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57章 中国人民的勇气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57章 中国人民的勇气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857章 中国人民的勇气

凭心而论,日本并没有做好与中国一战的准备,从正史上也能看出:“皇姑屯惨案”发生后,做为主要策划者的河本大作即被勒令去职,以在名义上平息当政大佬对关东军目无法纪的愤怒,至少表明这次事件并非是日本政界所能容忍。

历史上日本军部在1931年6月制定的,是打算在1932年,经过准备之后,以武力侵占|中国东北;关东军发动“9.18事变”事先并没有向军部报告。

日本当时的若榇内阁对于关东军发动的“9.18事变”基本持反对态度,在事变第二日,日本内阁还制定了“不扩大事态”的处理方针,要求事变不得扩大,禁止关东厅和满铁公司参与事变、在辽宁的关东军部队集中到沈阳、在吉林的关东军部队集中到长春。

陆军大臣南次郎、参谋总长金谷范三也联合向驻朝鲜军司令林铣一郎下令按兵待命,不许增援关东军。

就在其后的9月25日,日本代表还向“国际联盟”宣布了日本政|府的方针: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野心;日本的军事行动是为了保护当地的日本居民;日本军队将立刻开始撤退。

虽然随后局势的发展使得日本的政治政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至少有一点可以确定,日本其实并没有做好全面侵华的准备,偌大的中国,非日本短期内所能吞下。

因此日本处心积虑地建立“满洲国”,又经过6年的消化,才敢再次悍然发动新一轮侵略。在中国实力大为增强的此时空,日本更不敢做黄粱之想。

所以日本人做梦也没有想到中国动这么大的攻势,在几无还手之力的情况下,关东军已实际被包围在中国腹地;而朝鲜2个师团,则根本没能形成战略进攻或防守的抉择,其第19师团长寺内寿一此时竟还在国内述职。

从国内运兵去朝鲜,不但路途遥远,而且缓不济急比之东北及华北方便的铁路线,日本在交通方面的劣势一览无余。

为最大限度地给日本援军以时间,伴随奉系成长起来的老朋友、新任日本驻华大使芳泽谦吉奉命向中国政|府发表通牒,要求越界的人民军立即退回原驻地,则“中日双方之军事冲突,可用外交方法来解决”。

张汉卿对这种低伎俩的缓兵之计怎会上当?中国东北军通过防守反击,打了日本人一个漂亮的措手不及,若不及时收获果实,一旦日本人缓过劲来,为了挽回多年以来的蝗军“尊严”,势必和中国进行一场血战。既然迟早要打,还不如趁现在大打、痛打,打得赢、打得巧!

他指示外交部长顾维钧:“人民军退回驻地,则日本人应退出侵占我国的台湾和大连湾,此一条件应以日本国公告的形式作确认。在此期间,驻大连湾的日本兵应放下武器,并接受中**队的进驻,否则,人民军进军的步伐绝不停止!”

芳泽谦吉声色俱厉地说:“少帅先生,你要知道,大日本帝国的尊严是不容剥夺的。由此所发生的一切灾难性的后果,你要全部承担!”他气急败坏,说到后来,连日语惯有的敬语也不用了,直接用“你”而不是开始的“您”了。

张汉卿哧之以鼻。什么灾难性的后果?无非是中日全面开战。张汉卿想得很清楚,在中国全面据有优势的情况下,只要在即将开始的朝鲜战争中将局面维持在长期的僵持状态,首先提出妥协的一定会是日本。

他沉着且冷静地回答着芳泽谦吉:“大使先生不要忘了,中国人民也有尊严。如果维护这个尊严会带来所谓灾难性后果的话,中国人民有能力有勇气面对这个灾难!”

掷地有声的话语,很快被战场上隆隆的炮声所映衬。硝烟滚滚,蹄声飞扬,处在上升期的中国与老牌帝国主义强国日本之间在争夺东北话语权的一场最大的大战打响了。

日本人似乎忽略了中国经济、军工建设多年的成就了。在接到中日冲突的急电的当晚,成建制的北京军区与早已出蜀待命的成都军区和武汉军区部队就兵贵神速,京佳线沿路的军列一列接一列,将战备物资带向太平川、大安、哈尔滨、牡丹江一线,在短期内补充了对东北的军事部署准备。

当晚,人民军总部下达了东北军事最高指挥部人员组成名单。

副总参谋长戢翼翘大将兼任调往东北的关内各军总指挥,即日起组成东北人民军抗日总司令部,以戢翼翘兼总司令,老将裴其勋为副总司令,调总勤部副部长、号称“东北四大军需”之一的牛元峰为副总司令兼管后勤,并陆续调关内各军区的3个军前往东北战场。

从这里可以看出,张汉卿已经提前给对日作战定下基调了,因为牛元峰此前还在新疆担任建设兵团司令,几天前竟然无声无息地调回来了,这一点,自诩在华情报“无孔不入”的日本情报人员甚至在战后好一段时间才知道。

第一次小规模交火后,抗日总司令部的人员就已经就位。与之前纸上谈兵不同,这回要真刀实干了。久经战阵的戢翼翘根据之前定下的方略,实施在图门江诱敌深入再一鼓而歼、在关东州的主战场则以重兵形成瓮中捉鳖之势的战略意志。

日本朝鲜军由于要防卫很大的区域,在朝鲜东北方向的人数并不多,也谈不上多大的战斗力,第20军应对起来应该绰绰有余这一个联队是日军在朝鲜东海岸的主力,只要歼灭,乘势打进朝鲜北部才是战役的重点。

而关东军主要是由日本精锐的第2师团组成,其它万余人都是军警,战斗力与正规军不可同日而语。

为了消除它们在东北心腹地带的威胁,并在将来可能的谈判中占有优势,如何打出人民军抗日第一战的威望和士气,是积弱的中国走向强盛的第一步。

在正史上的抗日战争中,中**队对日本最大的胜利只是为数不多的成建制地歼灭联队,而且还是集中了极优势的兵力的几次。

这次在关东州作战中,虽然双方可能有作战经验等等上的差异,以5个军、共13个师约20万人的人民军若不能全歼只有约3万人的关东军,张汉卿都不能原谅自己。

为了战局掌握在自己手里,对关东军应该是以摧枯拉朽之势,让增援的日军来不及动作。当胜负之数已定后,战争的主动权即掌握在自己手中,那时候就可以凭借军事上的优势挣得外交上的主动。

在惊闻日本朝鲜军开始陆续增援关东军后,8月5日到10日,人民军一批又一批各地的军官向各军区请战,要求到抗战的第一线去。在众志昂昂的情况下,中日之战已经升级,变成了你死我活的局面,有血性的中国人开始觉醒并纷纷加入了国家对日本的经济制裁中。

在人民党中|央委员会的呼吁下,全国掀起了抵制日货、打击日本在华势力的浪潮。

所有在华日资工矿企业,被中国各地政|府强制兼管;之前被迫交还但还若即若离的日本在华租界苏州、杭州、汉口、沙市在一天内全部恢复为中华民国行政管理下的土地;日本天津租界被强制收回,所有租界内人员被收临;

南京军区派遣第4军一部配合当地驻军进攻日租界,英、美恪守“中立”,并要求交战双方“不得波及公共租界”,其后果就是双方都用轻火力进行类似于巷斗的残酷近战。

在这种情况下,兵多将广的人民军占据极大优势,日军叫苦连天。

长春、四平、铁岭、沈阳等大城市的日军、日警也被快速肃清,南满铁路关东州以北各段,除公主岭尚有日军一个中队和一个联队部在据险顽抗外,全部武装的日本军警已经完全被东北人民军及警察部队解除武装;

在华的日本侨民,特别是租界内的日本国民,则被强制性地迁徙出原驻地,集中在各地日侨集中营里进行看管。

被赶往济南的日本华北驻屯军一千多人伤亡最惨重:他们本来就处在中国华北腹心,是济南军区重点照顾的对象。现在双方战事一起,不把他们连根拔起就不是中**人。四个炮兵团先是一气猛炸,然后各种轻、重机枪对残存的一小撮人是一场狂扫。

日本军人稍有一点反抗的意思就被当场击毙这是来自中|央军委的命令“坚决扫清一切负隅顽抗、不配合人民军收复国土的敌人”。

趿着拖鞋、穿着大裤衩、留着小胡子的人统统不见了,一向“叽哩哇啦”不知所云的东洋鬼子消失了。日本驻华使领馆容不下这么多的侨民,来不及或者挤不进的在华日本侨民都抖抖索索地按照中国干部、军人的要求,拎着简易的行李包,到指定地点集合,接受未知的命运。

驻华公使芳泽谦吉,驻上海总领事矢田七太郎开始还无理地要求中国另设一处地方容许其侨民落脚,被人民党政|府断然拒绝。

你的使领馆我不能动,这是中国人的底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嘛,这是传统。当然二战时日本兵不是这样,也曾经发生中国驻南洋使馆不幸一幕。

但是狗咬人,人总不能咬狗吧?该有的待遇、该做的保证,中国政|府一定会做到,但是还像以前那样在中国土地上有例外?对不起,枪声一响,一切都变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