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075章 不务正业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075章 不务正业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075章 不务正业

“完蛋了,怎么把这事给忘记了。”李逵突然想到,他还有书没有背,顿时芒刺在背一般紧张起来。

三叔公担忧道:“逵娃子,怎么了?”

李逵苦笑不已:“三叔公还有五天就该是小子去老师那里背书的日子,可是……”

三叔公笑道:“来得及,最多四天就能到沂水县城,今日就能出费县的地界。”他老人家越看李逵越喜欢,如今他坚定李逵就是振兴家族的人才,百丈村上百年就出了这么一个。

十五的月亮……诶,不对,十五是个好日子,是他的老师检验他半个月来学习成果的考试之日。对于李逵来说,这半个月,他就没做什么正经事。

似乎有点用的就两件事。

把一心想要让家族成就一番大业,却没有什么眼力见儿的将老都虞候刘葆晟说的五迷三道的,要是外人知道了,肯定得说李逵,你小子把**害了够呛。竟然勾搭着让五品的武官去拜宦官当干爹。不要问,一心想要显贵的刘葆晟真干得出来。

然后就是,去帮忙把刘家被劫的财物给抢回来了,顺便黑吃黑,灭了一伙山贼,一个山寨。

成果喜人,获得三万贯的家族启动资金。

如今的李逵可以说彻底没有财力上的掣肘,在沂水县成就了一番气候。

他也想名震京东东路,可惜,他一个山里头长大的穷小子,就算是突然乍富,对于近乎一个省的地盘,他还是一条小毛毛虫。

想起这事,李逵真不敢在路上耽搁了,照着族人的速度,赶到县里至少要四五天,他决定跑回去。

“不行,我得早点回去,书没带。”李逵是来剿灭山贼的,要是随身带着一本《诗经》或者论语,也说不过去啊!

说完忙跳下车,对李全喊道:“李全,回家了,我们跑回去。”

“别带兵刃,让七叔帮忙清理一下上面的血迹免得娘担心。”李全这才将自己的大棒子放在了牛车上,跟着李逵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

李林转悠了一圈,发现李逵和李全跑了,又飘飘忽忽的来到了三叔公的面前,可是没等靠近,三叔公就瞪眼怒道:“滚,要是再让我看到你蛊惑逵娃子不学好,还用大鞋底子抽你。”

“您老还将不讲理啦,我这还不是……”

见三叔公不紧不慢的将鞋底子亮出来,李林怂了。他可实在没脸在众目睽睽之下,再挨三叔公的鞋底子了。更要命的是,如今的族人一个个都见钱眼开,都跟了三叔公,连之前跟在自己屁股后面转悠的几个猎户,都对自己不冷不热的。为什么?还不是钱闹的。族里有钱了,还发钱,族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见钱眼开的货色,忒不讲义气。只要三叔公把持着族中的族产,他就落不下什么好来。

李林臊眉耷眼的在车队上混迹着,叹息声,一声挨着一声。

沂水县县衙。

县令周元已经多日不见自己的弟子李逵。

他也纳闷,以前李逵要么就在后衙苦读,就算是回家,也会从他这里借书带回去苦读。最多两日就会来衙门向他请教。读书需要天分,但更需要勤奋。李逵的勤奋他看在眼里,颇为满意。

真要论起来,周元觉得自己当年参加省试的劲头也赶不上李逵读书的劲头。有道是天分不足,勤来补。更何况李逵的天分不错。读书人,读书人,记性不好基本上就断了读书这条道。死读书的也没有什么出路。

好在李逵记性不错,还总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让周元颇为欣慰。

许是沂水县的公务实在太让人懈怠了,十天半月没有一件案子。又是将近年关,转运使衙门也没有差遣,显得这段日子很无趣。

周元叫来了李清,这位为了儿子能够考上举子,运作成为押司老爷,连捕头的身份都不要了,执意要辞职,也够拼命的主。

说起来,周元也没有任何看不起李清的地方。

甚至一度也试着去考校过一番李清的儿子李云的学问。反正已经收下了李逵这个弟子,再多一个也无所谓。在他看来,李清愿意放弃捕头的身份,给儿子趟出一条举业之路,李云的才学至少不会差太多。

大宋的地方官最热心做的事就是给辖区内的读书种子吹捧。

如果是年纪很小,十岁左右的就更好了。因为大宋有一个脱离在正常科举之路之外的直通道——神童试。

只要地方官极力引荐,朝堂有大佬认可,皇帝就会亲自下场考校被举荐上来的神童,称之神童试。神童试的要求是年龄低于15岁。而中了神童试的学子,虽然当官不太现实,一般都会在太学养几年。但是神童试出来的进士,他们的成就一般都不会太低。

考校的结果就尴尬了,在周元这位进士老爷的眼里,李云就是个傻儿子啊!

倒不是真的傻,而是在读书这一行中,绝对没有混出头的机会,能过县学就已经烧高香了,州里的举贡试肯定没有机会。这还是在沂水这等科举荒漠,要是去吴县,长洲等地方,教书先生都不会收这样的学生,很容易砸招牌。上了快两年的学,连百家姓和千字文都能背错的家伙,还有什么前途可言?

好在李云这小命好,生在了沂州。

当然也不是说沂州真的没有读书种子了,临沂的颜家每一代都不缺学子,而且学问人品极佳。只不过官宦门庭的颜氏子弟都有进入太学学习的机会,怎么可能来州学虚度光阴。州里的官宦子弟都去太学读书了,留在本地的学子一波不如一波。

正因为周元笃定的判断李清的儿子没有读书的慧根,每次看到这位意志坚定的捕头,都唏嘘不已。他倒是想把真相告诉李清,可惜,太伤人了,非君子所为。

只能挽留李清过年之后再离开衙门。

不过,李清做事确实让人放心,就算是很快就要离开衙门了,任劳任怨,并无任何怨言。

大老爷找他,李清自然不敢怠慢,急匆匆的来到了二堂。

躬身问:“大老爷找卑职,不知有何差遣?”

“没多大的事,你儿子如今读书如何?”周元东拉西扯的问道。

李清面色惊容,随即狂喜起来,不会是李云这臭小子被大老爷看上了,要收为弟子吧?李逵那厮都被收了,自己的儿子也不差。说起自己的儿子,李清顿时神采奕奕:“多谢大老爷关怀,我儿读书夙夜不怠,一心向学,授业师长也常夸耀我儿大有长进。等过年就准备学习《论语》了,大老爷要考校李云的学问吗?我马上差人去找他来。”

周元被李清的热情吓了一跳,他是进士,眼不瞎,脑子也灵性着,怎么会看不出李清这家伙竟然会以为自己还想收李云为弟子?

真要这么做了,他堂堂县令,也得气地撞墙!

周元被李清的热情吓得一哆嗦,忙摆摆手道:“找你来,本官是想问,最近你看到李逵了吗?”

李逵?

李清琢磨着不知道该如何说起。他倒是想说,可问题是周元听了不乐意呢?因为十天前,他在城门附近亲眼看到李逵这傻小子,扛着一根上百斤的铁棍乐呵呵的出了城门,这事很诡异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