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603章 胶济线易主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603章 胶济线易主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603章 胶济线易主

“你们什么的干活?这里是大日本帝国的兵站,闲杂人等马上离开地!”胶济线上的一座兵站附近,日本军警在驱逐几个接近的中国人。

这些人年轻健壮,看起来训练有素的样子,应该绝非“善”类。联想到近期发生的几起日军被斗殴案,日本哨兵提高了警惕。

这些日本军警说是临时铁路联队的军警,实际上是如假包换的军人,只是换个名称而已。

“放屁!根据我们国家和日本签定的协议,胶济铁路归我们管辖,你们从哪儿来滚哪儿去!”中国人面对日本军警的枪口,根本不怕。

听到这话,日本军警明白了,这又是一撮前来闹事的中**人!

这事说起来可能外人不相信,但胶济线上的日本兵都知道,现在的他们活在水深火热中。

从一战时日德宣战开始,日本人就出兵占领了青岛,然后获得了德国在此的一切利益,并按照日本人惯有的传统向周围扩大控制线。

本来按照中日在去年二月四日签定的:胶州租界归还中国,开为商埠;

德国所占公产交还中国,日本所占者低价收回;

日军于6个月内撤回;

青岛海关、青烟、青沪之海底电缆交还中国;

青岛盐场、青岛济南之电台由中国赎回;

胶济铁路由中国赎回,但日本人参与主要管理;

德国在山东之故产,交中日合办公司。

可是日本借口这个、借口那个,愣是赖在济南不走。加上胶济铁路由日本人参与“主要管理”,实质上日本通过这条铁路还控制着从济南到青岛这半岛上最大的两座城市。同南满铁路一样,这条铁路沿线驻满日本兵,对外名称叫“临时铁路联队”。

看起来兵不多,但堵心呐!

胶济线的作用不言而喻:横贯山东的大动脉、晋煤外运的南线通道、青岛港的重要疏港通道。在军事上的意义在于,“向者由青岛到济南,须九日或十日。火车通后,则仅十二小时而已矣”。青岛就此成为进入山东的桥头堡。

绝不能让胶济线成为第二条南满线!第4师秉呈少帅指令,全盘接收胶济线。

日本人不是在沿线有驻兵吗?我们不能打,但是有日本兵在的地方,他们有一人,我方就驻两人。如果他们离开铁路沿线,现场官兵即进行警告。若是无效,则用人多的优势围攻人少,只要不首先开枪,师部的命令是“可以往死里打”!

这种高压态势,日本人是很不爽的。

在最早介入的几天里,双方军队为了争夺主导权,很是发生了多起规模很大的武装械斗。

有备而来的人民军通常是一拨上前,几拨人马旁观,远方还有机枪大炮戒备。就上场的人中,也是中方远远多于日方。小伙子们奉令搏斗,当然越战越勇,几乎所有的争斗都以人民军大胜告终。

前段时间,已经有不少“违规”的日本兵挨了揍。大家开始只是玩些手脚上的游戏,可是这样日本人吃亏,因为中国兵多:在沿线各站点,人民军开始扩大控制区域,做到可以随时掐住日本铁路部队的脖子。

为了对付这个联队两千多人,第4师整整放了一个旅在沿线!

势单力孤的日军不是没想过动真家伙,可是人民军早有言在先,一旦战斗打响,就是日军对人民军宣战,将遭到全线的反扑。按照目前的布局,人民军一个不爽,是完全可以把整支“临时铁路联队”从头到脚收拾全的。

中日协议规定是“共管”,可没让你对我们下手啊!

动手打,打不过;动武器,完全没有胜算,幸许对方正等着他们闹大呢。那就缩回来不惹事呗?对不起,是人总要吃、喝,总要有用度吧?难不成他们真的是为中国铁路保驾护航?如此远道而来,国际主义精神也太感人了吧?只要他们敢出划定的圈子,一定有遭遇不幸的可能!

这样的故事在胶济线沿途各地上演。

日本军人很憋屈:向来只有他们在中国耀武扬威的份,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承受这种屈辱了?可是没办法,政|府的意图没想打仗,实力上也确实不允许和人民军对抗,除了忍耐还能怎地?

后来闹到日本驻华公使那里也不管用,日本人每一次抗议,得到奉系授意的民国外交部便接着也来一次抗议。双方是叫上劲了,苦的可是底下的日本小兵。

对他们来说,在人民军动辄几十上百人面前,他们十几二十个人都叫“落单”,不被打得满脸吐血都算幸运。人民军用这样的方式折磨日本护路兵,后来这段铁路被日本军人私底下称之为“血泪之旅”、“每一段铁轨上面,都有日本军人的血和泪”。

日本公使日置益不是没有发出战争的叫嚣,可是张汉卿早就有招接着了。为了防备日本人,奉系整整闲置了7个师在东北!若不是这个因素,张作霖早就向吴佩孚杀过去了。

除非一场大战,或者从本土向胶济线增兵,否则单靠这点人只是给人民军打牙祭。可是众所周知,国际大气候是裁军而不是扩军,奉系的例外是因为之前中**队太少了。从1921年后日本开始大裁军,军费由7.3亿逐年下降,一气到1930年的仅仅5亿。

刚刚花大代价裁掉了4个师团,总不至于马上再武装起来?英美也不会同意的!

可是占领胶济线是既定国策,这样被中**队逼出山东可不行,蝗军的颜面何存?不得已,日本华北司令官,也就是“临时铁路联队”的联队长,把全部守备军一部放在济南,一部放在青岛,实际上则是放弃了他的“职责”…

这一来胶济线的百姓可扬眉吐气了,没有了日本人的蹂躏,这沿线各地顿时像个世外桃源…

就是这样,人民军也不能明正言顺地呆在山东,因为按照当初直、奉妥协的原则,山东为互不介入地区。只是人民军以保护胶济线的名义硬塞一个旅,直系也只能干看着,他们可没有这么硬气和日本人顶硬。

日本人说济南由日本保护,从段祺瑞开始,济南愣是没驻北洋军;日本人说青岛我用了,大家也只能举举手表示抗议。

可也怪了,偏偏日本人吃少帅那一套,被打得满地找牙不说,还学起了中国政|府常见的“抗议”、“反对”等惯用字眼。难道真的应了人们常说的“楞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张汉卿和日本人交手过好几次,每次都是日本人吃大亏。而且他打日本人不要命,每次竟然都完全捏住日本国的软肋,时间久了,所以日本人怵他。

这个世道就是恶人自有恶人磨,日本人的骄横也是看对象的。

除了胶济线,还有一个世外桃源。

张宗昌入鲁后大事扩张,不久后又将原田中玉一个师编在麾下。由于人多枪多,张宗昌的军费开支庞大,虽然张作霖不断从辽宁拨款资助,也是入不敷出,无奈,张宗昌便在自己辖区内让士兵种植鸦片,弥补不足。

这事引起奉军各部不满,要求张作霖遣散这支队伍。无奈之下,张作霖趁陆军各部演习,派出关外奉军总司令郭松龄到张宗昌所部,名为校阅,实则遣散。一次视察张宗昌的某支部队,见匪兵痞气十分不爽,临机宣布了一个改编计划。

张宗昌不知道,大骂说:“他m的,这是哪个龟孙子的计划,弄得我们这样!”

郭松龄大怒:“你在骂谁?”

张宗昌明白了,急忙圆场:“哈哈,这是我的口头语,并没有骂任何人。”

郭松龄也不是个饶人的:“我X你妈!这也是我的口头语。”

张宗昌:“郭二大爷,你X俺妈,你就是俺的亲爸爸,还有什么说的?爸爸!”随即给郭松龄跪了下来,害得比张宗昌年轻好多岁的郭松龄红了脸,整肃也就不了了之了。

显然,这种急智,还得配上过人的厚脸皮才行。

张汉卿听闻后哭笑不得,但是因为当前的山东局势还有他存在的必要,而对于白匪军、游勇、散兵,一时之间又没有安置的办法,或许只有张宗昌这种痞子能管得住这样的部队吧?本着人尽其材的原则,张汉卿目前暂不想动他。

张宗昌又想法拢络住郭松龄,郭松龄不仅没有实行遣散,反而在张学良、张作霖面前为张宗昌说好话。于是,张作霖对张宗昌大加宠爱,一个月后,正式将张宗昌部命名为“联合兵团”,共辖有“外籍兵团”共1.8万人、和中国兵1万人、连同抱犊岗招安的两千匪军也交给他。

一下子,张宗昌拥有了不下于两个传统北洋师的兵力,他也自得地做起了他的司令。

不过因为这位老粗将军把奉军形象败坏得一塌糊涂,所以张汉卿仍准备择机将“联合兵团”调往天津麾下,准备亲自治理。

随着张守昌坐稳了山东,也为奉系间接打开了由津浦线联通南北的通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