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1065章 时机到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第1065章 时机到

作者:怪诞的表哥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8:33

第1065章 时机到

张光耀想了想,却不说牛老二被捉之事,而是先换了一个话题。

他看向秦玄明,道:“问题在于,现在许多事都赶到一起了。僻如,陈惟中陈大人今日刚向将军提出,他想要尽快在南京颁发新法……”

秦玄明问道:“这种文官的事与我们何干?与锦衣卫捉了牛老二又有何干?”

“新法触动江南士绅根本利益,必然会激起许多人的反扑。尤其是在这种时候,郑芝龙已到舟山,马上就要与我们开战。此时颁发新法,就是把江南士绅推到我们的对立面,逼着他们投靠郑芝龙……”

张光耀说到这里,秦玄明再次打断道:“那就让陈惟中停下来!这些文官,屁事不懂,就会瞎闹。等打败郑芝龙,他爱怎么变法怎么变,别误了老子……不,本将守南京。”

“陈惟中是故意的。”

“故意的?”

“是,他故意选在这个时候颁发新政,目的就是让那些反对者一股脑跳出来。将军该知道,这些江南士绅世代占据着天下最富庶之地的利益,把持着科举的功名……要人把这些吐出来,他们必不会善罢甘休。”

“老子不知道,老子叫他们吐出来,他们就得吐出来。”

张光耀苦笑道:“不是这么简单……”

他心想“秦将军你肯定是玩不过人家的,你叫人家吐出来,人家表面上顺服了,背地里两下就玩死你,这就是聪明人和莽夫的区别……”

这种话却是不能明说的,张光耀只好道:“陈大人的意思是,与其等以后那些士绅在暗地里使绊子,不如现在就给他们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站出来支持郑芝龙,就是一次把反对者都逼出来。”

“他玩这么大?能镇住场子吗?”秦玄明问道:“晋王都不在南京,万一玩脱了,南京城丢了,我拿什么颜面见晋王?!”

“关键就是晋王不在南京。晋王在,当然没人敢动。但晋王不可能一直坐镇南京。换言之,眼下能有这个局面,就是晋王信任陈惟中,答应让他博一把。”

“那我们要怎么做?”

“给陈惟中兜着。”张光耀道:“陈惟中要趁大战之前颁发新法。南京必乱。我们要镇住场面,直到晋王与秦老将军击败郑芝龙、岑安国。

然后就能清洗掉那些敢造反的、威慑住那样老实的。如今一来,往后朝廷再变法,阻力就会小很多。”

秦玄明道:“兜住?这他娘的是不是这么一回事?成功了,功劳都是陈惟中的;但随便出个岔子,可就是老子的黑锅。”

“这……似是如此。”

秦玄明又臭骂了一句,但还是问道:“要怎么给他兜住?”

张光耀道:“自古变法皆有阵痛,南京城肯定是要出乱子的,有乱,才会有治。只是看这个乱子有多大,要死多少人……其中的关键在于,我们军中将领有多少被收买了,被收买的人少,这乱子就小。”

“哈,谁敢背叛晋王?”

“不是背叛晋王。”张光耀道:“若有人被收买了,绝不会认为自己是背叛了晋王。他只会觉得,他所做的是为晋王好。

他们会说‘晋王你看,江南不适合新政,我们不能再江南废除科举、重整税制,因为江南绅衿民心所向’,于是,这些人会心安理得地与江南士绅勾结。有时候,哪怕只是一个小小的情报,都可能导致南京失守。”

他微微叹息了一声,又道:“因此,这次锦衣卫扣押牛老二,是谨慎起见。”

秦玄明道:“你说别的人被收买了我信,牛老二那种没头脑的莽夫怎么可能被收买?锦衣卫胡乱捉人,没来由坏了我的军心士气。”

张光耀道:“是啊,只怕镇戍营军心不稳……这样吧,末将去城外兵营坐镇,城内防事就交由将军了。”

秦玄明道:“要是打仗我没问题,这城内要是出了乱子,我怎么办?”

“若有变故,将军以武力镇压便是。末将也会及时赶回城中。”

“好。”

张光耀一拱手,又道:“既如此说定,末将就答应陈大人近日颁发新法,我们配合他。”

“知道了……”

~~

正月十八日,主政南京的陈惟中告示全城,将在南京正式施行北楚的新政。

一石激起千层浪,南京士绅群情激愤。

这个时候,反而是钱谦益出面,把江南士绅激愤的情绪稍微控制了一下。

钱谦益声望虽然高,但能暂时控制住舆情的原因却不是真能劝说大家支持北楚新政。

事实上,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明白,钱谦益是在等,等绅衿的情绪被压抑到极点、更是等王笑与郑芝龙大战的结果出来。

一旦郑芝龙进入长江,兵逼南京。那时才是最好的时机,士大夫们最愤怒的怒火爆发,群起配合郑芝龙反攻北楚……

如同乌云聚集,北楚的严政之下,越多越多人都在苦等那一声惊雷。

短短数日之后,消息传来,岑安国从舟山出兵,在余姚逼退秦山湖,反攻杭州。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郑芝龙已亲率水师出征,配合岑安国。

正月二十三,郑芝龙收复松江府,水师驶入长江口。

此时北楚在南直隶与浙江一带仅有五万兵马,王笑被岑安国死死拖在杭州,无暇支援。

郑芝龙把握战机,迅速溯游而上。

正月二十七日,钱谦益再次收到消息,郑芝龙已收复苏州常熟县,兵逼镇江。

“太好了!”

纵使钱谦益文章盖世,闻信也不知如何形容自己的狂喜之情。

他就是常熟人,听闻自己的家乡被收复,家乡父老不必再受北楚严刑酷法盘剥,自是无比欣喜,老泪纵横。

于是他又赋诗一首。

“争言残羯同江鼠,忍见遗黎逐海鸥。京口偏师初破竹,荡船木杮下苏州。”

他恨不得南楚王师早已收复江南,到时天下平定,乘舟东下,回家乡去看一看……

此时坐在钱家书房里的马叔睦看着钱谦益老泪纵横的样子,却是非常鄙夷。

马叔睦是办实事的人,不像钱谦益,写几封信、写几首诗,就坐等收获官位和名誉。

他只是很简促有力、很坚定地说了一句。

“时机已到,动手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