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488章 朝堂激辩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488章 朝堂激辩

作者:佳若飞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0:21

第488章 朝堂激辩

这方田均税法的确是柳承恩提出来的,哪怕是当初上折子的是张正阳,可是上面仍然写了是柳承恩所提。

这种事情,自然是隐瞒不得的。

“多谢范阁老提醒,下官也的确是想要说话的,只是看诸位吵的热闹,实在是插不上话,所以便想着等诸位都说完了,下官再说。”

听听,他柳承恩是多么的尊老呀!

先紧着你们这帮老古董们说,等你们没力气吵了,他再来一一解惑。

范阁老被气得不轻,偏偏在大殿上还不能破口大骂,免得失了体统。

梁阁老则是慢悠悠开口道:“柳大人,你有什么好法子就先说吧。我们刚刚也说了,这丈量土地需要大批的差役,这些月俸从哪儿出?而且咱们也不是没有丈量过土地,一个县想要丈量完,至少也得四个月的功夫,就这我说的还是一个地方不大的小县,若是赶上了大县,那可能需要的时间就更长了。”

“梁阁老说的是,这些下官也都想到了。丈量土地的确是耗费人力巨大,只是这田产总得弄个清楚,要不然,吃亏的还是朝廷,是咱们的国库。”

说到这里,柳承恩将头转到了正前方,也就是皇上的方向。

“启禀皇上,先帝二十一年,陇西小川县田赋不公平的程度,已达到百姓所能承受的极限,民怨沸腾,群情激愤,严重影响了小川县社会秩序的稳定。

当时小川县贫富两极分化十化明显,官僚、豪强巧取豪夺,大肆兼并土地,手中掌握大量的土地及壮丁,却隐田隐丁,逃避税赋;贫苦百姓手中的土地被蚕食殆尽,却要承担着繁重的苛捐杂税。而县衙登记的田赋征税底册上,土地分配数据已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未等朝廷派出钦差去查办,小川县便已经激起了民变,县衙被烧,县令被愤怒的百姓们当场棒杀而亡,据载,那位县令最终落得个被人捶成肉泥的下场。

皇上,小川县民变据今,也不过短短二十多年,而就在去岁,延陵府某县被查出竟然有人隐田八十万亩!皇上,这才仅仅只是一个县,八十万亩良田,这逃了多少的田税!”

柳承恩这番话说完,户部的官员们已经是最先有了反应。

都说户部是管着大兴的钱袋子呢,谁哭穷,他们户部都不能哭。

可实际上呢?

他们户部的差使才是最难当的。

丰年之时,国库还能充盈一些,可是没等他们高兴上两天,各个地方要钱的手就伸过来了。

边关大军不能不养吧?

要粮给不给?

敢不给吗?

工部要修河道,这是奉了圣旨的,而且还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能不给吗?

不给就让大家伙指着你的脊梁骨来骂你吧!

礼部要祭祀,要负责科举,还要负责皇室的相关仪式,过来要钱了,你敢不给吗?

……

总体而言,丰年的时候,他们的日子还好过一些,至少不必为了钱粮发愁。

可一旦是遇到了灾年,那就遭了大罪了。

到了灾年,伸手要钱要粮的就更多了。

要赈灾吧?

没有钱没有粮食怎么赈?

林文正是最听不得这个的。

一个小小的县,竟然就敢隐田八十万亩,这简直就是吃了熊心豹子胆了!

“皇上,微臣赞同柳少监所言。当年太祖皇帝开国之初,便曾诏告天下,要善待全天下人的百姓。当年若非是普通百姓们愿意倾尽所有襄助太祖皇帝,那也没有我大兴朝如今的国泰民安。”

林文正一说完,户部的几个官员也立马跟着表态赞同。

江元丰不动声色地瞄了一眼对面,他很清楚,接下来还有的辩呢。

“启禀皇上,微臣还记得前年,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美誉的泰兰县,按田赋征税底册征收税赋,根本就无法征收到位。地方县令面对这种现实,忧心忡忡却一筹莫展。

税赋收不上来没法向朝廷交代,若是强行征收又唯恐激起民变,引发江南动乱。最终,当地县令还是上报到了知府求援。

而这件事情最后的结果,就是知府不得不通知了地方的卫所,然后强行重新丈量土地,最终,将田赋收齐。”

这田赋一事,没有人比户部的人更清楚的了。

再加上了柳承恩的刻意引导,朝中越来越多的人提及了往年的种种。

本书由公众号整理制作。关注Vx书友大本营,看书领现金红包!

皇上的脸色,也果然是更为严肃,而眼神也更为冰冷了。

这方田均税之法,当真是应该早早执行。

范阁老一看朝中的局势明显是偏向了柳承恩,自然是有些急了。

“柳少监,你现在是秘书少监,这田赋一事,也并非在你的职责范围之内。况且,刚刚就说过了,仅仅是丈量土地,便需要极多的人手以及较长的时间,这根本就不合适!”

梁阁老也是频频点头,“皇上,老臣也以为不妥,若是在地方加大了差役的征用,那么朝廷便又要多了一项开支,这笔银子从哪里出?更何况,几位大人所说的隐瞒逃税的事情,也仅仅是个例,实在是没必要大张旗鼓。”

柳承恩极不给面子的笑了一声,“梁大人这话说的好。既然逃税的事情仅仅是个例,那我就不明白了,在座诸位又为何极力阻拦呢?既然不怕重新丈量,那就干脆直接全国推行不就可以了?”

“无知小儿!”

范阁老怒喝了一声,“柳承恩,你一直顾左右而言他,还极力怂恿皇上下旨变法,你可知道这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又有一位老大人站了出来,“皇上,我大兴每每有大的旱灾或者是水灾,都指着那些个士族豪绅捐粮捐银的。若是此法一推行,这税收高了,届时朝廷有难,那我们岂不是过于被动了?”

柳承恩轻嗤一声,“大人未免有些本末倒置了。若是他们没有大量的兼并土地,那么百姓手里就有田可种。农人们有田种,自然就有粮食吃了,哪怕是受了灾,一时半会儿也绝对不至于到了要死要活的地步。说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手里头没有地,自然也就无法存储足够的粮食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