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582章 大国工匠

扶乱唐 第582章 大国工匠

作者:狼烟东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5:04

第582章 大国工匠

“陛下要是一个工匠,那绝对是能够冠绝华夏啊!”

武藤一郎看见了李倓所说的这龙骨的设计之后,当时就兴奋的来了这么一句话,张冲在旁边摇了摇头,并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武藤一郎也是为了大唐水军的崛起才说出了这么一句话,并不能算是对李倓的不敬或者如何的言语。

“按照陛下给出的期限,两年之后咱们不单单得至少制造出一艘这种巨大的战船,还得将现有的战舰上都改造出龙骨来,要是能再多制造出一些战舰的话,那自然就更好了。”

其实张冲知道,自己要是平心而论的话,李倓的这个要求着实是有那么一点的苛刻了,但是这些年来,武藤一郎已经完全融入到了一个大唐顶级工匠的身份中,他想要的就是这种新的挑战。

现在李倓既然已经提出来了龙骨这么关键的东西,武藤一郎就一定要尽力的尝试一番,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其实他知道,自己和大唐的这些个工匠这几年何尝不是一直在挑战极限呢?

“我武藤一郎,定能的按照陛下的要求,在两年之内完成此事!若是不能完成,我情愿在大唐的水军之中做一个普通的军士!”

张冲一听武藤一郎这话,直接就笑了,心说我要是让你在水军里面当了一个普通的将士,估计陛下也得让我去当一个普通的将士。

但是武藤一郎的脾气他绝对是知道的,这么说了就随他去吧,他自己也绝对不愿意到水军里面去当一个战士的,所以这两年的时间武藤一郎也是一定会十分的下苦功夫。

那艘大的战舰,其实对于武藤一郎来说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难度,只不过之前没有往这方面上想罢了。

不过武藤一郎如今却想到了一个能大大的增加效率的做法,就是在李倓要求制造的那艘大船上面进行第一次的龙骨尝试,一旦成功了,往后显然就简单多了,当然,一旦要是失败了的话,时间浪费的也是最多的。

武藤一郎花费了足足半个月的时间,终于在理论上吃透了李倓所提出来的龙骨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张冲在记录李倓的言语里面就已经说了,战舰的龙骨指的是在船底中央连接船首和船尾的一个大型纵向主构件,在龙骨上面会安装横向的船肋,形成船只的主体基本结构。

龙骨通常是由长而粗的树干制作而成,因其形似中国古代的龙,所以李倓说自己就给它取名龙骨。

武藤一郎发现,在这个时代,龙骨主要起的就是承重受力作用,龙骨的长度通常决定了船只的长度,承力分散到整个船体,所以传统意义上的龙骨作用还是相当的巨大的。

在造船之前,就要先铺设龙骨,就好像是鱼的骨架一样,有骨头了的东西,跟没有骨头的东西相比起来,那战斗力肯定是不一样的啊!

除此之外,李倓也提出了不少其他细节上的意见。

比如说龙骨应用在战舰上面之后,战舰应该采用的是一种船体修长的瘦长型,长宽比甚至达到大概五比一,远大于之前时期的古船的长宽比。同时,战舰上还可以广泛使用水密舱。使得这些改良之后的战舰不仅具有很好的机动性,还具有较强的抗沉性,更适合于海上作战。

对于这些个建议,武藤一郎也加以了深化,并且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问题。

流线型的尖头阔尾,船壳光滑,阻力小,其快速性显然较好。

在这之前的古船多呈“短肥型”,长宽比不大,型宽舱深、稳性较好,适宜装载众多的货物。因此,大唐有的工匠认为:“所以木船必须较为肥短,特别是巨型木船”。

如今加入了龙骨之后的一艘普通战舰其长度为35米,型宽6米,长宽比几乎是以往发现的大唐之前的古船的两倍。由此可见,新的战船的船型设计,一反传统的“短肥型”货船格式,而采用船体修长的“瘦长型”,注重其快速性,但它如何解决好船体的强度与稳性,仍是武藤一郎今后需要研究的课题。

除此之外,武藤一郎对于大唐的北部海域和倭国周边的海域也都有着十分深刻的了解。

大唐的北方沿海多浅滩,不适于“上平如衡、下侧如刃”的福船型海船航行或停泊。所以这几年最新制造出来的战船的船底采用尖圆底造型,既不同于平底的沙船,又区别于尖底的福船,其结构坚固,适航性强,可进入大唐北方的各个港口和不同水域。由此,武藤一郎早就总结出来了,大唐战船的建造,必须得针对不同海域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充分考虑到战船的适航性。

其实在现在的大唐战舰中,特别是在战船的抗沉性方面,采用多达十数个的水密舱,舱壁靠近今后准备安装龙骨的地方留有很小的水眼,舱壁钩联十分严密。

除此之外船底板用麻丝、桐油、石灰调成的腻料填缝腻实,水密程度很高。战船在作战、巡逻、侦察中,一旦遇到被敌击伤、碰撞、触礁等而使船体破损,一个或几个舱室进水后,仍具备一定的贮备浮力和稳度,不致于翻沉,不会出现过大的横倾和纵倾,仍能保持足够的航海性能和战斗性能,这跟之前大唐的那些个战舰相比已经是一个相当大的进步了。

坚固性是一方面,武藤一郎和张冲都没有忘记,作为战斗部队,大唐水军其实最为重要的不是别的,正是的兵器,所以这些年在兵器的升级上,他们俩几乎是不遗余力。

海军使用的已经是在这个时代最为先进的火弹瓶、铁剑、石弹、灰弹瓶,铜锐等。

这个时候的大唐,海军的武器除使用刀、剑、矛、斧、弓箭等冷兵器外,还使用火弹瓶等算得上是相当先进的武器。

东牟水军战船下的铜铳,显然不能单人发射,而是装在战船上为舰炮使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