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467章 王斋主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467章 王斋主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8:33

第467章 王斋主

王笑便这样在秦家安顿下来。

打仗这种事,不是他跟秦成业说一句“我们上去干”,便能冲出去干的。双方都在互相了解、互相试探,寻求对自己最有利的那一条路。

秦成业一方面试探着王笑,另一方面也试图打探清廷的动静、八旗军的动向。

王笑每日厮混在营地里,衣袍越来越脏,脸上的稚弱之气也一点一点褪下去,也稍稍有了些小身手。

他对秦家每一个人都很亲近,对关宁铁骑中的将领也很亲厚,似乎忘了自己是个侯爵,要融入这些军中糙汉。

日子在这种戎马生活中一天天过着,有时候到了夜里,王笑会和秦小竺悄悄爬到营地里高高的草料堆上呆着。

白日里王笑慢慢变得像一个将军,但每到这时候,他和秦小竺便会像两个乡间的野孩子。

有时候他会让秦小竺帮自己按一下酸痛的胳膊,有时候就只是漫不经意地闲聊着。

两人聊的话题既有阵战经验,也有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有时候也会说起京城那些旧事。

王笑会想念唐芊芊、缨儿、钱朵朵、淳宁……当然,他也会想王家的人,比如两个兄长。

他甚至还有一些挂念自己便宜老丈人——“也不知道父皇他累病了没有,每天要批那么多折子。”

而想到王珍时,他每每都要念叨一句:“大哥还欠我一百两银子呢……”

~~

王珍并不记得欠王笑一百两的事。

那不过是一点零碎钱……

正月十三,元宵节未到,王珍已准备出京一趟。

威风寨的山贼在京畿之地叛乱,朝廷派神机营前往平叛。王珍几方运作,终于让自己跻身为杜正和的慕僚之列。

锦衣卫已打听出王珰正在铁豹子军中,王珍必须在‘王家子弟参与造反’这件事被人发现之前,带回王珰……

出发前,陶文君替他收拾着行李,有些抱怨道:“年节还未过完,你便要离京,莫不是在外面有了新相好?”

王珍苦笑,他并未将王珰的去向透露,便摇了摇头,只是道:“我真是与杜将军一同去平叛。”

陶文君面上忧色更重,道:“人家当官都是为了挣钱,偏我们王家为了这点官位,往里面填银子不说,如今还得干这么危险的差使?”

她说罢,又碎碎念道:“我表舅当到尚书,好歹还贪了些银子回来。我们家呢?酒也不卖了,捐银子换了虚阶回来,现在到好,还要你到战场上?”

王珍摆了摆手,笑道:“对付一些草寇罢了,趁机沾点功劳回来。”

“草寇?我听说那铁豹子可是快把真定府打下来了,你非去与这种凶徒照面……”

“你放心,不会有事的。”王珍正色道:“草寇聚众而起,往往一开始声势浩大、催枯拉朽。其实是因我楚朝地方卫所糜烂,走投无路的贫民奋起抢掠,但他们也只有这一时的势。你现在听闻他聚起十几万人,其实不过都是些未经训练的民众。等他们攻坚城不下,从贼的百姓倦了,这势也就散了。”

“总而言之,等杜正和神机营一至,铁豹子一击必溃。”

陶文君见他说得郑重,稍稍放下心来,又问道:“真的?”

“真的。”王珍点点头,叹道:“只是这一闹,又是死人无算,留下遍地狼藉。保定、真定两府今年的春耕怕是又毁了……”

“我一个妇道人家,管不了那许多,总之你得好好回来。”陶文君将衣服往包袱里一放,交待道。

王珍便道:“二弟在山东已安排妥当了,你在家中也收拾收拾,等我回来就把家小带过去。”

“真要去?”

“嗯。你娘家人也知会一声,今年京里不安生。”

“那爹怎么办?他可是死活不去。”

“爹最后再走吧,等有变故,三弟会带他走。”

陶文君四下一瞧,压低声音道:“我听了风声,说是唐逆开了年就要东征,京里人心惶惶……但陛下已发了旨,私自逃京可是死罪。”

“我自有安排,你收拾着。”

陶文君点点头,咬了咬唇又低声道:“还有件事……家里……没银子了。”

王珍一愣。

“生意许久没做,一大家子的开销又还在,过了这年节……”

王珍便笑了笑,从怀里掏了个令牌出来,交在陶文君手里,道:“早知道你不容易,倒没想到你撑到现在才开口。要多少银子,你派人到京郊产业园支取便是。”

“这,是三弟的产业啊?”

王珍难得有些玩笑般道:“他长大了,也该开始拿些银子补贴家用了。”

这一句话哄得他老婆很有些开心。

王珍便又交待道:“如今我出了京,娘子你大可去京郊产业园看看,空了帮忙管管。”

“我?我一个妇道人家的……成吗?”

“娘子曾说过我有商才,但在我看来,你比我有商才……”

这一举动看似随意,王珍却是做过考虑的。

如今傅青主不在,京郊产业园落在王珍手上打理,但他书生性格,其实不爱管这些,别的乱七八糟的事情又多,早有心找人管着。

陶文君从小出身商贾,这些年在王家打理得井井有条,可惜有些急功近利。

但自从她被骗了二万两银子之后,反而好了很多……

王珍交待过家中诸事,出了门,一路进了神机营。

半日之后,杜正和一声令下,神机营缓缓南下,开拨真定府。

~~

次日,两个书生在王家门前求见王珍,扑了个空。

这两人却是胡敬事与孙知新。

他们决意启蒙思想之后,首先想到的便是在京城的阮康平。

阮康平亦是‘永平四秀’之一,甚至是四人中最有才华的一个,少年时便得卢正初青眼看中,收为弟子。

在胡敬事、孙知新想来,阮康平必定能接受自己的主张……没想到的是,阮康平拒绝了。

阮康平拒绝的理由很简单:“卢公新丧,丁曲又卖师叛国,我万念俱灰,对此事我实在提不起兴趣。”

胡敬事当时便有些急,道:“你继承卢公衣钵,自该想着振兴家国,何况我们的思念与儒家圣人思想其实是相融的,子曰‘有教无类’,这与开民智……”

孙知新却是不待胡敬事说完,便将他拉了出来。

“孙兄,你为何拉着我?”

“看不出来吗?什么万念俱灰?你没见他脚底下崭新的官靴?你与他大谈其道,人家只是在敷衍你,半句真心话不与你说。”

“可是,我们是特地来找他的啊。”

孙知新摇了摇头,道:“我们不是来找他的,我们是来找志同道合之士。道不同不相为谋,走吧。”

胡敬事一愣,只好垂头丧气地跟着孙知新离开。

走时他回望了一眼卢正初的宅邸,想不通一个为国身死的老臣,是如何将一个曾经满腔热血的青年教导成最后这个样子?

但对于阮康平而言,这整个京城、整个天下,都已是他的老师。

他站在卢正初平时常站的小楼上,看着昔日两个好友的背景,摇了摇头,自语道:“你们居然被王笑那种小人骗得团团转,太让我失望了……”

之后几天,胡、孙二人在京中联络了许多书生,却接连碰壁,最后还被锦衣卫捉了起来。

好在小柴禾打听出他们是被王笑本人蛊惑了这种奇奇怪怪的主张,便又将人放了。

这件事之后,便有一个名叫罗德元的户部官员慕名跑来找他们,与他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辩论。

罗德元对他们的主张既有接受,又有排斥,最后似乎陷入了某种迷茫,于是指点他们去找一位‘从心斋的主人’。

孙知新又不像罗德元那么傻,顺着从心斋轻易便打听到了王珍。

事实上,从心斋的主人是王珍,这本就不是什么秘密,也只有罗德元不知道。

胡敬事与孙知新便跑来王家拜会,没想到却被告知王珍已随神机营南下平乱。

胡敬事愈发失落,便问道:“百姓对我们的说法不感兴趣,读书人又讥讽我们。怎么办?”

“我们也去真定。”孙知新目光愈发坚定,道:“我一直奇怪怀远侯年纪轻轻,如何能有那样的见地?如今想来,必是受这位‘从心斋主’的教导,我们应该去找他!”

“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