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828章 监视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828章 监视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828章 监视

张作霖去关外内定的主要警卫圈子成员张学成,已经被报告和日本人打得火热;负责东北军区的实际最高长官熙洽参谋长,历史上就是九一八事变的罪魁祸首,害得历史上的张学良以“不抵抗政策”背一辈子黑锅。

其实张汉卿对熙洽早有戒心,也一直在压制他的发展,从最初的兴安省省长,到担任奉系副总辎重长,一直没让他接触到核心军务。

但是随着他主动“创业”,对于奉系的人事安排的影响便弱了几分。因为熙洽其实还是很有能力的,不然张作霖不至于把他抬到如此之高的地位,他也是人民军八大军区中唯一的一个以军区参谋长之职晋升上将的。

尽管老张相信张汉卿的话认为他有“反骨”,但是随着时间的拉长,熙洽又一贯表现得很忠诚,让他犯了一个中国人可能都会犯的错误:他认为尽管熙洽是满人,由于满人的根基尽在东北,他们应该比谁都不可能放弃东北。

可是他没有意识到,作为满清遗民,熙洽并没有把自己当成中国人,他只是把恢复大清祖业的念头放在肚子里而已,实际则是念念不忘。

因为有比较好的政工制度在,即使司令员也不能只手遮天,何况他只是一个参谋长。所以对张作霖去东北,张汉卿并没有担心熙洽会兴风作乱,那样,他在沈阳军区安排的6个军,分分钟就可以灭了他!

董英斌、王瑞雪、赵芷香、马龙骧、丁超,这些人都是跟随张作霖的老奉系了,马龙骧还是国会参议长马龙潭的弟弟;五大主力军之一29军的军长梁忠甲尽管是吴俊升的人,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绝对值得信赖。

当然为了安全起见,他也劝张作霖不要轻易试险。可是张作霖不想再等了,他决定趁着替冯德麟送丧的机会,既满了朋友之情,也让张汉卿取得冯庸的死心踏地,又可以让一些隐藏的牛鬼蛇神尽快现身,从而一网打尽。

他也不是托大,除精锐的中|央警卫团带走了两个大队,张汉卿还秘密派出了直接在自己手中的特战部队。

这是老牌子的家底,尽管经历了分合裁组,这支部队还是秘密保存着。经过几年的发展,它陆续调入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军官,并装备了人民军序列中最好的武器。它的实力,完全可以对人民军的任何一个师发起正面冲锋,扛得住一个军的持续打击。

这种硬实力,从正面暗杀张作霖几无可能,只有炸火车一途最为可行了,而且历史上日本人就是这么干的,也符合东北的交通现状。

于是国安部派出了许多人员,与武警部队第8局派出的官兵们一道在从沈阳到秦皇岛一线的京沈铁路上密密排查。武警第8局是边防局,目前就管辖着吉林、辽宁、黑龙江这东北三个与日本人有交集的省份。

之所以不用更名正言顺的第1局东北局,是因为这个局长大有问题。

第1局的局长就是吴泰来,他的背景也是极强的他是吴俊升的侄子,也曾是吴的义子。

原来吴俊升虽然妻妾众多,却一直没有子嗣。眼看着到了知天命的年纪了,于是把他哥哥的儿子吴泰来过继过来。起初也是百般疼爱,但是老吴还想要个自己的儿子。好在民国元年的时候,在他49岁时,吴俊升终于得了唯一的儿子吴泰勋。

尽管如此,吴俊升还是随着在奉系地位的抬升给吴泰来谋得好差使:先是年纪轻轻便做到奉军的上校团长,比张汉卿起步还要早,还要高;

然后同样基于曲线提拔的因素,效仿张作相的儿子张廷枢的人民军师长武警华东局局长27军军长这样的晋升途径,让他从军队转入武警序列,担任武警部队9局之一的主将,军衔也升到中将。

不过吴泰来并不满足,他认为张廷枢资历远差于他,却爬到他的头上他一直认为自己的这个武警中将局长的身份比不过主力军中将军长的军衔,竟暗地里认为是叔叔吴俊升有了儿子对自己照顾不尽力所致。

他更对张汉卿不满:同样是奉系大佬的后辈,凭什么张汉卿可以青云直上并最终凌驾于叔叔之上?还不是因为有个好爸爸?

凭心而论,张作霖对张汉卿的起步是有相当功劳的,毕竟是民国为数不多的督军公子身份。但是混到今天这个地位,绝大多数要靠自己的努力。单单靠张作霖,中国现在还将处在军阀争斗之中,更别说手握百万大军、稳坐北京头把交椅了。

而且他光看到张汉卿靠张作霖起家,也没有想想,他又凭什么可以跃过同龄人通常要拼上十年、二十年的时间甚至一辈子都可能达不到的高度向上猛升?

不管怎么说,他已经有了想法:如果今天吴俊升不是国会主席而是取代了张作霖的地位,那么张汉卿的位置是不是就是自己的?苍蝇不盯无缝的蛋,在一个别有用心的日本人的带领下,他开始走上邪路:在刺杀张作霖的事件中扮演一个非常关键的角色。

当然,在张汉卿暗地里排查时还没有意识到吴泰来已经参与其中了,只是基于一种非常朴素的想法:地方重要设施如桥梁、车站等的安全,已经完全交给武警部队来守卫了,那么,京沈线如果要发生变故,这些武警部队就要靠得住!

顺着这一思路,沿线各支部队都进行了排查,特别是有可能进行爆炸的皇姑屯,进行了地毯式的拉锯,让关东军司令部心惊肉跳,均暗呼侥幸:幸亏没有定在这里!

东北地区桥梁众多,要想找到合适的爆炸位置却不多。人烟稠密的地方,要想做这样的事很不容易,所以几处偏僻的河道大桥成了重点关注的对象,其中就有巨流河铁路桥。

由于军警分家,国安部掌握的几个军队方面的异动分子要想完成刺杀任务,势必要在两个系统之间进行合谋,而政治部的设置让他们之间的阴谋更不容易保密。几天前李守信骑兵团的调动,就被他的政治部主任张竞渡所质疑。

不该的是李守信出身马匪,对政治部“干涉”其指挥军队的行为异常恼火,而他平时也一向是不理会这个与他“平起平坐”的下级组织。他强硬地指责张竞渡“端正你的位置”,这句话也是张竞渡平时常说的。

军官都习惯了李守信的独断专行,作为团政治部主任的张竞渡也是经常被培训要尊重军事主将的指挥权的,但这次让他面子全无,于是他一纸状子告给了师政治部它是个有权力给予下级机构处分、降级甚至开除的强权机构。

反常地,当这个师的政治部主任要对李守信进行十分规劝及惩诫时,李守信出示了来自更上层的命令。原来,这是由军区司令部作战室亲自签发的调遣令。

这时候似乎谁都无法可说了,但是这个师政治部主任却留了个心眼,他把这件事秘密上报给自己的另一层上级:辽宁省国家安全厅。

谁能想到平时温文尔雅的这位戴着眼镜的主任,竟然是负责整个辽西事务的国安厅辽西组的组长!不过讲起来,他也是很有名的,他叫刘多荃。

最早的“奉情局”天津站站长、为张汉卿抢得日本人的军火立下汗马功劳;后来他想从戎,便回到辽宁讲武堂学习军事,毕业后担任当时的辽宁保安司令部一名营长,在保护中国警察的过程中亲自打死一名日军;交涉后被日本人逼着调离后,在张汉卿的干涉下又去了野战部队30师下面做了一团长。

因为远离战火,他的军功不多,几年后才升任师政治部主任,但私下里的“兼职”却高得吓人:辽宁省国安厅辽西组组长!

别看前面似乎有一堆上级,他这个辽西组管着多半个人民党治下的辽宁,职务堪比常务副厅长。而考虑到辽宁是对日的最前线,他这个副厅长要比一般省的正厅长事务还要多、任务还要重、影响还特别大。

正值安全大排查,这个来自国安人员的信息被特别重视及特别验证,结果证实了这件事的猫腻。但是放长线钓大鱼本来就是这次行动的基调,所以刘多荃秘密地召见李守信的政治部主任张竞渡,交待他一些重要的事项。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张作霖以大无畏的勇气,为了儿子布置的斩草除根行动,拼了。他一边故意装作“任你摆弄”的架势,一边着意判断身边人的态度。

以他的老道,不可能判断不出张学成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他只是很痛心,自己的亲侄子竟然会勾结外人对付他!

张学成前脚泄密,后脚他的话便被原原本本地写在纸上交给张作霖。后来张作霖痛痛快快地让他打前站,也是想找出谁才是真正的大鱼。张学成刚走,他的副官便被国安人员带走了。

按照张汉卿之前与他的商讨,这次爆炸必须响起,这样人民党才有足够的理由通过发布紧急状态“合法”地拿国会反对派开刀、换人民党的长治久安。他的做法,与历史上纳粹的“国会纵火案”一脉相承,不过相对温柔多了这是合理地利用宪法赋予的权利。

所以李守信做梦也没有想到,他的人马出多伦、进大虎山、骗巨流河守备武警,都被全程监管。在他守株待兔的那一夜,无数国安人员、警卫人员、驻军和武警都在忙乎着。

请记住本书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