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一把大秦 > 第271章 再次亲征(第二更,4000字)

第271章 再次亲征(第二更,4000字)

前世自己了解的楚汉战争,那就是足足打了四个年头才完事,而现如今,虽然明面上的是项羽,但是嬴高心里总有一种预感,那就是刘邦这个家伙也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他别看现在就是在项羽的麾下当一个排头兵,但是要是不早点把他整死,以后的事儿,还真就是谁也说不准。

萧何看嬴高这显然又是一次深思熟虑的决定,当下也明白不用再劝了,再劝也没啥用了。

“君上,只是不知这一次亲征,你意欲率何人为将前往?”

嬴高稍微沉思了片刻,又看了看萧何,缓缓道:“咸阳城中的诸多将领,倒是够了,只不过你与蒙毅之间,我欲将其人留在咸阳主持大局,另一人随我前往陈县,你以为,何人留下,何人前去为好?”

这个问题,萧何一点也没想到嬴高能直接就问了自己,他当然知道,一旦嬴高去了陈县,那么留在咸阳城里的大人物冯去疾算是一个。

不过因为种种历史原因,冯去疾虽然一直牢牢的占据着右相的位置,但是真正的势力跟蒙毅差的还是相当的悬殊的,再加上嬴高当上了这大秦的皇帝之后并没有对蒙毅进行打压,反而是封为了太尉,所以蒙毅如今在朝堂上的地位那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秦朝堂上的官吏对他全部都是心服口服的。

但是再进一步来说,自打嬴高真正的掌控了大秦的朝堂之后,那一小撮最为辛秘的事儿,却还是掌控在左相萧何的手里面,萧何除了左相需要做的那一点点事情之外,几乎就是对嬴高一个人负责。

这样的事实,大秦朝堂里的众人也是知道的,好在这俩人还都是不怎么争权夺利的人,所以倒也一直相安无事,毕竟在蒙毅的心里也知道,自己能做到这个太尉,对于自己来说那都是意外之喜,做人嘛,不能要求的太过,不然的话手里面的东西估摸着都得说没就没了。

这要是按照以往嬴高的习惯,肯定就是萧何跟着充当军师的职责了,但是萧何也知道,嬴高既然这么问了,那他的心里实际上就是想要让蒙毅跟着去,问自己,可能不过就是看看自己能不能在咸阳城里面当好这个中流砥柱的作用。

毕竟北边的危机还没有解除,一旦匈奴再有什么突然之间的动向,对于守卫在上郡的蒙恬来说,萧何在咸阳主持大局那肯定是没有自己的亲兄弟蒙毅在这联系起来顺手。

“若是君上将何留在咸阳城中,何定然不会让君上失望!”

显然,这个事儿他作为当事人是不能给嬴高提供什么建议的,虽然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萧何也知道嬴高最信任的就是自己跟朱家俩人了,但是大包大揽的事儿并不是他擅长做的,也不是他想要做的。

“好,有你这句话,朕就心中有数了,明日朝堂之上,按照朕的安排行事即可,此番出征,切不可像上一次那样……”

“君上,根据王离将军在信中所言,这近半载的时间里,我军可是一丁点的战船都没造出来,故而这一次若是那项羽再逃回江东,我等依旧是束手无策之举啊,君上总归不能亲自在那江边督造战船,这些事宜,还是应当在君上前往之前思量一番啊。”

啥叫忠言逆耳,这不就是忠言逆耳吗?

萧何话里话外的意思嬴高十分的明白,那就是你可别被这消息冲昏了头脑,然后大张旗鼓的到那一看,人家又拍拍屁股回了江东了,然后你依然只能是在岸边干着急,到时候你这大秦帝皇的脸可就丢大了。

对于这样的话,嬴高是不会生气的,自己之所以把萧何这样思维缜密,反应迅捷的人留在身边,就是因为一旦真的像萧何说的那样,自己的跟头可就栽大了,凡事要是有了萧何的提醒,嬴高也能时时刻刻的鞭策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代能够青史留名的好皇帝不是?

“无妨,此事我早已经做了部署,当不会成为此番攻取项羽的阻碍。”

见嬴高的思维已然像之前那么无懈可击,萧何暗暗点了点头,他知道,随着嬴高对大秦的掌控力越来越的强,他终归不能一直隐藏在嬴高的身边在幕后做事。

冯去疾的年岁已经是越来越大,不出几年,他就得把右相的位置也给让出来,萧何看得出来,嬴高想要让自己在大秦真正的处在太平盛世的时候出任这大秦帝国的唯一丞相,治理大秦的重任,最终还是要落在自己的身上去执行的。

所以这一次,嬴高想要把一直是咸阳宫里面的中流砥柱的蒙毅给调走,那一定是有意识的锻炼一下自己。

既然自己已经不在这一次出征之列,萧何知道嬴高也就不会跟自己说太多他对于这次战斗的打算了,自己的重心,也就应该转移到大秦的朝堂上了,毕竟没了嬴高坐镇的话,要想把这个大秦的事情都处理好那也是不简单的。

萧何走了之后,嬴高一刻都没有闲着,直接提笔就写好了一封书信,之后当心的装好交给了朱家,叮嘱朱家一定要遣一名忠心没有丝毫问题的侍卫前去送信,把这件事忙活完了之后,这才换了身衣服,遣人去请蒙毅,章邯和陈婴等人了。

嬴高这边咸阳宫里面颇有点鸡飞狗跳的当口,之前被王离占领了许多时日,如今终于又重新的回到了项羽手中的寿春城中,那还是非常热闹的。

按照范增和张良这前前后后几个月的布置和计划,项羽几乎并没有耗费多少兵马竟然就将王离击溃,并且杀散了大秦的五万精兵,死在项羽兵锋之下的秦兵那还是十分之多的,这一仗,可以说是项羽打的最是酣畅淋漓的一仗了。

在夺取了寿春之后,项羽还是十分的踌躇满志的,在打下寿春的当日,他就已经把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距离寿春不远的陈县之上。

但是范增和张良异口同声的回绝了项羽的这个想法,他们告诉项羽,这一次之所以能用并不是十分占优势的兵力就把王离的五万大军给彻底击溃,那是好几个月的布置让王离分了兵并且早已经麻痹大意了的结果。

而现在他们刚刚夺取了寿春,加上王离也已经逃往了陈县,这个时候正是陈县的守卫最牢固的时候,就算是勉勉强强的把陈县给打下来了,那也够呛能守得住。

这样的道理,项羽还是听得进去的,于是乎,他并没有冒进,而是在寿春和九江郡其他的大片土地上招兵买马,意图扩充自己的势力。

这一日,项羽依旧是正在跟范增和张良俩人商议着他们下一步的打算,显然,再次到了寿春,他们所面临的情况已经跟之前项梁率领的大军不一样了。

若是再像项梁那样的冒进,战线拉得太长兵力又不足,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再次被嬴高击溃,那样的话,再想要东山再起可就十分之难了。

面对着这样的情况,范增跟张良俩人心里面也是十分的犹豫,他们俩其实都不怕冒险,但是也都知道嬴高这一次不会给他们太长时间准备,一旦咸阳城得知了王离的大将全军覆没的消息之后,是一定会采取行动的,这一点,范增和张良的心里都十分的明白。

正在仨人分析着各种方式所带来的利弊的当口,一名项羽的侍卫悄然进了屋中,显然是有急事要报,看了看范增跟张良,又向项羽投来了一个询问的眼神。

“此处只有三人,皆是我最为信任之人,有何事,但说无妨。”

“昨夜不知何时,之前被少将军安顿在先锋营中的刘邦与其麾下的一干人等不知如何,竟带走了先锋营中的近八千军士,到了我等发觉之事,只是,这刘邦已然不知去往了何处……”

“刘邦?这厮竟敢背我而去,还拐带走了我军八千将士?”

显然,对于这个消息,项羽的第一反应就是有点不敢相信。刘邦是个什么角色,那不过是一个只顾着安逸享乐,带着他那一帮子兄弟在县里面花天酒地的主,要说他拐带着自己麾下的八千军士跑了,项羽心里自然是不信的,你不管往哪跑,你难不成还能找到另外一个比会稽郡里面更加安逸的地方了吗?

“正是,并且此人应当是早有预谋,昨夜江面上大雾弥漫,先锋们所在的军营也是被大雾影响,视野极为不好,待得之前大雾散去的时候,我等清点人数这才发觉刘邦已然是不知去往了何处。”

“这厮!当真是欺人太甚,若再教我捉住了这厮,定斩不饶!”

好不容易没花费多大的代价就打了一场胜仗,刘邦又在背后给自己来这这么一下子,项羽还真是相当的憋屈,心说我拿你当兄弟让你这厮在我的地盘上享受生活,你这厮竟然给我来这套?

听了这事儿之后,范增跟张良俩人对视了一眼,虽然二人脸上也有一定的震惊,但是很明显,他俩的表情并不像项羽那么的夸张,并且都有那么一点点的恍然大悟的神情。

“少将军息怒,从如今之事看来,刘邦这厮逃走那并非是临时起意,怕是自从他参与了那薛县会盟之日起,他心中就存有了如此的想法啊……”

张良叹了口气,看向项羽,缓缓的说道。范增听了这话也是连连点头,他心里面的想法,跟张良说的还真就差不多。

要是没有刘邦今天逃跑的事儿,他们还真就全都把他当成了一个年岁不小了只想跟着反秦势力混一个吃喝不愁的小首领。

但是现在刘邦跑了,不但把跟着他的那些个沛县的弟兄全部都给带走了,还带走了足足八千人,要是他真是一直就想要在项羽的麾下享乐的话,在现在项羽的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他还真就没什么跑的理由。

而且这是个什么当口,是个项羽听从了范增和张良的建议,把像刘邦这样的小势力首领全部都从江东给带了出来的当口,而那所谓的先锋营,无非就是项羽用来冲锋陷阵的敢死队罢了,刘邦和他从沛县带出来的那些个兄弟也正是被项羽安排在先锋营里面的当了个将军。

这一次和王离的战斗,有了这先锋营,项羽自己麾下的那些江东子弟还真就没损失多少,那点损失基本都让先锋营给承担了。

原本有这样的效果项羽的心里还相当的高兴呢,但这一下子让刘邦直接给带走了八千,先锋营里面剩下的压根就不到一万之数了,在下一次的战斗中可就起不到这么大的作用了。

“这厮……当真是个心机深沉之人?但此时秦兵势力已然庞大,区区八千人,他能在这偌大的中原上翻出什么花样?”

项羽前前后后的把刘邦的所作所为给想了一遍,发现刘邦这个家伙确实是太有心机了,要是没有把自己八千人拐跑了这个事,那不是早就把自己给麻痹住了吗?

“这厮的心思多半是在我会稽郡中潜伏,暗中观察少将军在会稽郡中的势力,若是有朝一日少将军一个疏忽,这厮的所图可是十分之大的啊。好在这一次少将军使其在那先锋营中冲锋陷阵,这厮大概是发觉了我等不会给他日后大好的机会,这才当断则断,策反了八千军士,独自不知去了何处。”

虽然范增没有直接说,但是在他看来,刘邦原来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要取代项羽在会稽郡的地位,只不过发现项羽也并非看起来那样的年轻,莽撞,这才不得不改成了这样的下策。

范增看项羽听了自己的话之后的确是陷入了沉思之中,知道他已经收起了对刘邦的轻视之心。

于是又继续言道:“刘邦此人,如今看来当是有大智慧之人,此人日后终究是敌非友,少将军若是再次得了机缘,定要将其斩杀,不然祸患无穷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