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628章 战后(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28章 战后(下)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628章 战后(下)

朝野各方都在观望奉军的下一步动向,如果此时稍有不慎,不但刚平服的直系立刻会死灰复燃,居于下风的皖系、国民党系各方只怕直接便可将孙逸仙这面大旗竖起来再次讨伐自己了。

即使在奉系内部也有请孙逸仙为总统、张作霖担任总理的政治力量划分愿望,比如郭松龄、胡景翼等一批辛亥革命初期便响应孙逸仙号召的旧将,和于右任等一大批在各地有重要影响的所谓名流,此外还有在中国未来有重要影响地位的江浙财团等孙逸仙所赖以财政支持的派系等。

所以表面上看是奉系风光无限,其中凶险不为人知。一着不慎,满盘皆输。这些人虽然绝大多数都不是拿枪杆子的,但是笔杆子更厉害。

他们或在政|府任职,或在当地呼风唤雨,之所以能够被保存,是当初张汉卿在带领人民军东征西讨时,因为人民党干部不足及统战的原因,很多控制下的省份的省长都不是人民党人,如陕甘宁、蒙古、新疆、湖北、安徽、湖南、江西以及广东等地。

这样统战是统战了,但是心却没完全统过来。

关键时刻,张汉卿认为:中国目前乱局一团,如果战争再继续下去,难免日本人会乘乱有所动作。当务之急是迅速稳定局面奉系已经在全国大部分地域取得了优势,取得下一个大捷甚至是问鼎中央已经不是问题所在。倒是需要在军事大捷的此时冷静下来,取得政治上、道义上的优势。

既然国家政体难定,形势对奉系也不是最佳,此时上台组建政|府必然招致各方异议,不如找第三方缓冲一下,他倾向于把段祺瑞重新推上前台。

张作霖最终听取了张汉卿、孙烈臣、郭松龄的建议,呼吁各方就组建一个联合的政|府同赴秦皇岛,与先期移转至此的孙逸仙商榷。

其实各方均在关注奉系领袖的动向,以此时此地实力而言,任何撇开奉系的商谈都显得无足轻重,无论所组内阁为何,奉系铁定了是内阁的支柱与最大的实力派。各方所关注的只是是否能分得一杯羹,在新内阁中自己究竟能占多少名额、处于什么样地位!

11月7日,中国政界要人齐集秦皇岛,讨论组成统一的中华民国事宜。气氛之热烈,似乎要开中国皿煮新纪元。不过参与的人都知道,不是各方有多皿煮,恰恰相反,在决定事关党派生死的问题上,人民党和国民党内部都产生了巨大的分歧。

这是一次对中国未来和中国历史产生重要影响的盛会,虽然有相当多的不和谐音,但是有眼光独到的孙逸仙在,有深孚众望的少帅在,人民党和国民党这民国两大党派不至于失控。至于各方都有一些想法,是正常也可以被适当照顾的。

冯玉祥以张之江为他的代表出席,要求各方先由孙逸仙为代理总统,然后以民国约法为精神重建|国会,然后选出内阁。在此之前,北京由他暂时进行军事化管理,奉军仍旧驻在北苑,政|府也由他们几人所推出的“摄政内阁”维持运营。

张汉卿直接表示反对:在这次直奉大战中,如果冯玉祥能够早一点动手,根本不需要以几万奉军伤亡的代价来赢得胜利。而且挟战胜直系之余威,奉军若不进入北京还算胜利吗?

所以他正告张之江:“请转告冯玉祥将军,他在此次战争的是非功过还需细细讨论。在此之前,北京仍为中华民国各方之共同首都,绝无被他一人指手划脚之理!此次会后,奉军将进入北京协防,如果他再敢行螳臂挡车之举,直系就是榜样!”

冯玉祥只有几万人的军队,还想着从龙之功,他打得好如意算盘!由于曹锟贿选,国会已经沦为笑柄,重建|国会是什么概念?那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如果孙逸仙为代总统半年一年,那么在道义上已成为即成事实,还有人民党什么事!

国民党也有提案。

在此次反直战争中,人民党获得了巨大的政治与军事利益,特别是军事上,完全可以用武力将全部的反对派一扫光。这一点,国民党内元老派心知肚明。

在武力已不足应对当前的困境时,以胡汉民为首的国民党中坚力量派提出一个建议,由孙逸仙任总统,张作霖任总理,以双方共同的“三皿煮义”为准绳,建立一个统一政权、军权、财权、外交权的革命政|府。

这里的统一军权,是仿效西方制度的军队国家化。当然,总统是军队的总指挥。

又绕回来了,国民党是想玩空手入白刃啊!

人民党、老奉系当然不能同意。这些人都是熟知少帅的名言“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道理,也是这样一步步靠枪杆子打下了现在的局面,国民党想动动嘴皮子“杯酒释兵权”,谈何容易!

不但如此,一些奉系中的大员们甚至还起草了由张大帅任总统、少帅任副总统、吴大帅为立法院长、王永江为总理等的倡议书,还草拟了内阁成员的名单,当然,名单内官员无一例外是人民党系和奉系的人。

轮到国民党和其它派系反对了:军政大权都给奉系了,我们这次是来陪太子读书的吗?

各方分歧太大,谁都想在这个时候分得一杯羹。这样没完没了地谈判,不但与事无补,吵得大家火气越来越大,搞不好不用外人来怂恿,自己人先会打起来。

接收直系地盘业务繁忙,张汉卿不欲多浪费时间。他提出与其这样任由政局败坏,还不如搁置争议,推举第三方出来任事。

明眼人都知道他的意思。反直三方联盟,奉军出人出兵,国民党摇旗呐喊,皖系除浙江督理卢永祥在外围与直系江苏督理齐燮元小干了一架外,只剩下一个段祺瑞孤家寡人撑着个皖系的架子。既然人民党和国民党争执过大,不如推他上台。

孙逸仙也认为在法统已坏的情况下,总统和内阁的诞生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一时半刻很难形成一致意见,让段祺瑞出来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他无兵无将,易于控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