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316章 御拳馆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316章 御拳馆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316章 御拳馆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完了,这非我本意啊!”

范冲在门外,手里攥着一把交子,大概有六七贯的样子。这点钱足够他用到省试之后。可以说,李逵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原先他说要退束脩,是想着去父亲的一些旧交哪里打打秋风,借些钱来度过这场饥荒。

要是实在不成的话,干脆借印子钱。

反正他豁出去了。

可没想到,却被李逵误解成了要坐地起价。李逵甚至没有给范冲攀交情的机会,反正俩家也没有什么来往。

要是李逵是个大嘴巴,说不定几天之后,京城就对他范冲有了新的解读——坐地起价,范元长。

元长是范冲的字。

也不知道他爹是这么的,范冲的字没取几年,大宋官场睡不知道蔡京的字就是元长。难不成这两个字还有说道不成?

反正范祖禹这等奇怪的读书人,普通人说什么也理解不了。真要是为了恶趣味,叫蔡卞的哥哥蔡京的字,然后等着儿子范冲回一声——爹。

也奈何不了这位。

范祖禹是司马光的拥趸,自从司马光主政之后,他出任尚书省校书正,说起来还是黄庭坚的上司。黄庭坚是九品的校书郎,而范祖禹是七品的校书正。别以为这官不高,但是清贵。晁补之也做过校书郎,之后不想在京城待了,主动请辞之后,被任命为六品的扬州通判。

尚书省就是这样,皇帝跟前的人,外放的话,连升三级是正常操作。说来也奇怪,按照他和司马光的关系,加上元祐初年,他就上窜下跳的给司马光当急先锋,按理说,旧党怎么着也改升范祖禹的官职,总不至于让这位一直在校书正的官职上耗着吧?可他真奇怪了,这校书正一做就是七八年。

虽说官很清贵,但是钱真的很少。比县令的官俸都要少。这就让老范家根本就没有多少余钱。加上范祖禹因为将王安石说的一钱不值,惹恼了王安石的女婿蔡卞。成为旧党之中第一个被发配的官员。

悲哀的是,他的离去,旧党似乎都没有动静。仿佛旧党之中,根本就没有这么一个人。

免不了让人觉得,旧党似乎把这位先锋给忘了。

其实,不是忘了。是范祖禹对做官根本就没有什么大兴趣。

他是个单纯的读书人,要不然也不会中了进士之后,不去做官,反而跟着司马光去洛阳修《资治通鉴》。而且这一去就是十五年。人生有几个十五年经得起蹉跎。要是做官的话,他已经走过了进士之后的低级官僚生涯,飞黄腾达不敢说,但是做到四品京官并不是大问题。

范祖禹平日里生活在同僚的视线之外,毫无存在感。人生中唯一做的一件离谱的事,就是造谣王安石。

也因为这件事,他成了蔡卞的眼中钉,肉中刺。

说起来,他要是真想要当官,善于经营的话。根本就不需要攀附司马光。他叔叔范镇仁宗时期就知谏院,执掌御史台。在朝堂之上也是一方势力的旗帜。并且是坚定的反王派。就是因为范镇在变法时期,给神宗皇帝写奏章,直言王安石的变法是祸国殃民的残民之术。

王安石看了范镇的奏章,差点气挂了。

宰相亲自下台,写了驳斥之语。于是范镇的仕途走到了尽头。

范镇虽然职官致仕,但在旧党之中的声望很高。元祐时期,高太皇太后甚至想要启用范镇为端明殿大学士,却被范镇推辞了。要知道这个官职虽是荣誉,但进一步就是宰相。至少,在朝堂上,三朝元老的范镇要比司马光的影响力更大一些。

可以说,范祖禹诋毁王安石,是两代人的怨气和书生意气。

但说起来,华阳范氏,真没有什么大恶。唯独让新党耿耿于怀的就是范祖禹的《神宗实录》,至于范镇?新党变法之初,反对者多了去了,多他一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说起来,范氏三代人,加上一个范冲,在历史上流传过一段美名,三代修史。

对于读书人来说,如果想要做一个纯粹的读书人,修史无疑是最高的荣誉。而范家三代人,都参与过修史。可见范家家学有多么深厚了。

李逵走在回去的路上,琢磨着范冲考取进士应该如探囊取物般容易,能够拖住他一些,也算是给自己减少了个直接的竞争对手。

虽说,手段不高明。

但只要好用,管他高不高明。

这天,高俅从客栈里醒来,原以为李逵和李云将他丢在客栈之中,有和自己脱离关系的反应。这让他颇为打击。

可是当小儿送来一封李逵临走的信之后,顿时烟消云散。

李逵信中就写了个地址,没有一句废话。

高俅在客栈里悉数一新,去街头买了糕点礼物,大包小包提着就去拜访。

一句“伯母!”将张氏喊的心惊胆战的,宋人结婚早,生孩子自然也早。张氏看着高俅少不了她几岁,却已沧桑起来的脸,腆着脸称呼她为伯母,忍不住多想,难道自己老了?

真的老了?

还不到四十岁啊?

好在这天李全要去御拳馆学棍棒,高俅这才免了尴尬,跟着李逵等人一起朝着内城而去。

一路上,高俅兴奋不已,自顾自的说着:“人杰,这御拳馆内是我大宋一等一的高手坐镇,天下第一的关中大侠周侗为首,其下有棍棒无双,王进,王师傅;霸刀,刘胜,刘师傅诸位高手……虽说李全兄弟拜在王师傅门下,也是一等一的际遇,非寻常人不能由此幸运。”

“王进王师傅很强?”

进了东京城,李逵和李云都是长见闻来了,至少十天半个月之内,新鲜事务层出不穷,让他们应接不暇。

京城人士吹嘘的本事,这两天真让他颇为感触。什么东西,都敢说天下第一。买炊糕的这么喊,卖豆腐也这么喊,难不成大宋除了京城人士,都是不堪入目的傻子不成?在他看来,名声是打出来的,而京城很多名声都是吹出来的。

在东京生活了两天,李云就对东京汴梁人动不动就吹嘘的本事有所了解,有没有本事先不说,气场要上来,先说个第一的名头总没错。

说高明吧?

有时候真的是稀疏平常。

反正,李云也无法衡量,东京汴梁人口中的真假。

但高俅作为土著,自然有属于自己的骄傲。对李云认真道:“我是去不成,功夫太差,恐怕御拳馆的几位师傅看不上,就不去丢这人了。倒是你和人杰可以去试一试,只要在几位师傅手中走过几招,就有入馆学习棍棒的机会。”

“你还别嫌弃师傅们的身份,这几位都是禁军之中的教头,殿前司中都有身份的存在。虽然比不将军金贵,但也差不了多少。”

“怎么厉害?”

“可不!”

高俅傲娇的仰着头,抬眼就看到了御拳馆这三个仁宗皇帝写下的大字。

“皇家重地,闲杂人等离开!”

门口的侍卫冷漠的对李逵等人喊道,唯独不管已经抬腿进门的李全。李全回头看了一眼李逵,真不知道该如何的时候,王进真好从街上采办回来。

看到李全,问:“为何不进去?”

“俺兄弟来了,想来瞧瞧。”

王进顿时来兴致了,扭头看向李逵三人,端详了几眼之后,最后实现落在了李逵的身上,感觉到李逵身上沉稳如同古井般的气息,又仿佛有暗潮的涌动澎湃,顿时来了兴致。王进顿时起了兴趣,对李逵道:“十招之内,要是不败,可入馆研习武艺。”

“三尖两刃枪可以吗?”

“自然!”

王进笑呵呵道,心中暗道:“三尖两刃枪自己虽使的不好,但是周侗会啊!”再说了,李逵虽说是李全的兄弟,但能不能撑下来都两说呢?自己枪棒无双的名头,岂能是浪得虚名?”

说话间,王进就带着李逵等人走进了御拳馆的大门。

远远的听来练功的拳声,枪棒碰撞的声音,还有练功之人的呼喊声。

王进有心提点李逵,问李逵道:“小兄弟,在家可务农,还是仅是练武?”

“我是举子。”

李逵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来御拳馆是解决他武器不能连贯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自己就能解决,他真不想来。

可是王进听到李逵是举子的身份之后,吓了一跳,沉着脸道:“胡闹!读书人的身份,哪是我等能冒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