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419章 不容乐观

娘子送我上青云 第419章 不容乐观

作者:佳若飞雪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04 04:00:21

第419章 不容乐观

只是,好消息他们虽然收到了,可是此地的北安州是真说不上好呀。

正月十五元宵节,北安州又降了一场大雪。

如今北安州内外包括下辖的县里,总共有八处善堂,全都住满了人。

这其中,还有三处善堂是有钱人家自己出钱盖的。

大雪这么一下,有些物资也不好往外送了。

马车往外一走,半个轮子看不见了,怎么送?

好在年前苏锦绣派人送过一次,所以,倒是不担心地方上是否缺粮。

可是看这地上的雪,没有十天半个月的,估计是不可能化了。

北安州城内,倒是还可以活动一下子,几条主街,都由官府出面雇人清了雪,一车接一车的雪往城外运,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产盐的地儿呢。

一些巷子小街,则是由官府发动了百姓们自行清扫,要不然这大雪一直积压着,也委实不是个事儿。

城内还好说,可是城外,这么厚的雪,如何才能清理出一条路来?

还是许氏那边听到了知州大人要给下面送御寒之物特意赶过来了,“大人,这是我们许家的雪橇,可以帮着一起往外送东西。”

柳承恩眼睛一亮,州衙里头也有雪橇,只是不多。

毕竟,一般来说,北安州的百姓们冬天都是很少出门的。

像是需要用到雪橇的也就更少了。

一般村子里,总共也就这么两三个雪橇,都是大家列个单子,然后找人一起买齐了再拉回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柳承恩才有些急。

因为州衙能用的雪橇就只有两个,这显然是不够用。

许家是粮商,所以他们家有这种工具,倒是很正常的。

“多谢这位夫人了。”柳承恩双手抱拳道了谢,扭头道:“阿锦,你来招待一下,我先去前面安排了。”

“好,夫君安心,若是缺了什么,也可以直接去咱们的私库里取。”

“多谢夫人了。”

有了许氏做表率,很快又有几家人连雪橇车带马带马夫都给带过来了。

大家也都知道,虽然是过完年了,可是他们北安州离着春天还得有一多月呢。

这个时候,若是再出现有人冻死或者是饿死,那实在是也太惨了些。

毕竟冬天就要过去了。

再坚持坚持,很快就不会这么冷了,这场大雪,估计也就是最后的一场大雪了,后面应该不会再下了。

总共集结了四十多匹雪橇车,正月二十二这天,开始分别往三个县里下放御寒物资。

至于各县都设了粥棚,用的就是各县衙去年存下来的粮食,目前除了平县之外,其它两个县的粮仓还能再坚持两个月。

过了寒冬,可能大多数的百姓会以为春天就来了,就会欢呼,就会庆幸自己捱过了这个冬天。

可是只有柳承恩知道,过了寒冬,还有好几个月的时间,是需要大量的粮食的。

北安州大部分的地方没有冬小麦,只有极少数的田地因为靠南一些,土地不是那么地冷硬,勉强能种一些。

跟庞大的北安州相比,那点儿冬小麦,简直就是不够看的。

目前暖棚里虽然种出来了一部分的冬小麦,可是暖棚的数量毕竟有限,加在一起,也不过才十几亩,连一个村子的百姓都养不活。

好在去岁他们在暖棚里种了不少的苞米和黍子,这些都是可以裹腹的。

另外,还有他们之前在地窑里储存了不少的番薯,再过一阵子,应该也就可以开窑,然后把番薯都拿出来吃了。

番薯基本上各家各户都有。

如今因为是官府有安排了施粥,所以很多百姓们也都是想着省下自己的粮食,然后去蹭官府的。

不吃白不吃呀!

倒不是官府在这里充傻子,实在是等到天气暖和了,官府就会撤掉粥棚,到时候,百姓们就得依靠自己家里的储粮过日子。

可问题是,去年的一场冰雹造成了不小的影响,给一些药农和果农都造成了损失,而且因为是突然降温,也直接导致了很多百姓们没有来得及储备粮食。

民间的百姓们日子不好过,一般都是在地里种小麦或者是稻米,然后去掉税收之后,全部卖掉,自己家吃的都是种的一些豆类或者是苞米、番薯等。

将细粮换成银钱,然后再买一些粗粮回来度日,有些日子稍微好过一些的,还会多备一些糙米,而大部分的百姓,都是以苞米粥或者是窝窝头度日的。

柳承恩在城里转了一圈,一直在州衙里待了一整天,那雪橇车都跑了两趟之后,总算是都暂时地消停了。

户曹是跟着一起去了一趟平县,如今人回来,脸都冻得红红的,一双手都快成冰碴子了。

“快过来烤烤火。”

户曹一边吸着气,一边搓着手,“大人,平县的粮仓里的粮食大概还能撑半个月,咱们这回送去了几车,估计能撑到下个月的中旬了。”

柳承恩脸色不太好,“这个冬天太冷了,而且,我总觉得,这气温一直这么低,哪怕是到了二月,咱们这里的雪估计也化不完。”

李信皱眉,“不能吧?一般来说,北边儿大部分地方出了正月就已经开始回暖了,咱们北安州就算是冷,难怪到了二月还不能回暖?”

李承恩摇头,没说话。

他现在心里也没谱,实在是不敢再往下想了。

他当然是盼着天气能尽快地暖和起来,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开始种地,才能有收成。

可是,他既然是知州,就得做好最坏的打算。

“我去一趟傅家,傅兄一直与江南那边有信件上的来往,问问他南方情况如何,实在不行,咱们就再进一批粮食。哪怕是压在手里,总比到时候让百姓们饿肚子强。”

俗话说,手里有粮,心里不慌。

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明白。

李信想到了就算是二月土地化冻,真要是有收成,最早也得等到七月,这还是有柳承恩给想法子弄出来的春苑米,要不然,百姓们可就真地要断粮了。

“可以先联系着,等到一通航运,立马让南方运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