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超级资源大亨 > 第844章 老无所依!

超级资源大亨 第844章 老无所依!

作者:吃藕会变丑 分类:都市言情 更新时间:2025-01-04 03:35:37

第844章 老无所依!

吴骏听完崔长福谈到的有关红薯粉条的事情。

他总感觉这件事好像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

红薯粉条这项产业是王坡乡最大的支柱产业,多年经营下来,已经形成了一个不小的市场规模,并且申请了当地的“土特产商标”。

每年下乡的收购商一波接着一波,大大小小的团队将近上百个。

小点儿的收购商收个三五吨,大点儿的有时一个收购商能收上千吨。

今年却是一干二净,连一个收购商都没有,一斤红薯粉条都没卖出去。

这也太离奇,太说不过去了。

给人的感觉就像是这些收购商串谋好了的一样。

按照崔长福的介绍,王坡乡每年加工的红薯粉条总量在1万吨上下,市值两个多亿。

这两个多亿乍一听挺多,但分散到千家万户的农民手里,其实也没多少钱。

崔长福继续说道:“眼看再有不到一个月就过年了,很多指着这项收入吃饭的村民已经沉不住气,有点儿慌了。

眼下的形式很不乐观,大量的红薯粉条滞销,一些着急用钱的村民为了早点卖掉手里的粉条,在大集上的售价一集比一集低,再这样下去,运行了几十年的市场可就毁于一旦了啊!”

王康宁皱眉分析道:“市场毁了容易,再想建立起来可就难上加难了,村民们对此失去了信心,也会影响以后的种植意向。”

崔长福叹气道:“谁说不是呢,这几天我们乡里接连召开了好几次紧急会议,还派专员去村里挨家挨户地做思想工作,一开始还有些效果,随着时间推移,市场行情不见丝毫好转,村民们已经不把我们的话当回事儿了。”

“去年还是10块钱一斤的纯手工红薯粉条,这会儿已经腰斩到5块钱一斤了!5块钱一斤,呵呵……我们家也做了几十年红薯粉条,我对这方面也有些了解,这个价卖相当于赔钱甩货了。”

之前愉悦的气氛,随着崔长福谈到的这个沉重的话题变得有些沉闷。

谈到这种关系民生大计的事情,没人好意思在这个时候谈笑风生,说说笑笑了。

吴骏想了想,插话道:“崔乡长有没有从别的方面考虑过这件事?”

“吴总是想说,那些收购商串通好了都不来,等村民们开始恐慌了他们再跳出来当救世主吧?”崔长福看向吴骏,苦笑道,“事情很明显是这样的,而且,我们也有确切的消息,就是这么回事儿。”

“那……”吴骏想说那有什么好恐慌的,慢慢跟那些收购商耗着呗,反正红薯粉条保质期时间长不怕变质,转念一想,他把到嘴边的话又眼回去了。

自己这是饱汉子不知饿汉子饥,自己不指望这点钱过日子,还有很大一部分指望这项收入过年呢。

尤其听崔长福介绍,这个行业的从业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各村没有收入来源的老人在做。

一年到头,很多老头儿老太太指望着这个钱过活呢。

想到这些,吴骏对那些串通起来压价的收购商一阵鄙夷。

城市里很多老人都有退休金,甚至退休金收入比一些996工作的年轻小伙子还要高,还有很完善的医保,每天乐乐呵呵的,衣食无忧。

生活在农村的老人可没有这个待遇,七老八十了还要想法设法地靠自己的能力去赚自己的零花钱,免得拖累儿女遭到唾弃。

他们已经这么艰难了,还是有人像猎狗一样死死盯住了他们的钱袋子,这是人干的事儿吗!

突然,崔长福眼前一亮,一脸激动地看向吴骏问道:“吴总,您的酒和大米卖的那么好,那么畅销,能不能,能不能,借助您的销售渠道帮我们……”

崔长福搓着手,一脸渴望道:“我知道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但我没别的办法了,吴总,还请您伸出援手拉一把我们王坡乡的村民们。”

众人的目光同时看向吴骏,等着他的回答。

吴骏抬眼看向崔长福,直视他的目光,能从中看到对方强烈的渴望。

但是……

吴骏叹口气,委婉道:“很抱歉崔乡长,我不能答应你。”

崔长福听到吴骏斩钉截铁的回答后,心情无比复杂。

他有种坐过山车般从顶端跌落到谷底的感觉。

本来对吴骏给予厚望,没想到他回馈给自己的却是“绝望”。

他本以为对自己来说难如登天的事情,对吴骏来说不过是一句话的事儿罢了。

万万没想到,吴骏竟然毫不犹豫地拒绝了。

不过,崔长福也不是那种是非不分的浑人,没有因为吴骏的拒绝而迁怒于他。

他知道,这件事本来就是王坡乡的事儿,和吴骏没有一丁点儿关系。

自己没理由因为人家不帮自己就心生怨恨,否则的话,自己该恨的人多了去了。

世界首富,亚洲首富,国内首富,冀北首富不也都没帮自己吗?

自己能恨得过来吗?

崔长福试着做最后的挣扎:“吴总您要不要再考虑考虑我刚才的提议?我们不会让您白帮忙,价格方面肯定比给往年收购商的价格要更低一些,让您有的赚。”

“崔乡长你误会我的意思了,这不是钱不钱,赚多少钱的问题。”

吴骏摆摆手解释说:“我的意思是,我本人对两家企业的销售渠道并不比你多了解更多,我没法现在就答应和你的合作,免得再耽误了你,一切要等我回去和两家企业的负责人商谈过后才能给你准确回复。”

“哦,原来是这样!可以,可以,我可以等,吴总回去商量一下也是应该的!”

崔长福听到吴骏的解释后,有种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一脸欣喜地抱拳作揖道,“对不住了吴总,是我理解能力太差了,没理解您话里的意思,是我太鲁莽了。”

王康宁在一旁用手指点了点崔长福,笑道:“老崔你呀,你这是关心则乱,一心只想着怎么快的卖你那粉条了!”

“是,是,是,我关心则乱。”崔长福也不辩解,看向吴骏道,“那这件事就麻烦吴总了,我手机24小时开机。”

吴骏想了想说:“明天上午吧,十点之前我给崔乡长准确答复。”

崔长福想也不想,点头答应道:“行行行,没问题!那我就翘首以盼等着吴总的好消息了。”

“时间也差不多了,我下午还得回市里一趟,得走了。”吴骏抬手看了看时间,差不多到点儿了,起身和众人告辞。

杜生起身微笑说:“吴总还有正事儿我就不多留您了,欢迎吴总以后常来,我们宝佳的大门随时为您敞开。”

吴骏微笑回应道:“一定一定,那我们李总就拜托杜总照顾两天了。”

“没问题,没问题,我和李总很谈得来,我巴不得他在这儿多呆几天呢。”杜生笑得很是真诚,看不出一点儿作伪的样子。

“我也该回去了,下午还有点儿事儿要去县里一趟。”王康宁也借机告辞。

一行人边走边聊,杜生夫妇和李春山把吴骏等人送出基地。

吴骏和王康宁驾车离开,李春山留了下来。

两人驾车路过小吴庄时已经下午四点多,没有停留。

吴骏开车去往石门市区,王康宁驾车前往县委。

两辆车在郭村路口的时候两车分道扬镳。

驾车路过郭村的时候,吴骏这才发现今天是郭村的大集。

他想起来了,郭村逢0和5是大集。

小时候他没少跟着爸妈或者二叔来郭村赶大集。

大人赶大集是为了买一些比超市更便宜的东西。

小孩儿赶大集纯粹就是看热闹和吃零食。

买上一串冰糖葫芦,能从大集这头吃到那头。

吴骏正巧赶上大集上的商户们收摊儿,车多人多,车速自然而然地慢了下来。

超高性能的特斯拉ro

又一次堵死不动了,吴骏按下电子手刹,目光四处乱飘,以分散堵车带来的烦闷和无聊。

突然,他注意到一个奇怪的现象。

他注意到路两旁摆摊的摊主,很多都是老人。

或者是老头和老太太夫妻档,或者是一位孤零零的老头摊主,亦或者是孤单老太。

这些老人家穿着朴素,当中有很大一部分老人的头发已经白的像天上的云。

寒风吹过,她们紧紧身上的衣裳,搓着手,跺着脚取暖。

笃笃笃……

就在吴骏看得出神发呆的时候,驾驶位的车窗被敲响了。

吴骏扭头看到令他哭笑不得的一幕。

他看到车窗外面站着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妪。

老人的身形像大虾一样蜷着已经直不起身子了。

面部的褶皱就像他和徐菲滚过的床单一样深。

她手里拿着一根不知道什么材质,看上去明黄色很滑溜,下面已经劈叉的拐杖。

老人就是用这根拐杖敲的吴骏的窗户。

估计老人家对车的价值没什么概念,要不然她也不敢拿拐杖敲窗户。

吴骏准备开门下车,但看到老妪站在原地不动没有闪避的意思,开门的话免不了要碰到她。

吴骏怕她再敲窗户,赶紧放下车窗,朝老妪问道:“大妈,有什么事儿吗?”

“小伙砸,买点粉条带回去呀,好好吃的呀。”老人一张嘴,露出已经萎缩到没牙的牙床。

她回身指着路旁一个摆着红薯粉条的摊位,眼睛里满是期盼:“买点儿吧,好便宜的,手做的,没用机器,没加乱七八糟的东西,吃了还想吃。”

老人一边说,两只手一边比划着。

一阵寒风吹过,吴骏看到老人忍不住打个哆嗦。

她那两只犹如枯藤一样的手,下意识地搓了搓,想要揉搓出一丝暖意。

吴骏看看老人,再看看大街两旁数十个或者比她年轻几岁,或者比她年长几岁的老人。

这些老人本该是儿孙满堂颐养天年的年纪,此刻却在寒风中值守,想要卖掉自己滞销的货物。

吴骏的心被某种东西触动了一下,他想到了去年冬天在市区疯狂采购棉手套和棉围巾的场景。

他突然意识到,就算自己把他们的手套和围巾都买了,第二天他们还是会出现在大街上。

自己的做法只不过是让自己的同情心稍稍泛滥一下,得到一些他们的赞许。

从本质上讲,自己不会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任何实质性的影响。

今天就算自己把路旁所有老人的红薯粉条全部买下来,同样不会对她们造成多大的影响,下个大集上她们还会来。

只有彻底解决了销路问题,让她们可以凭借着这个做手工红薯粉条的一技之长吃上饭,做多少卖多少,不用为销路发愁,这才是最实际的。

这一刻,吴骏突然下定决心,不论如何,一定要把这件事办了。

“大妈,你往旁边让一下,我开门下车。”吴骏指了指车门,示意老人往后退一下。

“哦哦哦,你快下来,看看俺家的红薯粉条,可好了。”老人听到吴骏要下车,脸上的褶皱瞬间展开了一半儿。

老人让开一些后,吴骏把车往旁边靠了靠,不影响后面通行后,这才推门下车,跟着老人来到她的摊位面前。

老人的摊位勉强算得上是个摊位吧。

一辆手推车上面蒙着一床床单,这就是一个小摊子了。

床单上面放着几捆捆扎好的红薯粉条,旁边放着一杆老式的杆秤。

吴骏看向老人问道:“大妈你这粉条怎么卖?”

“六,五块,五块钱一斤!”老人本想报价六块钱一斤的,但又怕好不容易拉到的一个客户跑了,不等客户讲价,她先降价了。

“五块钱一斤?这怕是连成本都不够吧。”这句话是崔长福对吴骏说过的,他还记得。

“可不是嘛!赔钱,赔钱卖呢。”

仿佛是说到了老人的伤心处,老人眼圈一红,差点儿哭出声:“又搭工,又搭料,折腾了小半个月,最后一算下来,还不如在地头卖红薯赚钱哩。

做了几十年的营生,眼看是做不成咯……

明年再做最后一年,再像今年这样就不做了,

不折腾了,安安生生在家等死算逑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