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科幻小说 > 纳米崛起 >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

纳米崛起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

作者:岭南仨人 分类:科幻小说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5:02

第一百四十三章 期货

大连。

黄河路与新开路交叉路口附近,靠近金广大厦的不远处,由燧人公司出资收购了一栋17层的商业大厦。

目前这栋大厦,正在进行外立面的整体装修,而内部同样在进行改造。

不仅仅有装修公司的人在忙碌,还有时光信息的不少员工,同样在这里布置着电脑,以及相关的服务器、电子设备之类。

模仿国内外的期货交易系统,由时光信息编写,之前在香江撤回内地的黄氏国际,那一百多名金融从业员工,也在配合矿石期货交易系统的编写。

黄氏国际的技术执行官李宏文,黄修远和蒋海霖讨论着一些细节。

“这一次太可惜了,要不是黄氏国际被米国人盯上了,我肯定要让力拓他们吐血。”李宏文无奈的说道。

黄修远倒是没有肉痛那一点钱,毕竟燧人公司现在家大业大,金融投机只是权宜之计:“金融只是工具,实业才是基础,现在我们要转变角色,成为国际规则的制定者。”

“黄总言之有理。”李宏文也知道自己着相了,做空力拓、必和必拓和淡水河谷之类,在控制全球矿物定价权面前,不过是蝇头小利。

更何况黄修远,可知道华尔街那帮家伙的阴险,什么原油负价格、修改交易数据、拔网线和冻结账号之类,简直是毫无底线。

矿石交易所虽然名义上,是钢协带头,但是实际主导具体业务的,却是燧人公司。

撤回内地后,黄氏国际的一众员工,除了一部分加入到安全部的财务组,剩下的人就成为大连矿石交易所的管理层。

毕竟钢协的人,并没有经营期货交易所的经验,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人士来比较好。

单忠华也没有什么意见,只是和证监会、央行沟通了一番,其实现在大连矿石期货交易所,已经具备了一切正规的手续。

大连矿石期货交易所管理公司,也是国资委百分百控股的企业,只是管理上,交给了刺槐蚁公司。

而刺槐蚁公司,则任命李宏文等原黄氏国际的员工,组建大连矿石期货交易所管理公司的管理层。

“黄总,根据世嘉那边的消息,我们目前的产能,每天生产17~21万吨纯铁粉,库存在64万吨左右,而且随着生产量增加,库存会积压更多,我们需要及时出手这些原材料了。”蒋海霖向他汇报了一些具体情况。

黄修远思考了一会,便吩咐道:“那你们尽快安排原材料期货上市吧!对了,价格方面你们有什么意见?”

“肯定不能按照铁矿石价格出售,应该按照生铁价格来。”蒋海霖解释了为什么。

因为蓝星矿业生产的纯铁粉,对于钢铁厂而言,就是半成品的生铁,拿回去很容易冶炼成为生铁锭。

目前国内的生铁生产成本,平均在每吨2900~3000元左右,而生铁的批发价,是每吨3200~3600左右。

按照宝钢的数据,冶炼一吨生铁,需要1.7吨铁矿石、0.28吨焦炭、0.2~0.4吨左右的造渣剂,这三个核心原材料中,焦炭、造渣剂都是国内自给自足的,价格基本处于非常稳定的状态。

因此铁矿石的成本,就成为左右生铁成本的关键要素。

今年的进口铁矿,价格为每吨1100元左右,相当于冶炼一吨生铁,需要承担1870元左右的铁矿石成本。

加上焦炭、造渣剂、设备折旧、电力和人工,这些支出项目加起来,大概在1100~1200元左右。

看起来还有200~700元的利润,实际上,如果加上管理费用、库存积压,又因为内部管理不当之类,特别是本身就机制呆板的国企,基本就是处于亏本的边缘,或者就处于亏本之中。

蒋海霖一边翻数据,一边解释道:“蜗牛钢铁厂用我们自己的纯铁粉,基本可以直接炼钢,每吨采购价1200元,如果用于炼铁,总成本每吨生铁1800元左右。”

黄修远同样知道其中的差别。

纯铁粉炼铁:纯铁粉1吨(1200)+焦炭或者电力(300)+其他杂费(300)=1800

铁矿石炼铁:铁矿石1.7吨(1800)+焦炭(800)+电力渣剂(160)+其他杂费(220)=2980

而蓝星矿业每吨纯铁粉,给蜗牛工业价格,那是内部兄弟价,就算如此便宜的价格,仍然含泪暴赚了1050元。

蒋海霖说了一个极限成本:“黄总,我认为要打击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必须将纯铁粉的价格压低在1400元,这样一来,钢企生产成本将下降到2000,甚至更加低。”

“不错,不过还不够,三大铁矿石供应商的极限承压成本,在每吨250元左右,必要时可以将纯铁粉价格压低到800元,让铁矿石贸易变成亏本生意。”

这个价格下,铁矿石价格必须低于150元,才可以和纯铁粉竞争。

问题是150元的价格,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将每吨亏损50元,而蓝星矿业每吨仍然还有650元利润。

这就是直接的碾压,两者根本不是一个维度上的对手。

三大铁矿石供应商失去华国钢企的采购,可能要直接亏损上百亿米元。

李宏文提议道:“黄总,我们的其他矿物品种,也可以开始准备了。”

“嗯,你和海霖、世嘉多沟通一下。”

尽管没有装修好,但是大连矿石交易所,已经具备承接交易的能力。

10月3日。

给蓝星矿业拉了第二笔无息贷款的单忠华,带着钢协的人来到大连。

在大连矿石交易所的不远处,是一栋燧人公司收购的商务酒店,里面商务会议厅里面,黄修远和单忠华等人,对矿石期货交易,进行了二次深入讨论。

“钢协的各个会员,我已经按照计划,给他们发了交易席位,目前一共发放了537个交易凭证。”李宏文拿着文件解释道。

单忠华询问道:“你们打算什么时候开业?”

“11月8日,到时候交易所大楼已经可以使用了,内部的交易系统,我们正在试运行,问题不大。”李宏文回道。

突然单忠华说道:“黄总,你们有没有兴趣接手通钢?”

“额?不是说首钢在考虑并购吗?”黄修远诧异起来。

“上一次谈判中,有些人罔顾大局,我这一次进京,上面希望由刺槐蚁公司接手通钢,和你们公司强强联合。”单忠华说出了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原因。

刺槐蚁公司的管理,又不用担心通钢的国有资产流失,同时也是在警告那些各怀鬼胎的其他钢企。

毕竟上一次的谈判中,国内钢企的吃里扒外,让上面非常失望和震怒。

黄修远也哭笑不得,这通钢兜兜转转,最后还是和燧人公司纠缠不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