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612章 逼宫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12章 逼宫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612章 逼宫

黎元洪此际心内苦涩。段祺瑞倒台,作为北洋系的残留人物,他的处境非常尴尬:

一方面,京城最大的实力派直、奉两系都逼迫他离职另立傀儡。自民国首任大总统袁世凯弃世以来,他临危上马,却又草草下台。待直系总统冯国璋、皖系总统徐世昌先后打马灯转过,再一次轮到他上马,也是民国一大奇事。

这次诸方面势力齐聚北京共襄所谓“国事”,摆明了要在明面上免了他的总统位置,还要冠以法统的名义,但他却无能为力。

直系是要迫自己下台的,拥曹派中积极分子由冯玉祥打第一阵,指使陆军军官天天包围总统府、包围国务院索讨军饷。

他已渐渐受不了军队逼宫。在前一天,他已向国会递交了辞职请求,但直系控制下的国会以事出非常为由,延后表决。实际上是因为孙逸仙北上事出突然,直系人马尚未做好准备。

本来他的上台就是一个大阴谋,或者说是阳谋。作为所谓“法统重光”的核心人物,黎元洪是袁世凯死后合法的总统,是袁世凯根据组建的第一届国会选举出来的合法总统,只是因为在张勋复辟时被逼解散,而段祺瑞上台后拒绝恢复,才有“护法运动”。

中国人讲究个“正统”。赶走徐世昌、迎回黎元洪,以恢复中断的民国法统并实现“法统重光”,黎元洪这个“承上启下”的人物必不可少。

本来按照吴佩孚的规划,自然等到9月份的总统任期结束,然后通过国会选举,合法地把曹锟“选”上去。

他算准了奉系虽大,但在北京国会议员群中还没有影响力。只要曹锟合法了,再有相当实力的直系作后盾,以“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气魄未始不能与奉系相抗衡。

只是黎元洪不甘心任人摆弄,今年开始他力挺张绍增组阁,企图府院联手“先统一再大选”,并让保黎派的国会议员放风称“按法律规定,总统任期要延长到1925年才结束…”风向不对,让曹锟急心,准备提前让他下台,这才搞出了不太光彩的事来。

在请求顾维钧组阁被拒后,另一属意的颜庆惠也看清形势,委婉拒绝,以至于几天来陷入无政|府状态。北京军警代表在旃檀寺陆军检阅使署举行会议,“激愤”地说:“总统有权养活议员、政客,而我们拼命、流血、卫国、卫民的军人反而几个月领不到薪水,害得我们穷得连饭都没法吃,只好找他算账!”

明眼人都知道,陆军使署冯玉祥是曹锟的铁杆,他手下官兵的“民意”,能有多少是真的?而张汉卿为了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是真的下令断了直系官兵的薪水陆军总长孙烈臣、财政总长潘复都是人民党的政治局委员呢。

这一拨人联合了北京驻军第9、第11、第13师和步兵统领、毅军、警察厅的代表们共500多人身穿制服,腰佩军刀到公府要求总统发欠薪。

8日,一千多流民组成“公民团”集会要求黎元洪辞职。

9日,北京警察宣布罢岗,陆军检阅使冯玉祥、京畿卫戍司令王怀庆联名分函国会和外交团,表示愿用军人维持秩序。

这实质是直系军人单独控制北京的开始。

对此,黎元洪很期待奉系能够断然反对。根据之前的商定,南苑、北苑分别是直、奉系军队的驻地,非特别商定,双方不得进驻北京,只留下少量政治图块持中立的卫戍部队及警察维持治安。对于双方高层,允许其卫队进驻,但不得超过300人。

如果奉系以此反对,直系也应该会担心反目的。

很奇怪地,一向强硬的张汉卿放弃了和直系顶真的打算,他还准备搬出北京帅府的物品去天津。在奉系中枢重要人物孙烈臣、潘复、刘尚清等三位人民党中央政治局委员加上王乃斌共四总长辞职后均离京返津时,他们的举动特别让人产生怀疑。

这是要撤退的前奏啊,可是完全没必要啊!

不过当传出少帅准备在天津与谷家小姐结婚的消息后,大家都释然了。不是少帅对北京政局无心,而是他太多情啊。

外交团因为就是否组织一个“国际委员会”协助北京政|府“整理”财政没能形成统一意见,便派了公使团的领袖、葡萄牙驻华公使符礼德去安慰呆在东厂胡同的中国元首黎元洪,并直截了当地告诉他:“在外国发生了这种情况,就叫政变…外交团愿意尽力维护黎总统的安全。”

事情闹得很大,公使团用正式的公函通知北京外交部,对军警罢岗表示关切,因此为了外侨安全,“拟派洋兵巡街。”这才让拥曹派慌了手脚,遂让警察于晚上“自动复岗”。

若是让洋人维持了秩序,他还怎么对黎总统进行“兵谏”?

张汉卿冷眼旁观这一闹剧,不就是想逼黎元洪辞职么,老子把一切障碍都帮你除去了,怎么还乱成这个样子?

曹锟的想法他一清二楚,历史已经告诉他了吗,不就是自己想做总统吗?黎元洪还有三个月才到期,你急个逑吗?他的哀求:“依法而来,依法而去。”已经让京津等地许多人对直系看不下去了。

人家都一再表示到期绝不再言连任了,何必要做这个恶人!

直系也有明白人,吴佩孚到底是一代枭雄,他派代表李倬章代表自己表明态度,向王怀庆、冯玉祥郑重声明:“一切活动要在轨道以内行之,不要一时冲动,让‘老帅’赢得千秋的骂名”,吴佩孚并表示自己不参加这次的政潮。

不过等到孙逸仙北上的消息一发出,黎元洪的情况立刻见好:也没人催他离职了,军警也不叫嚣着要军饷了,请愿团也闭口了。

实际上若非张汉卿轻轻的一摆手,扰乱了时空,两天后他就该卷起铺盖滚蛋了。孙逸仙来京,对他来说既是催命符,也是救命符。

撵走黎元洪,如此直奉就代理人选达不成一致意见,极有可能便宜了孙逸仙。而以孙逸仙的名望,一旦代理几个月的总统职务,搞不好以他之能和国民党之利害,会让他顺势而上。他可不是有职无权的黎元洪好唬弄,到时候尾大不掉就遭了。

是以才有驱黎行动被紧急叫停之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