗词,却和王珍一样是顶喜欢参加诗会的。

——山东风气简朴,遥想当年觥筹交错的盛景,恍如隔世啊。

王笑不语,心道顾横波是研究过自己的词风……不对,她研究过自己的抄袭习惯。

他摆了摆手,道:“没有灵感。”

顾横波微微一笑,道:“不如我吹笛一曲,香君歌之,为国公抛砖引玉可好?香君可是不轻易与人歌唱的。”

“好啊!”秦小竺抚掌应喝。

顾横波自转身让随从将自己的笛子取来。

她有‘南曲第一’的名号,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她能称第一,技艺自是极精通的,轻抚长笛,声音呜咽,婉转清扬。

李香君低头听了一会,拈着手指清唱起来,歌声入耳,其韵悠长。

“千古几兴亡,乾坤终不老,拔山盖世安在哉?台上浮云台下草……”

苏明轩听得呆住,直到一曲歌罢,良久方才喃喃道:“这竟是现作的曲,现作的歌。”

“雕虫小技,国公见笑了,现在砖抛了,该把国公的玉引出来了吧?”顾横波收了笛子,向王笑说道,神情仿佛老友。

王笑转头一看,见那边自己的几名随从已押了一人上山。

他淡淡点了点头,负手道:“李姑娘这诗应景,奈何我只得一句残句,倒可以与诸君共赏。”

目光在徐州商绅脸上一扫,王笑方才开口。

“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戏马台上,众人还沉溺在对西楚霸王‘力拔山兮气盖世’之威的追思当中,这一句残诗硬生生把这一切压下来。

徐州一众大户皆惊,面露惶恐之色。

李香君、顾横波为其气势所慑,一时说不出话。

至于别的情绪与猜想,大概还要慢慢酝酿……

~~

王笑换上笑容,摆了摆手,道:“我还有些公务,稍待。”

嘱咐秦小竺自己看风景,他转身走开。

“国公,查清楚了。”一名心腹属下拱手说道,“这两个妓女在我们攻打徐州之前就到了,是和几个书生一起来的,住在余家的积善堂里……”

“那些大户开始搬东西了?”

“是。他们得到国公来户部山的消息,聚在一起商量了一会,请两妓出面拖住国公,现在正在把家中值钱物件收拾起来。”

“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是那样的人吗?”王笑冷哼一声,问道:“柳岚山押来了吗?”

“押来了……”

柳岚山眯着眼,望向远处李香君、顾横波的身影,心中感触良多。

曾几何时,自己还在秦淮河上泛舟清谈,妙歌曼舞,吟诗作赋……转眼间已成阶下囚。

如今心境,唯有南唐李后主能懂……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难怪朋友同僚一听要北伐都是摇头不已,当时自己骂他们留恋安乐乡,现在看来,他们都在嘲笑自己这个大蠢货。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你认得她们?”

——让人讨厌的王笑又来审问自己了。

柳岚山淡漠地应道:“歌姬奉为上宾,志士屈于牢笼,此国事之悲哀。”

王笑无所谓地笑了笑:“人家是百姓,我还能把她们也捉起来不成?你不一样,你是叛臣。”

“你才是叛臣。”

“说说吧,李香君为何来徐州?你应该知道。”

柳岚山一愣。

他确实知道一些,也确实也很想说。

“李香君空有一副绝美皮囊,一身才气,本道是个玲珑心思,却是个瞎了眼的蠢女子,那复社侯方域算什么东西,竟也值得她倾心相许?呸!”

“哦?”

王笑颇感兴趣,这柳岚山今天一开口就气急败坏了。

“复社侯方域又是谁?”

柳岚山一愣,下意识问道:“你竟不知侯方域?”

这么一说,王笑想了起来。

还以为是哪里来了一个‘复社侯’方域,原来是侯方域。

《桃花扇》还是听说过的……李香君,侯方域,呵,历史变迁,为何这两人还能凑到一起?

“侯方域可是士族出身?”

“本是书香士族,其远祖落罪被充军到了商丘,再后来他祖父争气,两榜进士,官至太常寺卿。他爹任过兵部右侍郎,总督七镇军务围剿过唐中元,兵败,又到南京任户部尚书,今年辞官了,呵,他不是首辅大人的对手。”

“怪不得。”王笑点点头,看来哪怕世事变迁,这种士族如果运气好的话,也许能流传下来。

读书还是有用的。

“李香君的身世呢?”

“呵,无知……李香君家是苏州阊门大户,其父也是东林党人,家道中落才坠入风尘。”柳岚山鄙视地看着王笑,道:“秦淮名妓中能出头的多是官宦人家出身,董小宛是苏绣世家、卞氏姐妹原也是官宦人家。”

王笑又道:“说说复社。”

“复社是不过只是一群高谈阔论之悲,自诩东林正统,其实食古不化,我深鄙之!”柳岚山面露不屑之色,冷道:“这些人称要‘兴复古学,务为有用’,故名‘复社’,表面上揣摩八股、切磋学问、砥砺品行。其实联络四方、结党营私,意图控制朝野,实首辅大人心腹大患……”

说到这里,柳岚山忽然住嘴,闭口不言。

王笑淡淡道:“又不是什么机密,你不说我也能知道。说不说对我差别不大,对你差别却不一样。”

“虽然首辅大人才是东林正统,但到了江南以后,为了维持朝局,难免要触动江南地方的利益。复社之人,多出自江南大族,背后是江南士族、地主、商贾,处处与首辅大人作对。

先帝登基之初,云间社、香山同社、浙西闻社等十余社一起组成复社,其成员相继登第,声动朝野,至今已十余年,从之者几万余人,祸乱朝堂。

不仅是复社,朝中又有阉党、军阀,甚至南北两派之争叫嚣尘上……若非如此,我们早就收拾了江北四地的蠹虫,岂能败在你手上?”

——再强调一下,复社虽然江南本地的文化人多,但我柳岚山还是看不起他们。治他们要时间而已。

接着,柳岚山又说了半天。

他是文化人,各种内幕张口就来。不像锦衣卫打听江南情报很多时候都是“那群文人又聚会了,听不懂在说什么。”

复社成员很杂,其中还有一些人主张政治改革,追求民主自由思想……这倒让王笑有些惊讶。

“说说侯方域,他来徐州做什么?”

柳岚山道:“屡次落第的迂阔书生,也配让我提他?复社四子当中,我最鄙他与冒襄,乡试都考不中的废物,也敢妄称江南才子魁首。呸!”

王笑道:“你嫉妒他。”

“我没有!我这样的年少进士嫉妒他?你放屁!是李香君瞎了眼!论文章,他华藻过甚,不过是金玉其外。至于诗词……那不过是小道。我修的是治国之道、行兵之法,不屑为之而已。至于人品相貌,我何处输他?!”

“我虽还未见他,听你这话,觉得你处处输他。”

柳岚山大怒,脸色涨得通红。

“侯方域名气虽大,全赖李香君托衬而已。他替李香君作传,自夸李香君从此除他之外,不再给别人弹《琵琶记》,一时名声大噪。今日之事便是明证,若无李香君,你能向我问他?一个秀才,你向我问他?”

王笑心想,你看你,把人家千古佳话说得这么……

“你不必激动。”

柳岚山更激动了,愤愤道:“我与家中妻子伉俪情深,成婚后发誓绝不纳妾。偏那李香君心高气傲,被侯方域花言巧语骗了,说要娶她为妻,呵,尚书之子,娶她?放他当了入幕之宾,等被带离京城,还不是一顶小轿半夜抬进门了事,这等把戏,我柳岚山不屑为之!”

骂完,他犹自心气不平,冷笑道:“跳梁小丑,也敢帮沈保联络孟世威,妄想对付首辅大人,清君侧?他也配?当时我便该劝首辅杀了……”

话音未了,柳岚山停了停,接着又是讥笑一声。

“明白了?”

王笑道:“早明白了。”

“他蠢吧?背后的利益关系都看不明白,也敢来找你,呵。”柳岚山摇头不已,“你要怎么做?”

“我审你,又不是你审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