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创作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第497章 视察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第497章 视察

作者:江山不落 分类:历史军事 更新时间:2025-01-04 03:20:27

第497章 视察

西北多窑,更接地气。百姓们为了尽可能多地储藏物品及牲口,往往把窑挖得很深。这一个习惯使得震灾发生后,居民被深埋的几率加大,就在业界认为最宝贵的震后三天、人支持生命的七天时间之后,各地从窑中发现生存人口的事迹层出不穷。

有夫妻被埋在窑中靠腌菜救命的,有家人被压在缸中获救的,有胡琴救主的传说。这些都被称之为震后的奇迹,督促着人民军和其他救灾的人员不放过一个机会,不放弃一分可能。

最好笑的是在静宁的一公路旁原有个小镇,地震前,正好有两个赶路人投宿在小镇的旅店里,地震发生后,幸免于难的店主在惊慌失措中自顾自地逃命去了,早将两位客人忘到脑后。第到7天后,店主才想起客人,连忙赶回旅店,费了好大劲挖出两个客人居然还都活着!

可那两个客人都被震晕了,一点也不清楚发生了什么事,他们只觉得和往常一样,睡了一觉。店主一见两客人安然无恙,竟执意向他们索要7天的房钱!

不管怎么说,能在大灾后还有心情做这个事,说明大家的心理已经恢复了过日子的光景。

官司最后怎么打,张汉卿才懒得过问,民事么,找有司处理就好了。总体的抗震救灾已经初步完成,作为主力的人民军也要逐渐撤出交由地方来处理了,此时的他正陪伴这个京中的联合调查组视察灾情较严重的静宁县。整个县已经被埋葬在废墟中,但是因为这里也是救援最先到达的地方,所以生还人数反而是几个重灾县中最多的,人们的生活也很快地被恢复。

从悲痛中走出来的人们急切地需要一个渲泻的渠道,张汉卿作出的以工代赈正好切合了这个思路。此举不但使创伤被尽快恢复,人们有事可做,也避免了生非。历来,大灾之后必有大乱,可是在灾区,稍有能力的人都被安排了事情来做,秩序井然。

翁文灏很欣慰,本来按照京中大小报道所说,这里已经是人间地狱。不料在人民军和陕甘巡阅使署的快速、周密部署下,所见所闻竟然被完全颠覆了。他禁不住连连称赞:“少帅先解蒙古之动乱,再济黎民之于水火,当称得上是有大功勋于国家、有大功德于百姓。”

张汉卿拉过身边的一个人说:“要说赈灾,需要向翁先生郑重推荐这个人,原静宁县长周廷元,现在代我为西北赈灾总指挥,他才称得上有大功德于百姓。”

翁文灏伸出手去:“我听说过周县长。周县长的事迹举国尽知,是我辈的楷模,少帅慧眼识人,火线提拔,亦是美事。”

为了宣传人民军在西北的事迹,张汉卿可是狠用了春秋笔法。他把周廷元作为典型事实上他也确实该作为典型来宣传,然后借周廷元的口自然地把抗震救灾的人民军、人民政|府摆上台面,在全国形成了很好的口碑。

这年头,不从民众手里掏钱,反而真心实意地从自己腰包里往外撒钱的奉系高大形象成为中国国民的第一印象,作为发起人的少帅自然也不会有坏名声。

周廷元从一个县长一跃成为比肩省长的西北地区专项事务总指挥,责任心更强烈了。由于奉系的救援得力,他能够指挥的物资和人力应有尽有,所以工作起来非常畅快,也由衷地感激张汉卿给了他发挥的舞台。

他握住翁文灏的手,由衷地说:“感谢少帅的信任,也感谢翁先生对少帅的赞扬他称得起这个赞扬。”

翁文灏点头说:“少帅有运筹帷幄之能、悲天悯人之情,周县长有身先士卒之功,都堪为我辈之表率。”

花花轿子抬人,张汉卿自然很开心,当然也不忘礼上往来:“翁科长一行远来辛苦,置危地而不顾,朝中中枢也是极有眼光的。学良请先生多为检察,回京后如实向中|央诉说情状,以使国家下定决心给西北诸省人民以大力救援。”

说到这,翁文灏等人都大感惭愧。名满天下的少帅亲在灾区,远道而来的救援物资堆积成山,灾民生活基本未受影响,这与北京各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比。都已经半个多月了,国务院还没有敲定如何救济、如何筹集物资。

其实他是多虑了,正史上直到一年之后,对西北调查的结论才姗姗出炉,但是仍无援助对策。能够促使中|央很快地派出他们这个调查团,还是因为张汉卿的电报及由东北始发的影响督促的中|央下的决定。他的这个调查团,正史上也是在震后一年多才成行。

不过张汉卿真没有奚落中|央的意思。现在整个民国34个省区,奉系控制了13个,两广云贵江西心向国民革命军,福建浙江偏于皖系,四川自成一体,湖南要自治,台湾在日本人手里,还有一个上海属于三不管。

民国政|府能够说得上话的充其量只有11个,基本上属于直系的地盘,各大佬之间还各怀鬼胎。中|央能够在大体上使国家运行已经不错了,逞论其它。

而且西北诸省已经处在他的治下,他为此颇有主人翁思想,根本没想过指望谁、其实也不希望外人染指。当然,能够获得一点好处时,他也绝不会害羞。

翁文灏看着张汉卿语出真诚,自然倾心以报:“其实少帅明白,我也明白,指望中|央给西北赈灾,一年半载是指望不上了。国家破落如此,又怎能周济它的百姓?不过有少帅在,西北人民一定会重新振作起来,迎来新的生活,这一点,我翁某深信不疑!”

静宁基本上视察完毕,中|央调查组要取道最严重的海原,张汉卿等人把他们送到了公路边。经过几天的紧急修缮,一条简易的公路已经形成。

远处,几个儿童奔跑着唱着一首歌谣,不知道是谁做的,简单但贴切,它已经传唱到西北大地的各个角落:“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张汉卿。他为人民谋幸福,呼啦咳哟,他是人民大救星!”这时一缕阳光照在张汉卿的脸上,发出异样的光芒。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