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四十三章 我都要!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四十三章 我都要!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0:08

第四十三章 我都要!

西夏王宫。

西夏国主李秉常、大将李清、大学士景询三人在偌大的宫殿里面,宫殿里再无他人,其他的人都被李秉常驱逐去了外面。

“朕已经收到了宋朝皇帝的信了,赵顼愿意帮助朕夺回天下。”

李秉常处于变声期的声音中带着兴奋。

西夏的国主在西夏国内都是自视为皇帝,也自称为朕,国内诏令也是如此,不过与宋朝国书交流的时候就不能如此了。

李清和景询对视一眼,看到彼此眼里的激动。

一般来说,李清和景询都是汉人,他们应该支持梁太后姐弟才是,因为梁太后姐弟是汉人嘛。

但是西夏颇为魔幻的是,汉人的梁氏姐弟要恢复蕃礼,而身为党项人的李秉常却心心念念想要恢复汉礼。

不过这事看似魔幻,内里不过就是政治问题罢了。

梁氏姐弟身为汉人掌控西夏这个党项人国度,就必须靠拢党项人,这样才能够争取更多的支持。

而李秉常身为党项人,他若是跟在梁氏后面,就没有自己的支持者了,他必须争取其余的力量。

而这个力量就是西夏国里面的汉人。

正是因为梁氏姐弟靠近党项人,可以疏离汉人,所以李清、景询这些汉人就渐渐被排斥出政治中心了,这些人就是李秉常可以争取的对象。

关键是,恢复汉礼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亲近宋朝。

当然啦,想要借助宋朝的力量,还得他付出更多,但恢复汉礼毕竟就是一个好的开始。

所以,这样魔幻的一幕就在西夏出现了。

李清喜道:“有宋朝的帮助,咱们大事可成了!”

李秉常大笑点头:“就是就是,景学士的谋略果然过人!”

景询摆手道:“陛下谬赞了,不过是寻常招数罢了。”

李秉常笑歇,脸上却是浮现出忧虑:“景学士,朕倒是有个疑问不知当问不当问?”

景询赶紧道:“陛下请说。”

李秉常忧心道:“咱们真的要把河东给宋朝,要不,就按照李将军所说,将河南地区给他们就好了。”

景询苦笑,这位爷还没有夺到天下呢,就将天下当成自己的了。

“陛下,若在灵州自贸区之前,只给河东,甚至只给兰州,宋朝都会屁颠屁颠的跑来,但灵州自贸区之后,别说灵州,就算是将河南地区都给了,宋朝也不会因小失大的,只有用河套诱惑他们,才能够借力。

至于以后给不给,呵呵,等陛下先夺了天下再来谈论这个问题也不迟。”

李秉常幡然醒悟,很是惭愧道:“景学士说的是,是朕想差了。”

李清安慰道:“陛下爱国,也没有什么不对的,不过即便到时候陛下夺回权力,也未必就要履行承诺嘛,这种事情也就是说说而已。”

李秉常瞪大了眼睛:“还能这么操作?”

……

苏轼瞪大眼睛:“还能这么操作?”

欧阳辩呵呵一笑:“两国之间的承诺,真能够履行也肯定是一番认怂,如果不认怂,难道还真的能够起兵去打不成?”

苏轼气愤道:“那必须打!”

欧阳辩笑道:“那得说服满朝文武才行。”

苏轼想了想,不由得泄气道:“那还是算了。”

欧阳辩点点头:“兵者国之大事,每次想要打仗都得想了再想,国家之间互相赖账的事情着实不少,除了那些混人,真正英明的皇帝还是会认真的考虑得失的。西夏这一次的承诺太大了,大到有点虚了。”

苏轼惊讶道:“那陛下还答应了?”

欧阳辩笑道:“里面有侥幸心思,但实际不过是找个插手其中的借口罢了。

陛下是个胸有大志的人,自从上任开始就意在西北,这些年整理内政,不过是积攒力量,实际上一直盯着西北呢,之前那一次被西夏打了个措手不及,这些年卧薪尝胆,不过是苦无机会罢了。

现在李秉常将机会送上门来,咱们的陛下自然却之不恭啊。”

苏轼叹了一口气:“大战一起,生灵涂炭啊,季默你到时候就是首当其冲了,一定要注意安全,我先回京复命去了。”

欧阳辩看着使团在朝阳中越走越远,再回头的时候,脸色已经有些冷肃。

大战一起,生灵涂炭是一定的,可是对于大宋朝来说,何尝不是浴火重生的机会。

这是大宋朝最好的时代了,金国还没有崛起,蒙古的元朝还不见踪影,真正的对手只有外强中干的辽国。

可是如今的宋朝打不过辽国,也收不回西夏,原本以为宋神宗赵顼英明神武,可是知道这一次,欧阳辩才真正意识到——在帝皇的眼里,皇权才是唯一重要的东西。

为了保证皇权不旁落,赵顼将韩家、崔家、曹家、以及自己都给驱逐出朝堂,赵顼如今已经全然掌控朝堂,或许,这才是他真正在乎的东西吧。

不过欧阳辩不在乎了。

他在大宋奋斗了这么多年,为赵家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心里也是问心无愧了,以后他就要为中国人民做点事情了。

兰州他要,河南他要,河套更是应该要的,西夏更是要的。

——我都要!

欧阳辩密切地关注西夏国内的动态。

如今的西夏已经不是过去那个神秘的国度了,大宋的商人无孔不入,他们与西夏的权贵勾连,西夏朝堂上那么点事情,基本上隔不了几个小时就会被泄露出来,然后送到欧阳辩的桌案之上。

西夏的帝党已经开始在宣传要在国内执行汉礼了,李秉常更是活跃起来,不断地接见部族的头人,对此后党十分的不满,梁太后和梁乙埋公开阻拦,甚至帝党和后党在朝堂上爆发巨大的争吵,政治气氛越来越紧张起来。

欧阳辩对此静观其变,但也在暗中做了许多的准备。

每日里西夏的情报也络绎不绝的快速递往京中,欧阳辩开始视察边军。

大宋在宋夏边境布置着大约三十万的军队,分别是宦官李宪带领的秦凤路边军、刘昌祚带领的镇戎军、高遵裕带领的环庆军、种谔带领的绥德军、赵顼的舅父王中正带领的保安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