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娘子送我上青云 > 第313章 七十二座新式宅院 (三更)

第313章 七十二座新式宅院 (三更)

在乡下盖房子,其实还是很简单,也很快的。

毕竟简单嘛,主要就是突出一个实用。

而且,青砖、石板甚至是石灰等等,都是由官府出钱来备好了,这工程的进度自然也就快多了。

百姓们帮着建房子,除了能有一天两顿的饱饭之外,还给自己家里头省了粮食,这多划算!

有的汉子们掰着手指头开始算帐,自己在这里干了二十天,吃了二十天的饱饭,全是干的,比自己家里吃的都好,而且还能省下这么多的口粮,那今年过年的时候,家里头是不是就富裕一些,可以割上二斤肉了?

还有的汉子则是更直接,琢磨着这房子盖完了,是不是也把那块儿的商铺一块盖起来算了?

北安州一进入十一月,就彻底什么活都不能干了。

太冷了。

而且土也会变得很硬。

柳承恩为了能让这房子赶上进度交工,而且还不能出豆腐渣工程,后来一连半个月,都是待在了平县的。

主要还是不放心呐。

因为管饭,而且还是管饱这一项,所以前来应招做工的人,那可太多了。

好在,因为之前做了限制,年纪超过多少岁的人就不能来了,否则,怕是能把柳承恩给吃穷了。

有的人家里头养着三个半大小子,一听说官府还有这等好事,那能让闲着?

家里头的妇人直接把几个男人都打发出去,一下子少了四口子,这得省多少口粮?

干活的高兴,因为能在工地上吃干的,不是粗面馒头加窝头,就是粗米饭,而且三不五时地还能捞顿肉吃,这绝对是好差事!

留在家里头的妇人更高兴,天天盘算着今天省了多少口粮,这么多天下来,几个大男人都能省出一石粮食来了。

总之,就是都高兴。

房子在十月底的时候,已经全部完工,并且也都顺利地试过,一切都没有问题。

这会儿,北安州的夜里已经开始冷了。

至于这些房屋里所需要的一些秸秆,柳承恩则是拿了木炭来跟百姓们换。

那在老百姓眼里,大人就是个傻子。

那木炭多贵呀!

就这秸秆根本不值钱,除了能喂牛,还能干啥?

莫说是拿一车秸秆换一斤炭了,就是两车秸秆他们也换。

那炭多顶用呀!

屋子里放个炭盆,可暖和着呢。

那秸秆不能在人住的屋子里烧,又脏而且还有烟。

就算是当做饭的柴禾烧,也实在是太不耐烧了,得一个劲儿地加柴呢。

柳承恩就是用这个法子,把七十二家的屋子底下给添满了。

因为考虑到这里的冬天比京城要冷得多,所以这里房建的时候是直接把东偏房和正屋的东间连起来了。

这样一来,有些事情就没必要再出屋去干,实在是太冷了。

还有,北安州的规矩,房子都是坐北朝南的,而北面和东两两侧的墙,柳承恩特意让人盯着,是采用了双层中空的法子建起来,这样既能保暖,又能隔音。

柳承恩这里一切就绪之后,就开始安排人入住了。

首先被安排进来的,是从边关退役下来的一些伤残老兵,人数不多,柳承恩只是给出了二十户的名额。

别小看这二十户,这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毕竟,谁都知道平县穷,说是大兴朝最穷的地方,也不为过。

这些伤残老兵基本上都是拖家带口的。

挑选的时候,柳承恩设置了几个参考条件。

一是在边关立过战功的优先,二是身有残疾,家境贫寒且拖家带口的优先。

这两个条件一出,就刷下去了一大半的人。

还有五十二户,则是又拿出来十二座宅子给当地贫寒的读书人所用。

一则要求年龄不能超过二十岁,且家境贫寒,可以携全家搬入新宅。

二则要求是童生,否则,也不可能得到这个机会。

第三则是要求一定要到当地府衙来备案面试,通过者,可得房契。

这下子,那些贫寒的读书人们沸腾了,这可是天大的好事呀!

无论如何,都得去争取。

七十二户,如今就只剩下四十座院子了。

这四十座院子,则是又按一定的比例给了今年开荒中排名前五的,都能分得一套新宅院。

这前五,指的是普通的老百姓。

除此之外,还有在平县各地征集到的有特殊技艺的手艺人,比如说有人专于木雕,有人精于石刻,但凡是这手艺能过得了柳承恩这一关的,都可以分得一套宅院。

正屋三间,东西配房都有,而且院子也不小,种点儿菜养养鸡,小日子绝对是很惬意的。

如此,七十二套新式且统一的宅院被瓜分一空。

当然,这些宅院,并非全都是免费着送给这些百姓的。

柳承恩还没蠢到这个地步。

这得花多少银子呀!

这些人与平县县衙签了契约,每家每户只需要每年付三两银子,连续付三年,这宅院便是他们自己的了。

当然,如果手头上充足的,也可以直接付九两银子得一处新宅院。

若是没有银钱的,则是给平县县衙这里签订契约,以劳作偿还。

如此一来,那些真正穷苦的百姓家,连每年的三两银子都不用还了。

最主要的是,他们能住上新房子了。

而且,今年不必再受冻了!

不仅如此,柳承恩还直接对外公布,明年待这天气回暖了,商铺也要动工了。

看百姓们都想着也住上这样的好宅院,柳承恩干脆就又放出了大招。

“这样的宅院,咱们平县明年还会再接着建,到时候还是老规矩,只管饭,不给工钱,而且明年咱们要建的宅院可比这要多得多了!所以,老乡们不要着急,好日子在后头呢!皇上体恤百姓们贫苦,特意给北安州拨了银两,这些银子,本官保证,必然都要用在我北州百姓的身上的!”

“好!”

“柳大人是个好官呐!”

这新宅院可都是砖瓦房,若是自己家建一座这样的房子,没有十五两,那是想都不要想的!

可现在他们只需要支付九两,就能住进来,而且还可以分三年还清,甚至还能以劳作相抵,这简直就是大善人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