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 第978章 克夫命(求月票求订阅)

第978章 克夫命(求月票求订阅)

王家。

袅袅琴音响起。

王康盘腿坐在矮案间,斟了一杯清茶,闭眼听着琴声,品味着茶的回甘。

“还是家中舒适啊。”他微微感慨了一声,抖了抖袖子,拿起案几上的报纸看起来。

等到那中年琴师一曲弹完,起身在案几对面坐下来。

他是王康供奉的清客,每天早上为主家抚琴,再一起品茗聊上几句,颇有几分文雅之风。

“想必老爷在西安喝不到这么好的茶。”

“哦?先生何以知晓?”

“好茶须有好水,所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他处没有好水,岂有好茶?”

王康抚须而悦,笑道:“不错,老夫这次去关中,虽是开阔了眼界,唯有三桩不好,一是听不到先生的琴、二是品不到济南的水、三则,看不到每日的报纸,哈哈……”

他把手中的报纸递给琴师,自己又拿起另一份。

“如今我家三郎秣兵厉马,誓要收复燕京,等老夫回了京城,只怕这泉水是再难喝到了。”

王康又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道:“老夫早料到这一天,故而在京城置了许多宅院良田,这不过是商场沉浮多年、随手为之而已。往后再富,少了这甘泉之水,也是遗憾呐,正是万钟于我何加焉?”

琴师于是感慨赞叹了几句,两人便谈起报纸上的实事……

昨日城内最大的事,便是城南那边发生了凶案。六个凶悍建虏混入城中杀了一户人家,又有不知名的高手击杀了这六个建虏。

两人猜测着这江湖高手会是何人。

那琴师也是博闻强识,说起当今天下的绿林高手也是头头是道,什么“天都侠少”项元池、“渔阳铁剑”赵燕、“铁枪秀士”吴殳……

王康听得正高兴,那琴师又话锋一转,问道:“老爷可觉得近日这报纸不如先前有趣了?”

“咦,你这么说来……似乎确是如此,用句呆板,不似原来灵动。”

“据坊间传闻,是因负责此事的官员近来有了调动。”

王康道:“先生有所不知,这报纸,原是老夫的二儿媳妇在办,随那逆子去往西安了。”

“竟是如此?原是二少奶奶在办……可惜,若未调动,二少奶奶往后任一部部堂大员也是使得吧?”

王康听了,与有荣焉,抚着长须微微一笑。心说部堂大员也没什么了不起的,入了王家门还不是得嫁狗随狗。

聊着天,外间有下人过来通传道:“老爷,有客来访……”

王康接过拜帖,见是位姓侯的老尚书。

这等体面人物前来拜会,让他心中大悦。

这个时间点正好,他刚结束了听琴、品茗、清谈,见见客,再去处理事务……看来对方也是个有心的。

王康向外堂走去,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什么,不由自言自语骂了一句。

——哼,现在才回味过来,必是老二收买了老夫的清客,替那宋兰儿说好话,逆子又算计老夫……

~~

如今北楚治下的疆域翻了一番,官吏自然有些不够用,这次的官吏考试便有了大量的名额。

这种考试对于那些白首穷经钻研八股的读书人感到很难,算术、农学、地理等杂学让他们透不过气来。

同时,也有大量八股水平不那么拔尖,却触旁通类、擅于实事的‘二流文士’感到手到擒来。

楚朝开国到如今,如陈惟中、方以智这样精通文章,又通实务的顶尖才子多如星辰;但有更多更多仕途上不顺的文人,把精力转到研究济世之术上,致力于科技的研究,勤奋著述。

这不仅是西方科学飞跃的时代,也是东方学术日渐革新的时代。

王笑自然不会去禁锢这种学术氛围,不会去学清朝的皇帝。

这个时代,已有了如香山社这样倡导民主的思想,如《明夷待访录》就比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早了一百年。

为何反而是到了两三百年后,人们越发愚昧?

武英殿前日夜不熄的炉火,把所有宣扬民贵君轻的书、开启民智的书焚烧殆尽。

汉人的书只留下三千卷编为《四库全书》,像是被完成了一场思想阉割。

七十余万卷著作化为尘烟,一个万马齐喑的时代随之而来。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繁华绮丽的江南,权贵把持一切、窃据要津。书生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都已封官拜爵、归顺朝廷?

从来都不是什么“国人不能接受先进的制度、时代不允许”,这个时代的人远非王笑一开始所认为的那样愚昧,甚至比王笑开明的也大有人在。

他要做的,就是把枷锁打开。

改革科举选官是第一步……

随着北楚在战场上的屡次胜利、天下的形势渐渐清晰,越来越多曾在楚朝名落孙山,却有经世之才的落魄士人纷至沓来。

这一次的官选比以前任何一次都热闹。

王笑虽不敢有“天下英才入吾彀中”的感慨,却知道自己一力推行的科举改革终于要初见成效,在人才方面势必要胜过清朝与南楚……

左明静对这个情况却感到忧虑,她很早就觉得,这个节骨眼上,大量的江南士人涌进济南,必然会对城内的秩序造成破坏。

尤其是在昨日城南的那场凶案过后,她敏锐地感觉到,那死掉的六个建虏是来刺杀王笑的。

左明静这两天还是呆在左家,因为她在……待嫁,本来一门心思地准备着各式各样地东西,听说了凶案之后就有些神魂不属。

这日午间,左经纶回了府中小憩,左明静想着自己很快又要离开家里,给他沏了茶水。

祖孙二人说话间,有下人过来禀道:“老大人,晋王去贡院了,问老大人是否一同视查。”

“还真有些往年春闱的样子……”

左经纶喃喃了一句,起身出去。

左明静回到屋里,婢子迎上来问道:“大小姐,你到时是要带这支凤钗还是这一……”

她看着那尖尖的叉头,莫名地心悸起来,转身向外跑去。

~~

贡院。

“《齐民要术》啊,官选必备,最后五本啊……”

“《河防通议》《缀术》《几何原本》看了必定登榜……”

吆喝声中不绝于耳,济南贡院附近十分热闹。

官选考试方兴未艾,不像科举考试那样有些士族掌握着决窍要领。朝廷也没给出具体的书目范围,因此周围的街道上卖什么书的都有。

王笑见过左经纶,就着考题等事务商议了一会。

等左经纶离开,他却在贡院又逛了一圈,不厌其烦地把一些小事也顺手安排了。

先是站在高处看了一会,抬手指了指,对身边的官员道:“管理得太混乱了,那条街道可以规划出一个书市出来,茶楼集中到对面……”

“是,只是济南城如今实在是太小了。”

“那边的两排官舍看到了吗?到时候也要迁到外城去。”王笑道。

说着说着又涉及到如今济南扩建的事情,王笑招过另一名官员,道:“记下来,朝廷各部的官衙先迁到城外,房屋不用建得太好,也就是这一两年的事了。官员先迁出城了,百姓才敢放心大胆地搬出去……”

一路说着,王笑绕过楼台,走到另一边,依然是嘴里说个不停。

“这次的考生比以往每次都多,一定要安排好。不要像以前科举那样,担心人家作弊,吃喝撒喝都关在里面。我们还会有一轮面试,不怕他们作弊……那边规划一个食堂……”

“晋王,如今报名的诸多考生中,有许多来自南北各地,其底细来不及调查,是否把开考的时间再往后推一推?”

“不必了,不要总担心人家是什么细作、探子。这叫什么?因噎废食,国家取材是大事……”

王笑说到一半,目光落在长街上,愣了一下。

他看到有一群考生正在贡院外逛着,似乎正在熟悉环境,其中有一人十分特别。

“对了,我有规定参考的年龄吗?”

“禀晋王,没有。”

“哦。”王笑想了想,目光收了回来,心想:那人都白发苍苍了还来考,下次要把年龄限制一下。

……

说了一通,他也是口干舌燥,终于回到厅里,歇一口气。

陪同的官员们松了一口气,忙不迭安排人送上茶水。

王笑才伸手捧过茶杯,还没来得及喝,只听门外有人唤了一句“左大人”。

本以为是左经纶又去而复返,没想到眼前一亮,却是一道靓丽的身影急急忙忙跑进来,却是左明静。

他笑了笑,问道:“你怎么来了?”

手里的茶杯已被左明静接过放了回去。

她像是舒一口气,然后抬头一看王笑,这才发现自己这样未免也太不守规矩了,一时十分窘迫。

王笑摒退周围人,拉过左明静的手,道:“过两日你就要嫁我了,这时候本不该见面的。”

“我……”

“但见到你,我很高兴。”

左明静任她拉着手,低着头,道:“昨日那些人是来刺杀你的吗?为何还总是这样到处走动……”

她虽温婉,偶尔也能摆出姿态教训左明心与钱朵朵,此时却是想摆那样的架势,但又不敢。

王笑看了好笑,道:“没事的,带了侍卫的。”

左明静似乎有些不开心,把手从他手里抽回来……

“怎么了?你在担心什么?”

良久,左明静道:“我怕……怕我是克夫的命……”

~~

徐维在贡院绕了一圈,终于见到一群官员从贡院离开。

他心想,王笑就在那些人里吧。

但远远地望了一会,并没能看清楚哪个是王笑……

他有耐心,也并不遗憾,心想着今日见不着,等考上了官选考试、认了女儿,总能见着的。

徐维于是安步当车地绕回贡院前街,在书铺前挑挑捡捡了一会,买了几本书,这才慢腾腾地往侯家走去。

走到街角,他却被人轻轻碰了一下肩膀。转头看去,见是一个衣着普通的少年郎正牵着一个少女的手走着,说说笑笑中无意撞到了自己。

“啊,不好意思。”少年很有礼貌地道了一句,他二十来岁的样子,身姿颀长,面容英俊,脖子上挂着一条面巾,遮住了下巴,手里还拿着一串糖葫芦。

“不要紧的。”徐维笑应道。

那少年看了一眼徐维手里的书,道:“那祝你逢考必过啊。”

说着,他挥了挥手,牵着那少女走开……

徐维觉得这人有趣,洒然笑了笑,向长街另一边拐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