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397章 同名不同命

扶乱唐 第397章 同名不同命

作者:狼烟东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5:04

第397章 同名不同命

细细的再看了一遍李倓的书信,杜黄裳发现这里面有不少事儿都比较含糊,远了的不说,就是现在在自己府邸中等着自己的这个人,他到底是帮自己还是自己帮他的,李倓也没说啊。

“既然陛下能让先生参与到这史思明的事中,说明先生在陛下的心中也是值得相信之人,不知道这一次对史思明的查探,你我二人需要如何配合?”

毕竟杜黄裳是第一次听说史思明的事,在长安城的时候虽然也算是有所耳闻,但显然是聊胜于无,他道听途说的那些对于找到史思明和三万曳落河没有一点的好处。

所以他只能暂时的把主动权交给严庄,毕竟他的目的是找到史思明,而不是跟严庄争高下的,就算是从年纪上看,严庄也跟自己的父亲差不多了,退一步说,给严庄打下手,杜黄裳并不丢人。

“我已经在河北道和河北道之外的地界用我的办法找了一年左右了,虽然这期间也算是掌握了他的一些行踪,但却总是跟不上他,这三个月上下,史思明更是一点踪迹都没有了,三天之内,我会把我掌握的东西给你送过来,要是你有什么更好的想法,我自然会配合你。”

严庄虽然年纪不小,但是这段时间在河北道的历练让他的心性有了长足的进步,已经是快要达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程度了,所以完全没有跟杜黄裳争夺主导权的意思。

他不过就是想要看一看,李倓选择的这个年轻人到底有没有他以为的那么厉害,至少从现在的情况,严庄是还没看出来啥,他已经了解到了,杜黄裳被平州的各个县令县丞们难为了够呛。

“如此,就多谢先生了,三日之后,我在府中等候!”

严庄走了之后,杜黄裳直接就到了太守府,太守还是比较给他面子的,毕竟这平州的不少锅都还得是他来背啊。

“太守,我想知道我大唐之前的叛将史思明的事,既然他之前一直就在这河北道地界上活动,想来太守多少也是对他有所了解的吧?”

杜黄裳这话刚刚问完,这位老太守的眼睛里就闪烁出了一道精光,之后老气横秋的说道:“他可是大唐的叛将啊,这样的人,你可是知道的越少越好,知道的多了,反而对于你在这河北道地界上走动没有太多的好处啊!”

显然这老太守是在给年轻的榜眼上课呢,但是杜黄裳听完了之后却摇摇头,在老爷子耳朵边上说道:“太守真的不会以为我堂堂一个榜眼,就是来这帮着你整治这些个不上道的县令的吧?太守现在把自己知道的东西多告知我一些,等到到了你告老还乡的时候,也不至于在这河北道的苦寒之地继续生活啊!”

老太守一听这话,当时就瞪大了眼睛,他在太守的位置上多年,经历了安禄山的叛乱还能活下来并且在太守的位置上屹立不倒,显然多少还是有点东西的。

杜黄裳的平州司马是李倓亲自赐的,这件事他是了解的,再结合着杜黄裳刚刚说的一番话,老人家真的是有点不会玩了,当时为了自己的养老,也顾不得其他了,同样低声对杜黄裳说道:“这些事我说给你,你不要提及是我说出来的,最好也不要告知无关之人啊!”

“太守放心,我懂的。”

说完了这么一句,杜黄裳却是在心里面暗暗对这老太守说了一句对不起。

杜黄裳的起步是艰难的,而且这也都是李倓早在他选择了这个官职的时候就能判断出来的,但李倓也知道这是他成为一个自己合格的亲信所必须经历的过程。

跟洪源相比,杜黄裳的父亲虽然官职并不是太高,但是在长安城中却是个老好人,再加上杜黄裳自己也是真的争气,在国子监是当仁不让的同龄第一人,这一路走的可谓是顺风顺水。

但顺风顺水是锻炼不出来真正的惊世之才的,于是李倓只能让他在这一两年的时间里受到一点挫折,看看他到底能成长到一个什么程度了。

相比于在河北道水深火热的杜黄裳,回到了与自己的家乡相邻的州郡的洪源就顺利多了。

黄县的县令是刚刚调离的,而洪源去的时机也是恰好,底下的县丞和县尉并没有多大的权力,他基本上就是无缝衔接。

他面临的唯一问题就是黄县在之前的县令治理下并不是十分的好,作为一个靠着大海的县,冬天里也并没有什么严寒,但这里的人口却在持续的流失,要是现在李倓再来一次评比各个县的等级的事儿,这黄县可就不是上县了,勉勉强强的能算是一个中县就不错了。

洪源一到了这里,就明白了李倓的用心了,深知自己要是能在短时间内让这黄县恢复到开元十八年时候的样子,自己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这的确是李倓给他的第一道题,但是就跟杜黄裳一样,他洪源身为这一年省试的状元,也是至少得有两个任务才行的。

洪源的第二个任务也并没有杜黄裳的那么复杂,更没有那么多的仪式感,不过就是一封禁军送来的书信,还有一个小小的兵符。

在河南道的黄县和蓬莱之间,至少在开元年间是有着一支军队的,这是军队号称是东牟捉守,他们的职责正是防范海上的敌人。

不过随着大唐之前数年的强盛,这隔着海的势力,不管是东瀛还是新罗,都巴不得好好的跟大唐交好呢,他们对大唐的策略跟有点没开化的回纥和吐蕃是完全不同的,也是派出了最多遣唐使的地方。

既然这些小老弟都这么听话,渐渐的这支军队也就没什么发展的必要了。

到这个时候,又经历了安禄山的叛乱对大唐经济的摧残,朝堂上养活这支军队的钱都已经捉襟见肘了,所以到了今天,根据李倓的了解这里可能不过就只剩下千八百人还在坚守着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