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北宋之无双国士 > 第六十二章 四通车行!(第五更!)

第六十二章 四通车行!(第五更!)

欧阳辩的演讲风格偏向于轻松,即便是原本应该枯燥的商业报告,在他口中依然很有吸引力,现场的气氛也很是轻松。

欧阳辩为了让没有经历过经济学训练的土鳖……哦,大宋土著们听懂,也尽量用他们能够听懂的话来讲解。

“……农行是之后成立的,农行的发家史就不必多说了,毕竟是说一说它对如今营商环境的改善。

农行最主要的贡献是给缺乏资本的人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

根据陆总给我的数据,这些年农行一共放出去的商贷多达四万多笔。

当然里面能够收回投资的大约也就只占了十分之一而已。

创业毕竟是一项风险很高的投资。

但是这其中成功的四千多个项目,却造就了一大批成功人士,现场有多少人是通过这第一笔贷款发家的,举手给我看看?”

现场顿时有上百只手举了起来,这些人的脸上满是自豪,因为他们是从生死的困境中搏杀出来,成就今日的地位的。

杨德昌注意到那个制造水车的年轻人犹犹豫豫的举手,恐怕是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吧,杨德昌不由得笑了笑。

欧阳辩也颇为自豪:“……这里面现在不乏有极为成功的创业者了,甚至早就了行业里的独角兽,比如四轮马车的制造商四通车行。

据统计,四通车行在南方占据了大约八成的销售份额,每年营收多达千万贯!”

会场发出一声惊呼声。

千万贯级别的大企业,那可真是了不起啊。

这个数额是非常庞大的,要知道至和年时候的大宋岁入也不过是不到四千万贯而已。

四通车行一家一年的营收就多达千万贯,这是多么可怕的营收能力啊。

欧阳辩朝下面道:“四通车行的林老板来了吗?”

杨德昌看过去,一个不过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站了起来,会场中再次发出惊呼声。

竟然这么年轻!

杨德昌身边的年轻人张大了嘴巴。

这个人看起来和他也差不了几岁,竟然有一家每年能够营收过千万贯的企业?

四通车行的老板,也就是那个站起来的年轻人,朝欧阳辩深深地弯下了腰,足足十几秒钟才起身。

他满脸的感激:“大家好,我叫林通,正是四通车行的创办人。

当年我不过是一家小车行的小伙计,看到农行的贷款推广,就试着申请了一下。

没想到很受重视,当时陆采薇陆总亲自招待了我,然后给我放了一笔千贯的贷款。

就是依靠这一笔贷款,四通车行建立了起来。

不过前期非常艰苦,因为当时四轮马车被认为是不实用的,长达几个月的时间都没有订单。

第一笔生意还是农行的支持,在我这里订购了千辆马车,才让四通车行活了下来。

有了农行的示范,加上荆州北路的官道的水泥化铺广开来,我的四通车行才快速地扩张开来。

这个过程中,农行总共给我进行三轮的投资,一次比一次多,最后一笔,多达百万贯级别!

所以四通车行才有今天,当时最困难的时候,我都想要放弃了。

是欧阳大人亲自找到了我,告诉我不要放弃,千辆马车的订单就是欧阳大人亲自下单的,感谢欧阳大人!”

林通满是感激,说到动情处,甚至双眼泛红。

欧阳辩率先鼓起掌来,随后满堂的喝彩声掌声一起响起。

声音稍息。

欧阳辩颇为感慨道:“林老板感激我给了他机会,但我何尝不感激他给我挣了那么的钱呢?

我投资可是要挣钱的,我巴不得有像林老板这么能挣钱的合作伙伴呢。

林老板,比起我投资给你的,你给我的回馈远远超过我的投入,我也得给你鞠躬才是!”

说完欧阳辩真的弯腰鞠躬,林通束手无措的模样让众人哄笑起来。

欧阳辩看似在开玩笑,但他真的知道,三轮投资,农行一共拿到了四通车行的百分之七十的股份。

四通车行每年三百万贯纯利的收入,就要分给农行二百一十一万贯的分红,光是一年的分红,就足以抵上这三轮投资的钱了。

天使投资就是这样,一成的投资成功率看似不高,但只要有一单投资成功,就足以挣得盆满钵满的。

“所以,大家若是有生意门路,又缺乏资金,完全可以找农行啊,保准让你满意。”

欧阳辩帮农行拉起了生意,下面的听众会意一笑。

“……呐,这就是农行的工作,像林老板这样的合作伙伴,我们还有四万多例。

虽然像林老板这么成功的只是少数,但大多数也算是创业成功了。

农行扶持起来的大大小小的企业,让私人企业越来越活跃。

大家有没有发现,以前你们要采购点什么东西,市面上一般只有那么几家可供选择。

而现在不仅选择面大增,而且服务上要变得更好?”

下面的人点点头,还真是这样。

而且供应商虽多,但那些原有的供应商也没有活不下去,反而生意越加红火起来。

这就表示,需要产品的商家也越来越多了,这说明市场的经济越来越活跃了,而这和农行扶持有莫大的关系!

欧阳辩看到大家若有所思的模样,心知他们也想通了这个道理,他笑着点头。

“这就是农行的作用,西湖城让原有的商家挣到了钱,而农行则是让更多人有资本成为商家。

而这并非让诸位成为竞争对手,而是整个市场做大了。

刚刚林老板说他的企业的起死为生是因为我下的一千辆车的订单。

但快速扩张的时机则是官道的水泥化,而这个时候,就得说说大宋中央银行了。

大宋中央银行是我在嘉佑年间受仁宗皇帝任命创立的银行,央行是央企,是朝廷的企业,所以它的任务和民企不同,它更倾向于大局。

央行我得说说它的创立过程,其中最重要的两步,一步是吸纳存款,当时苦难啊,朝廷只给了一本花名册、一块牌子、一个政策、以及十万贯的启动资金……”

欧阳辩摇头笑了笑。

底下的人明白他在笑什么。

十万贯是不少钱了,但要开银行,这点钱够干什么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