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李逵的逆袭之路 > 第238章 龙子龙孙

李逵的逆袭之路 第238章 龙子龙孙

作者:水鬼游魂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6:05

第238章 龙子龙孙

"爱书网"网站访问地址为

李云在前头跑。

他爹李清,手中的朴刀都出鞘了。还有他爷爷,举着拐杖跟在后头,一副全家老少齐上场的模样。

李云压根就没敢耽搁,一阵风似的飘进了庄子。反倒是李清看到了李逵之后,表现出一副很复杂的感情。

李逵对他家有大恩。

要不是李逵,李云也不可能拜入苏门。苏门在文坛的地位是什么样的,李清原来是不知道的,直到他做了运货的大车行之后,才感受到苏门在文人中的超然地位。宴会必唱词曲,词曲必出苏门。连带着他说自己儿子在苏门求学,甭管多大的大户,勋贵,都要高看他一眼。

而李逵就是将李云引进苏门的引路人。

不说苏门,如今的李清已经不做炒货生意了。糖炒栗子虽然好吃,但最多也就是一年一百多贯的收入。

那比得上运货大车店来钱快?

而大车店的主要生意还是从李家庄得来的。

可以说,李清一家人,吃的穿的,都要仰仗李逵。

面对金主老爷,李清就算是长辈,也不得不给予礼遇。

只是太丢脸,他说什么也拉不下脸来,只能回头找自己家老爹。李云的爷爷年纪不小,可腿脚利索,耳聪目明,从小打熬身体练武的根基还在,看着颇为健朗。李清搀扶着自家老爹,开口道:“爹啊,您可慢点,小心摔了。”

李利德眨巴着松弛的眼皮,心头明镜似的。自家儿子是遇上了坎啊!就他的利索劲,哪里需要人搀扶才能走动的道理?这一路上,六七里地,他都是一阵小跑过来的。要不是李云担心他爷爷跑快了,追不上他,万一有个闪失,他这个做孙子的就大逆不道了,才故意跑慢了。可即便这样,他也不需要人搀扶啊!

不说自家儿子,这是老李家遇上了坎啊!

好死不死的,李利德唬人的架势让三叔公瞅见了。

比腿脚利索,三叔公放眼沂水县,在老头子阵营里,他专治不服。再说了,李利德你这老小子,把你三哥当成什么了,还敢打上门,这些年李家庄照顾你们父子,不对,是爷孙三代人,哪里有亏欠你们的地方?还敢拿着凶器来堵门?

三叔公清了清嗓子,眼皮上挑着斜视李利德,开口就拖长了音,不善道:“老四,这不过节,不过年的,你上赶着来家里送东西,你哥哥我可承受不起。”

李利德这个气啊!

百丈村落魄的时候,三叔公逮谁叫哥哥,如今生发了起来,却开口老爷腔,你这点微薄的福分能承受住这偌大的富贵吗?

可是谁知道三叔公太鸡贼了,主持了一次家族大会之后,愣是把已经算是旁枝的百丈村李家,弄成了主家。

要说这么胡来,族里的前辈们可不答应。可问题是拿人手短,吃人嘴软,三叔公一把把的银钱撒出去,就这么变天了。

弄得李利德如今见到三叔公,还得用一个旁枝的身份对三叔公恭恭敬敬的喊一声:“三哥!”

“唉。”

按照李利德的脾气,这辈子都不想见三叔公的嘴脸。可谁让他最宝贝的大孙子往李家庄逃了呢?

心里满是怨气,还不敢说出来,只是沉着脸,不给人好脸色看。心里头咆哮不已:“你竟然敢答应?”

三叔公哪里不敢答应?

他如今是沂水县李氏的族长,姓李的都归他管。威风的很,也气人的很。当时三叔公想要给沂水李氏重新修订族谱。

按理说,沂水李氏修到两百多年前的明德公也就可以了,可是三叔公还想着往上续一续,发达了,修族谱的时候往上续一续也是情有可原。

比如说李二李世民,就把老李家续到了老子李耳这一脉。宋真宗干脆将自己的老祖宗变成了神仙。

反正他们是皇帝,谁也不敢管他们。

可问题是,你一个沂水县有点名望的李氏族长,真敢冒着杀头的危险,死乞白赖的把自己的祖宗变成皇帝?还真有这个可能,李氏出自神策军统兵大将,而神策军中李氏,多半来自陇西李氏,还真是龙子龙孙。问题是,一个白丁,一群县衙的胥吏就够你受的,还真敢将皇帝供在自家祠堂里?就算是真的,也没有这个胆啊!

好不容易被大伙儿给安抚住,三叔公心头是满满的怒火。人心不古,队伍没法带了。

虚惊一场之后,看在钱的份上,大伙儿都忍了。

可没办法,百丈村从手指缝里露出点吃食来,就能将原本生活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李氏族人给喂饱,谁还敢心生不满?

三叔公冷哼一声,背着手往庄子里走去。边上李逵跟着,这才让老头脸上露出了笑模样。

偷偷看了一眼猥琐的父子俩,没办法,谁让他们心里头装着一肚子的心事?

可三叔公却有点幸灾乐祸道:“一群不晓事的,这个怕,那个怕,怕毬!都不是干大事的料。逵娃子,你可不能让他们给带坏了。男子汉大丈夫,生当顶天立地,连自己家的祖宗都不敢认,还指望他们有什么出息?”

李逵很惊奇的发现,三叔公还是当初百丈村的那个三叔公。只不过如今三叔公权力大了,开始琢磨起了李氏族人上千口子的大事。

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三叔公这是膨胀了。

对三叔公的性子颇为熟悉的李逵明白,这时候他要捧着三叔公的面子,让老头高兴。于是,他装出一副同仇敌忾的样子,对三叔公道:“三叔公,你说的太对了。连祖宗都能忘的,简直就不是人,是禽兽。对了,三叔公,咱老李家的祖宗是谁啊?”

不是李逵傻,他刚来那会儿,百丈村李家,最富的五叔李林,也都还在贫困线上挣扎呢。更不要说其他的叔伯兄弟了。

都穷成这样了,连三叔公这位全村最有威望的老人,都把祖宗的教诲忘了个干净。更不要说村子里的半大小子了。

李逵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和村子里的小子们一起玩耍。主要是他经常欺负人,弄得全村人都怕他。

三叔公有种觅到知音的欣喜,村子里的人,还有县里的族人,都对他的领导能力颇有微词。主要是质疑他老人家的英明决定。这让老头很不耐烦,遇到李逵,他顿时有种老李家就只有李逵是好小伙的感慨,悠悠道:“圣祖名讳不能说,老头子今日给你托个底,圣祖他老人家谥文武大圣大广孝……”

“等等!”

李逵原本还以为自己顺着三叔公,让老头高兴就完了。如今,他发现自己快完了。这‘文武大圣大广孝’的谥号,怎么听着都像是皇帝的谥号?

李逵偷偷拉着三叔公走到僻静的地方问:“三叔公,你可是明事理的人,你给我说说,这为叫什么——文武大圣大广孝的,到底是谁?”

“圣祖姓李这自然不用多说,双名两个字,世民。”

三叔公觉得李逵对老祖有点不敬的意思,想要告诉李逵,念老祖的谥号要心怀敬意,不能如此随便。

李逵合起来念了一遍,这个名字他还真听说过,叫——李世民。

李唐王朝的李二,他爹李渊还是皇帝呢?他虽然也是李二,但是他爹不过是百丈村李匠的儿子,主业打铁,兼职打猎,还属于英年早逝,壮志未酬的一类人。

这能比吗?

再说了,认个皇帝当祖宗,这岂不是要上赶着去陇西认祖归宗?

李逵被三叔公闹出来的动静吓了个不轻,沉声道:“三叔公,你恐怕还不知道这位圣祖是什么人吧?”

“皇帝啊!”

三叔公并不是什么也不知道,而是一语中的说出了李二的身份。本来嘛,谥号和皇帝一样,除了神灵能有如此长的谥号之外,那个凡人敢如此作死?

普通的文臣武将,死后的谥号就两个字。

文德武穆,往下排就行了。

天下有谁敢作死,给自己弄一长串的谥号?还是文武,大,圣之类的字眼,这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够消受得起的福分。

李逵目光死死的盯着三叔公,他有种猜测,就三叔公的眼界和经历,恐怕真不会想这些东西。不是不敢想,而是根本想不到。他根本接触不到这么高层次的阶层,怎么可能给自己按上个龙子龙孙的身份?

越想越觉得有可能,李逵心头这个气啊!

他离开沂水县就两年的功夫,竟然有人敢给他百丈村下套。

这不要命的东西,要是让他找出来,非撕了他不可。

三叔公见李逵不言语,有点担心起来,他不懂,但李逵是百丈村李氏最有本事,也是最有远见的后生,他不会也不同意吧?

“三叔公,你恐怕还想不出来这些,告诉我,到底是谁蛊惑你去怎么做的?”

李逵语气不善,这些三叔公能感受到。这让老头很紧张,难不成真的做错了事?

三叔公这才慌了神道:“逵娃子,我琢磨过大宋律,八十岁造反只要不杀人,就不是个事,朝廷也不会管。我豁出去,到了八十岁那天,宣布家里的圣祖是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朝廷也不会在意吧?再说了,我也不是造反。为了让我李氏族人的身份。”

疯子,绝对是疯子。

不过,让李逵很惊奇的是,谁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告诉三叔公的。好端端的一个迟暮老头,你不让他安享晚年,鼓动他造反……不对,认前朝的皇帝做祖宗,基本上和造反没有什么两样了。这厮到底是安得什么心呐,如此阴险,难不成爹妈都死绝了?

“三叔公,你找人琢磨说项,到底花了多少钱?”李逵一准猜到,不是和尚就是道士,哄骗老头老太太做糊涂事。

没办法,人到了暮年,对死就会异常的恐惧。亲近道士和尚也是常理。

三叔公迟疑了一会儿,伸出一个手指头道:“这个数。”

“一百贯?”李逵试探着问。

可三叔公却像是受了莫大的侮辱道:“一百贯,糊弄鬼呢?一千两白银。要点龙穴的,听一清大师说,这是看在我们两家颇有渊源的份上,才收了这么点钱,要折寿的啊!寻常人根本就不给看。”三叔公还摆弄这双手,似乎要给李逵解释清楚,这钱没白花:“一清大师身长八尺,道貌堂堂,眉宇之间不怒生威,如同前朝的天师袁天罡般的人物。复姓公孙,当年就是辅佐我家圣祖的忠臣。”

呵呵,李逵真的被气笑了,李二,袁天罡,还冒出个公孙……在这儿给我玩隋唐演义呢。

这要是传出去,李逵就压根不要去参加什么科举,直接去梁山,把如今占山为王的货给弄死了,当大王算逑。

李逵直接告诉三叔公:“还有谁知道此事?”

“就几个李氏族老,他们都不同意。”

三叔公低声道:“逵娃子,你放心,老头不拖累你们。”

李逵气笑了,直接告诉三叔公:“三叔公哎,你可知道如果你这么做了,我会怎么样?村子里的族人会怎么样?”

“不是说没事吗?”三叔公瞪眼道。

李逵顿时头大:“您老是没事,可是族人就要倒大霉了。如果我当官了,这官没法做了,直接变成百姓,这叫贬谪为民,永不录用。”

“有这等事?”三叔公怒道:“为何那厮不告诉老夫?”

李逵接着道:“不仅是这样,还有族人,七十岁以下的恐怕都难逃这一难,大则被杀,最次也要被发配,脸上刺伤金字,这辈子不得翻身。七叔刚抱上儿子吧?您老的孙子也逃不过这反贼的命啊!”

李逵这么说,有故意夸大的嫌疑。只要不造反,还不至于这样,就是认个祖宗而已。大宋的律法比较宽松,不会对百姓的这种冒失行为故意惩戒。但要是官员就不一样了,士子基本上和官员看齐,这叫德行有亏,会被朝廷教做人的错误。

“岂有此理!”

三叔公气炸了,老头一个踉跄,靠在土墙上,胸口风箱似的喘息着,对李逵大喊道:“敲钟,快去敲钟。庄子里的和尚道士都给我打出去。”

“不行,打折了腿丢出去!”

一条条命令发布了出去,李家庄顿时又是一副鸡飞狗跳的模样。虽然李氏族人有钱了,日子过的敞亮了,可是生活还是那么热闹,从来都没有变过。

好不容易安排完毕,李逵这才有心事问三叔公:“三叔公,那个哄骗你的道士,一清道士,到底在哪里出家?叫什么名字?”

三叔公咬着牙,脸色阴沉道:“他自称叫什么公孙胜,这人的名多半是假的!”

听到公孙胜这个名字,李逵的心头顿时咯噔一下,这人听着不是梁山上的第四条好汉,公孙胜吗?这货为什么无端端的来害人?

不过李逵这算是记下了这段恩怨,咬牙道:“公孙胜,爷们和你没完!唉,这厮似乎有个老娘?”李逵目光怨毒不已,发狠道:“真要是你坐下的这等事,爷们给你找个新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