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六十二章 有所取舍!

北宋之无双国士 第六十二章 有所取舍!

作者:墙头上的猫1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50:08

第六十二章 有所取舍!

不仅如此,欧阳辩对王安石正在酝酿中的免行法以及市易法都有不同的看法。

所谓免行法是指官府衙门所需要的一切物资,均由各官府所在城市供应。

但由于各级官吏上下其手,多多索取财物,各行所费钱财往往在官府所需物资的十倍以上,因而一些商贩、贫困百姓因作行户而破产者比比皆是。

于是,开封府肉行(供应官府肉类)的徐中正等人上书,建议由行户交纳免行钱后,行户的物资便不再送往官衙门。

王安石计划在市易务下专门设立“详定行户利害所”机构,具体负责制定免行法。

在他的计划中,详定行户利害所会颁布免条例,按照各行获利的多寡向政府交纳免行钱,由吏人和免行户共同负责征收,免除各行对官府衙门的物资供应。

宫廷及官府衙门所需一切物资的买卖,全由杂卖场、杂买务等根据市易所估物资价格的高低进行买卖。

看起来是好了许多,但在欧阳辩看来依然是不合理的。

人家商人都已经承担了商税,为什么还要去承担官府衙门的物资供应呢?

而市易法就更加不合理了。

市易法的本意是在汴京设都市易司,边境和重要城市设市易司或市易务,平价收购市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贾贷款或赊货,按规定收取息金。

在东京设置市易务,出钱收购滞销货物,市场短缺时再卖出。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算是平抑市场物价的一种政策措施。

看来似乎这是一项十分完美的措施对不对?

一般来说,既然政府与民众都受益,那么应该受到拥戴并继续推行下去。

但是事实上,市易法对于商业的伤害是极大的。

市易法一方面打击了大商人、以及所谓的“兼并之家”,但是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中小商户的利益。

历史上,神宗死后,据统计当时商人所欠的市易钱,仅利息即达921万贯。

以开封府为例,在免除了商人欠的市易息钱和罚钱之后,还有27155户欠市易本钱237万贯。

其中小姓(指门第低微的人家)27093户,欠83万贯,而欠200贯以下的就达25353户,欠46万贯,由这组数据来可看出来市易法对小商户的影响。

无论是在哪个朝代哪个国家,只要官府下场做生意,就难以避免的会对商业造成伤害。

原本立足于平抑物价、抑制大商人重利盘剥的新政策,在执行的过程助攻却蜕变成国家垄断市场、货源、价格,甚至批发与零售也被官员所操纵。

哪怕想做不大的生意,也要先过政府官员这几道关口。

于是,大中小商人一齐步履维艰,致使城市工商业开始凋零。

从时人记载和苏东坡等人的大量文字中可以看到,全国城市商业与市场一时间相当萎缩而萧条,社会开始出现动荡不安的局面。

在欧阳辩看来,市易法的实质是对商业贸易实施国家垄断。

国家垄断之下,经济哪里能够保持活力呢?

欧阳辩后世的经验告诉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是最优解嘛。

如今大宋朝的经济这么蓬勃,是他用十几年的时间一手打造出来的,若是搞一个市易法,将这么好的经济形势给搞垮了,欧阳辩非得哭死不可。

其实欧阳辩的强国计划里面,经济是他最为坚持的一步。

军队怎么烂也好,官场怎么**没有效率都行,但必须得有钱!

军队烂对吧,那就砸钱,往死里砸。

大宋大部分时候军队不给力,其实就是钱没给够,只要肯砸钱,其实还是有那么一点用的。

但如果没钱,别说军队了,连国内都稳不住,更别说打仗了。

而王安石的保甲法、保马法、市易法、以及免行法,招招都冲着搞垮经济去的,欧阳辩当然不愿意了。

保甲法其实对商业的伤害也挺大的。

保甲法会把农民禁锢在本村本土上,没有办法流入劳力市场,这么一来,商业就很难再进一步,而且保甲法的各种训练,其实也会耽误农作。

所谓农时,那是指小麦、水稻的农时,而许多经济作物的农时却是不同的,一旦保甲法实施,必然会忽视这些,那么到时候农作物的产出也会变得极其单调,农民的收入变少,他们的消费力就会变得极差,这对商业的发展又是致命的。

所以,如果制置三司条例司的这些同年如果都向着王安石,那么欧阳辩这边就不好搞了,除了将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给废掉,就别无他法了。

但是那样的代价太高了。

一是他要担负背叛老师的罪名,欺师灭祖的罪名足以让他社会性死亡了。

二是王安石终究是变法的大旗,有王安石在,欧阳辩就不必独自去扛保守派的刀枪剑戟,可以躲在后面搞点小动作。

现在有这些同年的支持,欧阳辩则是可以和王安石多谈谈,有这些筹码,总是可以让王安石多谢忌惮的。

不过欧阳辩还是有些心虚,因为王安石的性格太倔强了,说实话的,欧阳辩并没有信心能够说服王安石。

虽然这些年王安石也从欧阳辩这里吸取了不少的观点,但也仅仅是借鉴而已,核心还是他自己那一套呢。

不过现在来说这些还是稍微早了些,现在王安石的精力还在推行均输法上呢。

均输法是个善法,也是欧阳辩一开始就要推广的,也就是他之前的税法改制的一部分。

现在进行均输法的推广是制置三司条例司目前最重要的任务,欧阳辩要切入工作也是打算从这里切入。

欧阳辩进行点卯之后,就开始开会研究了,让吕惠卿等人进行工作的汇报,以便对全局有所了解。

这一版的均输法,其实和历史上王安石版的均输法,实际上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因为这一版的均输法说到底是脱胎于欧阳辩的税赋改制,而制定者又是吕惠卿等人,现在的吕惠卿等人和历史上的已经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了,现在的这些人,是经历了经济学的熏陶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