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678章 收伏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78章 收伏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678章 收伏

哦,还是个狗血的剧情呢,于一凡却来了兴趣:“你怎么知道的,讲出来听听。”

估计也只有于一凡可以用命令的口气和张汉卿说话了,张汉卿也兴致勃勃地讲起了《还珠格格》里寻亲的情节。他文采本来就好,大家又多是怀着各自的心思来“倾听”的,因此他讲得口沫横飞。

于一凡听得意犹未尽,她长叹一口气感同身受地说:“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要闹革命的原因了。皇帝可以因一时高兴做坏事,想那夏雨荷却不明不白地给乾隆皇帝生下女儿,到头来连个名分都没有!”

这话意有所指了,于一凡这是给他施压呢。张汉卿一直在思考怎样给于一凡一个名分,既要隆重,又要避开舆论的风头,却一直苦无机会。

何思源是个教育家,典型的文化人,自然就事论事,他说:“也不能怪乾隆皇帝吧?在那个时代,‘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人的意识的局限性就集中在那里。”看了于一凡神色有些不对,连忙改口:“当然,辛亥革命就把封建王朝推翻了,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张宗昌发挥了。他大声为夏雨荷抱打不平:“我看乾隆爷活得还不如俺自在。喜欢夏雨荷,直接娶回宫里得了。他一个皇帝,还能有谁阻挡他不成?”人家于一凡已经影射作为乾隆爷的少帅了,这姓何的家伙怎么这么不开翘呐?难道读书读糊涂了?

张汉卿笑笑:“这皇帝也不是都说了都能算的,有些事,他也没办法做。”

张宗昌不信:“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谁还能大过皇帝的?就是太后也不行啊!”敢情,在他的认知里,除了生皇帝的老妈还有点地位外,皇帝是无敌的存在。

张汉卿扯远了:“皇帝能抓得住权还好,抓不住权,他还担心手下人造反、不听话。有些人功劳大了,特别是在打天下之时,就会觉得老子天下第一,无法无天了。这个时候,皇帝是降罪好呢、还是放任好呢?怪罪,于心不忍;放任,搞不好天下大乱,江山再次易主,所以当皇帝也不易呢。”

突然从传说带到了颇让人忌谟如深的政治权力问题上,于珍等人都不说话了,少帅这是意有所指啊!

张宗昌也不傻,少帅话说到这份上,他要是还不理解,他也不会混到今天的地位。政治领悟力,不单单在读书识字上。张作霖不识几个字,不影响他作中华民国权力最大的人。

“所以有些皇帝在对待功臣上,是颇下了些功夫的。读二十四史,我最反感明太祖,他把功臣将相一股脑都杀得差不多了,以为这样可以让他的孙子建文皇帝稳坐皇位,却不料被皇叔明成祖一个靖难,从北京杀到南京。朱元璋削弱武将的结果,是他的孙子在需要时找不到一个得力的!

文不修则国不昌,武不备则国多恙。我最欣赏的是汉高祖唐太宗,终他们一世,文臣武将保存得最完整,也是大都善终,所以汉唐时代,一直是中国最强盛的象征。

当然还有一个韩信让人叹息,经过了汉高祖云游梦泽,他竟然还心有不轨,最后没能善终,是他自己没有把握住。唐太宗说历史是一面镜子,以史为鉴,还是能够学到些什么的。”

话题说沉重了,众人都鸦雀无声,连于一凡也听出味来了。小姑父今天不是来游湖,而是来上政治课来了。

于珍是这伙人中职位最高的,也多少知道些内幕,之前也听到些风声,对张汉卿的来意也有过揣摩。不过知道少帅说得是张宗昌,他心里也在打鼓。正所谓“敲山镇虎”、“打草惊蛇”,作为奉系的元老,他焉敢不揣测少帅的言外之意?

他便笑笑说:“听了少帅一席话,让人胸襟大开。帝王将相的胸怀,当然不能与老帅和少帅相提并论。我们在老、少帅的带领下才能从关外一隅之地逐步壮大,最后由大帅坐进了北京城。我发觉,跟着老、少帅走,无往而不胜;拧着走的,都会头破血流!你说是不是,张参谋长?”

哥是不是有些闹个人崇拜了?可是在清末民初,想集中政治、军事权力做些事情,难免会让人有独裁的感觉。不过有时候这也是难免的,依中国的传统,完全放权了,搞不好又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局面呢。不过哥作为人民党的核心,怎么老被往帝王身上扯?

于珍手指轻轻一指,便把话题带到张宗昌身上来。大家都看向张宗昌,看他如何做答。

张汉卿今天来大明湖,其实就是汉高祖“伪游云梦泽”的翻版。如果张宗昌有任何不满意的想法或者不识时务,近边的少帅警卫队和济南军区司令部政治处的警卫部会直接控制了他。

云梦泽,是洞庭湖的古称。当初韩信灭齐后自封为“假齐王”,是萧何的一脚使刘邦从痛骂变成了笑话,从而被封为“真齐王”。不过,从此隔阂在两人心中。

建国后刘邦要对付韩信,是陈平献计伪游云梦泽,骗韩信从老巢来参见,从而将他一举拿下,以谋反罪降为淮阴侯。后来韩信终被诬杀,夷三族。

少帅赴济南,便用了此招,让张宗昌等人都离了司令部面见。此时,奉命进入济南司令部的总政治部副主任王以哲等人恐怕已经完成了“招安”使命了吧?有28师大力协助,张宗昌又不在,不会有问题的。

张宗昌被问到,他却毫不犹疑地说:“我张宗昌自从民国七年找到少帅,就决定跟着您打天下了。少帅要我打到哪里,我就打到哪里,少帅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张汉卿徐徐说:“你能如此想,我很欣慰。近来我在北京听到很多不利于你的传言,特别是你的‘外籍兵团’,说是滋民扰事、横行不法。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呆在孔子之乡不是长久之计。当然我也知道将军的耿直,山东临近北京,一举一动都有消息飞传,对于将军的为人褒贬不一。

为了不致三人成虎,我准备把你调开,也把你的‘外籍兵团’拆散,你可有意见?”

张宗昌大声说:“军队都是少帅的军队,怎么做,我都听少帅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