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41章 虚假的皿煮与国民

第841章 虚假的皿煮与国民

削减军费可以理解:军事开支必然影响到财政的再投入,与经济发展是天然的对头。没有了军事,武力征服南洋自然是一句空话,列这些计划自然就没有必要了。

战争与经济发展本来就是一列火车的两个头,除非像后世的美国一样,有盟友做炮灰,有巨大的战后利润可资打仗的动力,没有一个穷兵黩武的国家最终不会因此而折腰。

自己军事力量的消弱,必然要与军力强大的国家为友,如衰败后的大英帝国。如果要与强者争雄,就必须具备与其相等的实力。在西太平洋,没有哪个国家比英法美的海军力量更强了,与强者同步是应有之义。

让平民出身的官员担任天皇顾问,是打破皇室贵族们垄断天皇决策权圈子的影响力的一着好棋,他们指望着由此改变日本向来由军人专政的传统。只是为什么大正天皇的让步会牵连到裕仁呢?连他的教育问题都作为谈判筹码?

皇室贵族认为,“大正政变”的根源在天皇身上,是他的懒散和缺乏决策能力才导致皇权的危机。因此,裕仁出生仅70天,就被寄养在退役海军将领家里,接受“武士道”教育,之后由专门的“御学问所”的教师负责培养,目的就是打造出一个合格的**君主,以待将来皇权能够卷土重来。

这个期间对中国唯一的利好是,日本国对张作霖一家在东北的发展基本上抱着“不干涉”的立场也无力干涉,也没有明确的政治思路,加上张汉卿与他掌握的财团和日本各党派幕后的财阀们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说,奉系能够更快更猛地发展,是得到好处的日本财阀们默许的。

他们都想维持现有的关系有钱大家赚,和气生财不比打打杀杀的要好?正因为此,尚不成气候的关东军以及日本军部都只能眼睁睁看着老小张们逐步蚕食中小势力、扩大地盘,等到发觉人民军与奉系尾大不掉时,更无法轻启战端。

一战时的日本,国力还没能够做到能与列强同场竞技,但是日本仍然迫不及待、不自量力地要加入到大国俱乐部里,哪怕背上穷兵黩武的名声也不退缩。

作为代表的,是到一次大战结束时,日本陆军的常备师团总数已经扩展到了21个,海军也在进行“八八舰队”计划,这已经超出了日本这个事实上的小国所能负担的界限了。

按照后世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的名言:“一个已经失去了政治和经济主宰的衰落的超级大国,仍拥有军事上的绝对优势,是一种危险的混合。”经济上失去对华的绝对优势地位及政治上被美国等新兴国家排斥的日本,是危险的,日本国有历史传统的军人干政有可能使国家进入崩溃的边缘。

特别是曾经的手下败将中国,如燎原之势在四面楚歌中翻身过来,在废墟中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新的中华民国政|府在人民党的带领下,把死气沉沉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经济带向相当辉煌的高度,从奉天改革起,一路凯歌,让古老的中国重新焕发青春。

从1923年政|府可支配财政持平为开始,仅一年时间,囊括了除西南诸穷困省份的中国可支配财政已经接近日本的1.5倍;1925年达到1.76倍,1926年底达到了两倍多。

连续几年的工业发展也使中国在工业产值上超过了日本,并把几十年欠缺的煤铁总产量补了回来。以此雄厚的军工底子为基础,中国人民军的力量空前强大。

种种消息表明,中国人民军已经把日本帝国陆军作为假想敌,一边在人数上向前看齐,一边在装备上迎头赶上。

按照张汉卿年初的计划,从1927年起,首先在五个主力军中完成火力增加的计划:将战防炮下放到连,在连级补充一个拥有4门战防炮的双班炮兵排;取消步兵团的战防炮连而改成具有一定攻坚能力的75mm野炮连;

在各步兵师渐次补充一个防空炮团,以弥补空军力量的薄弱,并为未来世界空军的大发展提前应对;各军的军属炮兵团都将配置125mm的重型榴|弹炮已经装备约10个105mm榴|弹炮团的军队将在最后全部换装。

这是考虑到125mm发展的趋势,以及实现汽车拖曳后的任性。

这样,人民军的一个师将有榴|弹炮54门、野炮18门、60mm迫击炮81门,从而对日军的一个师团形成优势。况且,张汉卿是铁了心的以一个军与师团相比较。这种差距,将是资源少的日本所不能承受。

人民军还计划将在两年时间内完成全部36个陆军下属的144个炮兵团的摩托化,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以往后勤严重依赖马匹的窘境。

要知道,这将浪费很大一部分人力。经过这番改革,预计人民军的一个军的人数将达到创记录的47323人,机能加强不说,战斗力也增强了不少。

若是任由这种进程继续,几年之后,中国大陆将没有日本人什么事。

此外,人民党在政治上设计的“三权分立”制度,成为让欧美都瞩目的新兴皿煮化国家,让中国的皿煮化进程把停滞不前的日本远远地甩在后面。曾经的学生,现在把老师赶上了,让日本民国情何以堪?

有鉴于此,在日本国内,以第一次护宪运动为起点,要求政|党政治的皿煮运动发展起来,终于到1924年实现了政|党议政制度,这个成果被称为“大正皿煮”。

正当世人以为日本从此会改变军人干政的传统时,元老派的大军阀山本权兵卫组阁后,提出更大规模的扩充海军预算案。人民再次掀起护宪运动,把山本内阁轰下台。

不过此类“皿煮”运动却给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以警醒:皿煮表面上是好东西,看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争得不亦乐乎,但是对日本能做的事却有限。

他们看问题的角度是这样的:日本国需要的是一言九鼎的人物,要行动。君不见一洋之隔的中国,在铁拳人物张汉卿的带领下,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人民党全面控制了军事和政治,那个所谓的国会看起来只是个幌子,中国不也是越来越呈尾大不掉之势?

所以皿煮不一定是国家强大的催化剂,集权也并不意味着国力的衰减,否则怎么解释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的巨变?

罕见地,日本陆军与海军部在提升军人在政治上地位的立场上变得一致,虽然他们一向有互斗的传统。在“皿煮”气氛高昂的时刻,他们却在暗自积攒力量,准备给予政|党议政致命一击。

从这一立场上看,说到底“大正皿煮”也没有能够改变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发展战略和外交政策。

无他,是因为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渗透是发自全民族的传统,由来已久,因为毕竟日本的起飞是靠战争作为催化剂的。而且,这种由于战争得到的甜头已经渗进大和民族的骨髓里,根深蒂固。

日本的第一个起飞,是甲午战争之后依靠中国赔款的起飞。甲午战争失败,日本勒逼中国赔款三亿两白银!三亿两白银是个什么概念?有个网友算过账,如果以年息8计算,到现在是9696亿两,折合美元10万亿!

想想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外汇储备是多少,就知道10万亿美元是一个多么巨大的经济能量!夕阳残照的中华帝国被生生挤去了自己的大笔财富,如何能不陷于贫弱交加?

正是这笔对当时日本来说犹如天文数字的巨大硬通货,使日本一跃崛起,海军陆军全面改观。否则,仅凭甲午海战时的装备水平,如何能在10年之后对俄国发动战争?

对俄国战争是在中国领土上进行的,战胜之后,日本在东北又开始了大规模掠夺。这些被掠夺的资源、劳工以及不计其数的其它财富,更是无法用数字具体衡量的。

请人们记住,1904年的日俄战争到1930年的9﹒18事变,只有短短26年时间,到1937年全面侵华,只有短短33年时间。而从1894年的甲午海战到1937年中日战争,最长也是43年。

如此短促的时间里,日本人在做什么?在发展经济么?绝对不是。日本人在连续大战,在全力以赴的准备更大的战争。那么,战争的经费资源从哪里来的,日本人能魔法般的膨胀出来?

也请人们记住,日本民族对掠夺中国乃至掠夺世界,是早有论证的,是理性的,绝非所谓右翼势力的狂热。早在1798年,本多利明就献上了《经世秘策》,主张占领中国东北与库页岛。1803年他又献上《贸易论》,主张以战争形式掠夺财富应该成为日本的国策。

1823年,左藤信渊内阁制定《宇内混同秘策》,提出要使“世界悉为皇国之郡县。万国君主皆为天皇之臣民……凡此先以吞中国始。”这条海蛇的野心何其大也?不但要吞下中国,而且要吞下世界,将所有的人间财富据为己有!

这是个人的狂热么?日本人可是认为,这是整个日本民族的最高利益。否则,战争罪犯如何能在全世界的指责中安享靖国神社?

但是日本人也都是天生的政客,无耻的有力。自上及下,从没人正言这种掠夺带给日本的好处,而是多宣扬日本国民性的优点,仿佛其经济的起飞是一夜之间从天而降的。正所谓英雄不问出身,历史是胜利者写就的。

如历史上日本战后最负盛名的首相吉田茂,在他晚年以充满激情的语言写就《激荡的百年史》,他在书中淋漓尽致地总结了日本民族如何战胜困难、目光远大、勇猛进取、善于学习、追求完美。

他说日本民族“具有一种止于至善的专业精神。除非不做,做什么就要做到最好,深深植根于日本民族之血液,此乃日本历经明治维新和战后经济奇迹,得以雄踞世界第二经济强国之主因”。

无耻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