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扶乱唐 > 第156章 支棱起来

扶乱唐 第156章 支棱起来

作者:狼烟东去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5:04

第156章 支棱起来

接下来,一部分唐军的确是到城外的军营里歇息去了,但大部分却还在城里忙活着,好几万的俘虏,街道上满满的都是尸体,这些都是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处理完的。

这样的巷战一个处理不好,就会演变成一场大瘟疫,河北道本来就是个地广人稀的所在,要是真的因为这一仗而闹出个瘟疫,李倓他们三人就成了河北道的千古罪人了。

清扫完了战场,又是一天多的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人分头安抚已经被吓得够呛了的百姓,之后在陈之豹回报说史思明带着曳落河已经跑出了河北道的境内,一路向北去了的情况下,郭子仪才把这一战的消息写成书信,回报长安城。

当然,这一次跟之前一样,按照李倓的叮嘱,这一战的主要谋划者被说成是郭子仪老爷子,总之唐军能拿下河北道,功劳最大的就是郭子仪老爷子了,李倓在这里面不过就是三把手的角色。

做完了这些,三人再一次坐在一起,这回的气氛倒是轻松了不少,虽说没抓住史思明,但他们也完全可以说,这一次的任务已经圆满完成了。

现在的河北道,完完全全的掌控在大唐的手里,现在的大唐疆土,可以说是一丁点都不缺了。

“此番能收复河北道,建宁王你算是功不可没啊!虽说咱们给长安城的书信里是那么写的,但我和副元帅,还有所有参与了这一战的将士们可是知道的,以建宁王你的能耐,难道就想一直在这河北道当一方节度使?”

郭子仪老而持重,有些话是不会说出来的,但李光弼不一样,他总是为李倓感到有那么一点憋屈。

明明是大唐的皇子,竟然沦落到了立了功都不敢如实说的地步,而且长安城对于李倓竟然一点都没有吸引力,这让李光弼光是看着都着急。

“河北道的战火虽然暂时止住了,但史思明毕竟还带着两万曳落河逃了,他是早晚都会回来的,只不过不知道会以何种方式回来,经过这一战,咱们也算是跟同罗和仆骨部结盟了,等到消息传出去,回纥人怕是不会老老实实的看着,这些,都需要有人在河北道坐镇啊!”

李倓拿出了这些理由,的确都是没说的的,李光弼听了还想再劝说点啥,但郭子仪这回却率先开了口。

“西北和南边有些手握重兵的人,心思一直都挺活络的,这一次我和使相回到长安城复命之后,怕是也要到各地去镇守,长安城中,怕是不会有多少人真正为建宁王说话,建宁王在河北道行事,还是要谨慎一些啊!”

李倓一听郭子仪这话就明白了,人家老爷子这是有弦外之音的。

要是在大唐有人看出了李倓的那点野心的话,这个人几乎也就是郭子仪老爷子了。

早在之前收复长安和洛阳的时候,郭子仪就笃定李倓绝非池中之物,而这回李倓的种种表现,更是证明了他的能耐和老爷子之前的一些猜想。

郭子仪隐隐感觉到,李倓不要这河北道的首功并不是因为他不在乎这些,而是在麻痹一些人。

他一直都相信,要是有一天李倓不想要麻痹这些人了,大唐的天很可能还会再变上一变。

广平王和建宁王,郭子仪都是近距离接触过,其实在他的心里,已经做出了自己的选择了。

“副元帅放心,副元帅已经如此高龄,此番就不要再去朔方了,大可以让郭晞等人代为前往,我大唐今后的威胁,不过就是河北道以北和岭南道以南罢了,朔方当无事!”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明白人,河北道以北不就是回纥吗?这岭南道以南,不就是吐蕃和南诏吗?

“如今内乱虽然平了,但也是我大唐兵力最弱的时候,往后的几年,大唐依旧艰难,一旦有了危难时候,咱们这几人,可能还得联手对敌啊!”

郭子仪也算是说出了他们几个的一个约定,更表达出了他们三人这一次平叛配合的相当愉快。

这次商议之后,郭子仪和李光弼带着各自剩下的人马回了幽州,毕竟幽州才是真正意义上大唐承认的河北道治所所在。

而李倓则带着自己的人马继续在范阳收编降卒,同时也防止范阳境内有些反唐势力死灰复燃。

从这一天开始,河北道算是暂时消停下来了,统治了河北道十几年叛军终于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李倓到了大唐之后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个大麻烦,也算是凭借着自己的能耐平了。

前世的安史之乱持续八年,对于整个华夏的文明和发展带来的创伤都是无法逆转的。

现在,虽然自打安禄山揭竿而起也已经过了小三年了,但李倓到来了之后就没有让大唐的百姓在叛军和唐军的反复争夺中遭受灭顶之灾。

除了最开始叛军一路入关的时候所造的那些杀孽,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几乎都是唐军在单方面的反扑,所以李倓算是完成了对于这个时代的根基:百姓最大限度的保护。

大唐的大麻烦解决了,李倓却知道自己的麻烦可能才算是真正开始,他明白着呢,平叛这件事了了之后,长安城和太极宫就不会像之前那样死气沉沉的了,不少之前近乎停滞的娱乐活动,现在又要开始了,这其中最大的事儿,就是皇后和太子的确立。

李亨选谁当自己的正宫娘娘这种事李倓是不关心的,只要别像张良娣似的天天在皇帝的被窝子里说自己的坏话也就行了。

不过这太子之位,李倓心里还真就是有些想法的。

现在的大唐,虽然平叛了,但需要立威的地方还有很多,要不然除了有限的几个忠于大唐的节度使之外,剩下的只能愈发不服从大唐的管教,跟前世的历史相比,李倓费了这么大劲也不过就是减缓了大唐的四分五裂罢了,治标不治本。

而这个本,说白了就是下一任的皇帝得硬气起点,得支棱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